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海清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重症感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7233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重症感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是由麻黄、荆芥穗、紫苏叶、葛根、防风、羌活、白芷、川芎、苦杏仁、桔梗、甘草、生姜、大青叶、板蓝根、连翘5、薄荷、牛蒡子、黄芩、柴胡、玄参、天花粉、淡竹叶、陈皮等23味中药制成;该药物服用方便,且疗效显著,为治疗重症感冒的良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重症感冒的药物,具体地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 料制备的中成药,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技术背景-感冒为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临床常见的外感疾病。轻者 可出现流涕、喷嚏、鼻塞等症状,为普通感冒;重者出现全身不适、发热、 恶寒、头痛等症状,为重症感冒。而重症感冒中医称之为"时行感冒"即 为流行性感冒,发病急速,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重,不仅影响人们正常的 工作、学习和生活,还可引起多种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目前, 对重症感冒的治疗中成药虽然具有相对小的副作用,但有些中成药存在起 效缓慢、疗效不快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 可提高疗效且效果良好的治疗重症感冒的药物,同时还提供该药物的制备 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重症 感冒的药物,它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麻黄3-9%、荆芥穗3-9%、紫苏叶3-9%、葛根5-10%、防风2-6%、羌活2-6%、白芷2-6%、川芎2-6%、 苦杏仁2-6%、桔梗2-6%、甘草2-6%、生姜2-3%、大青叶5-10%、板蓝根 5-10%、连翘5-10%、薄荷1-5%、牛蒡子2-6%、黄苳2-6%、柴胡2-6%、 玄参2-6%、天花粉2-6%、淡竹叶2-6%、陈皮2-6%。 将上述各组分制成本专利技术药物的生产方法是a、 取麻黄去根、柴胡去头、桔梗和玄参去戸后备用;另取牛蒡子炒 黄、甘草蜜炙、苦杏仁燁后备用;b、 取麻黄、荆芥穗、紫苏叶、葛根、防风、羌活、白芷、川芎、桔 梗、大青叶、板蓝根、连翘、炒黄的牛蒡子、黄芩、柴胡、玄参、天花粉、 淡竹叶、甘草包括蜜炙的甘草、燁后的苦杏仁分别粉碎成100-120目细粉,并将上述粉剂组分按所述比例混匀,其中蜜炙的甘草占甘草总重量的 50%;c、 取生姜压汁,过滤,姜汁另器保存,姜渣备用;再取薄荷、陈皮 粉碎成粗粉,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性油,药渣与姜渣合并,加水煎煮2次, 第一次10-15分钟,第二次8-IO分钟,合并煎液,静置,过滤,于滤液 中加入前述挥发油和姜汁,搅拌均匀;d、 将c步骤中的混合液采用液体喷入方式均匀吸附于b步骤中的混 合粉剂上,混匀,将该湿粉于25-5(TC的温度下烘干、粉碎成100-120目 细粉,灭菌制得。该药物的药材使用前应进行清洗,除去杂质及非药部分,加工和炮制, 选其入药部分如麻黄去根,柴胡去头,桔梗和玄参去芦;并根据散剂的 要求,进行必要的炮制如炒黄牛蒡子,憚苦杏仁,蜜炙甘草等处理,再 供制备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长期医疗实践,从认识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基 础上,研究诊法,辩证之间的密切联系,采用地道药材,经数十年临床观 察总结而来。本专利技术药物配方是由23味中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其中麻黄、 荆芥穗、紫苏叶、葛根、大青叶、板蓝根、连翘为君药,防风、羌活、白 芷、川芎、牛蒡子、薄荷、黄芩、柴胡为臣药,桔梗、苦杏仁、生姜、玄 参、天花粉、淡竹叶、陈皮为佐药,甘草为使药。方中寒以辛温之麻黄宣 肺定喘,发汗解表;荆芥穗、紫苏叶辛温芳香,均能发汗解表;葛根解肌 退热生津为主药。辅以防风、羌活、白芷疏风解表;川芍散风止痛;苦杏 仁、桔梗宣肺止咳化痰;生姜散寒发表;蜜炙甘草补中益气,具有加强其 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使表邪从汗而解。特别是加入黄苳配柴胡退 寒热,除风热有清透之功,又能疏肝解郁。热以辛凉并用大青叶、板蓝根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薄荷、牛蒡子疏散风热, 解毒利咽;玄参、天花粉清热生津止渴;淡竹叶清热除烦;陈皮理气化痰; 甘草调和诸药,具有加强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消肿散结的作用。全方辛 温辛凉并用,共奏疏风解表,宣肺散寒,清肺透热的功效。本专利技术药物用于外感风寒,风热之邪或表邪未解,郁里化热引起的重4症感冒。适用的基本症状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四肢酸痛、咽痛、鼻 塞、咳嗽、痰黄等。经实验证明,本专利技术药物具有发汗、解热、抗炎、镇 痛、镇咳、祛痰的作用,并对流感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照本药物配 伍禁忌进行药理毒理试验,结果表明,苦杏仁有小毒;苦杏仁恶葛根、黄 芩;生姜恶黄芩。通过试验证明黄芩可降低生姜、苦杏仁的温散之性。 本药物无论寒热均可应用。而本药物进行毒性药理试验,和临床用于治疗 重症感冒,结果表明本药物在提高疗效的同时,降低毒副作用,效果良 好,为治疗重症感冒的良药。服用方法口服,日服三-四次,每次3克。为说明本专利技术药物对重症感冒的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经ioo例系统临床 观察,选择对象为15-65岁之间的重症感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组,其中治疗组例70,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每日3次, 每次3克;对照组服用重感灵,每日3-4次,每次6-8片。疗程3天,观 察治疗前后体温、症状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体温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平均体温为39.2°C,治疗后平均体 温为正常,平均退热时间为44小时;对照组治疗前平均体温为39. rC,治疗后平均体温为正常,平均退热时间为48小时;症状的观察结果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四肢酸痛、咽痛、咽喉红肿、 鼻塞、咳嗽、痰黄症状;治疗组于疗程后,除1人外,其他人的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四肢酸痛、咽痛、鼻塞、咳嗽症状完全消失,而对照组于疗程后,除2人外,其他人的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四肢酸痛、鼻塞症状消失,而治疗组的咽喉红肿、痰黄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观察结果所有病例在观察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观察结果如下表1: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其中用药3天后的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显效,症状明 显减轻,大部分体征消失;有效,症状减轻,部分体征消失;无效,不能 使症状、体征消失。从上表中可看出,总体疗效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本专利技术药物治疗重 症感冒的有效率为98.6%。因此,本专利技术药物治疗重症感冒的有效率为98%以上。本专利技术药物疗 效确切,对重症感冒的各项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作用,且服用方便,在 使用过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取麻黄去根、柴胡去头、桔梗和玄参去芦后备用;另取牛蒡子炒黄、 甘草蜜炙、苦杏仁燁后备用。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千克)麻黄5、荆芥穗5、紫苏叶5、葛根6、防风4、羌活4、白芷4、川 芎4、燁后的苦杏仁4、桔梗4、甘草2、蜜炙甘草2克、生姜2、大青叶 6、板蓝根6、连翘6、薄荷3、炒黄的牛蒡子4、黄苳4、柴胡4、玄参4、 天花粉4、淡竹叶4、陈皮4。再取麻黄、荆芥穗、紫苏叶、葛根、防风、羌活、白芷、川弯、桔梗、 大青叶、板蓝根、连翘、炒黄的牛蒡子、黄芩、柴胡、玄参、天花粉、淡 竹叶、甘草、蜜炙甘草、燁后的苦杏仁分别粉碎成120目细粉,混匀;取 生姜压汁,过滤,姜汁另器保存,姜渣备用;再取薄荷、陈皮粉碎成粗粉, 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性油,药渣与姜渣合并,加水煎煮2次,第1次15分 钟,第2次10分钟,合并煎液,静置,过滤,于滤液中加入前述挥发油 和姜汁,搅拌均匀;将该混合液采用液体喷入方式均匀吸附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重症感冒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麻黄3-9%、荆芥穗3-9%、紫苏叶3-9%、葛根5-10%、防风2-6%、羌活2-6%、白芷2-6%、川芎2-6%、苦杏仁2-6%、桔梗2-6%、甘草2-6%、生姜2-3%、大青叶5-10%、板蓝根5-10%、连翘5-10%、薄荷1-5%、牛蒡子2-6%、黄芩2-6%、柴胡2-6%、玄参2-6%、天花粉2-6%、淡竹叶2-6%、陈皮2-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海清
申请(专利权)人:彭海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