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穴传输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718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由如下化学式1表示的空穴传输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化学式1化学式1化学式1化学式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穴传输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穴传输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如下的空穴传输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即,基于星暴(starburst)形态的结构,确保热及形态稳定性,以高空穴传输特性作为基础,通过降低电离电位来提高空穴传输能力,并且呈现出基于高玻璃转化温度的长时间寿命及低驱动电压特性。

技术介绍

[0002]电致发光器件(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EL器件)作为自发光型显示器件,不仅视野角度宽且对比度优秀,还具有响应时间快的优点。
[0003]电致发光器件(EL器件)根据发光层(emitting layer)形成用材料区分为无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此,相对于无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亮度、驱动电压及响应速度特性更优秀,并具有可实现多色化的优点。
[0004]在普通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中,在基板上部形成有阳极,在上述阳极上部依次形成有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及阴极。其中,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及电子传输层是由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有机薄膜。
[0005]具有上述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驱动原理如下。当向上述阳极与阴极之间施加电压时,从阳极注入的空穴经由空穴传输层移动到发光层。另一方面,电子从阴极经由电子传输层注入到发光层,通过在发光层区域中重组载流子来生成激子(exiton)。上述激子从激发状态变为基态,由此发光层的分子发光,从而形成图像。发光材料根据发光机理分为利用单联状态激子的荧光材料及利用三联状态的磷光材料。
[0006]迄今为止,在这种有机发光器件中使用的空穴传输材料中,研究了很多具有咔唑骨架的胺衍生物,但由于驱动电压更高、效率低、寿命短,在实用化方面存在很多困难。
[0007]因此,通过利用具有优秀特性的物质来持续努力开发了具备低电压驱动、高亮度及长寿命的有机发光器件。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

1631507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穴传输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即,基于星暴(starburst)形态的结构,确保热及形态稳定性,以高空穴传输特性作为基础,通过降低电离电位来提高空穴传输能力,并且呈现出基于高玻璃转化温度的长时间寿命及低驱动电压特性。
[0013]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由如下化学式1表示的空穴传输化合物。
[0015]化学式1
[0016][0017]在上述化学式1中,上述R1及R2分别独立地为芴胺、二苯胺、苯基

苯并呋喃胺衍生物,上述R1及R2中的至少一种包含芴胺衍生物。
[001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由如下化学式表示的空穴传输化合物。
[0019][0020]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由如下化学式2表示的空穴传输化合物。
[0021]化学式2
[0022][0023]在上述化学式2中,上述R3及R4分别独立地为芴胺、二苯胺、苯基

苯并呋喃胺衍生物,上述R3及R4中的至少一种包含芴胺衍生物。
[002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由如下化学式表示的空穴传输化合物。
[0025][002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由如下化学式3表示的空穴传输化合物。
[0027]化学式3
[0028][0029]在上述化学式3中,上述R5及R6分别为苯并呋喃咔唑或螺旋体衍生物,上述R5及R6中的至少一种包含苯并呋喃咔唑。
[0030]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由如下化学式表示的空穴传输化合物。
[0031][003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由如下化学式中的任一种表示的空穴传输化合物。
[0033][003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在一对电极之间包括空穴传输层的有机发光器
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空穴传输层包含基于上述化学式1、化学式2、化学式3或上述化学式中任一个的空穴传输化合物。
[0035]专利技术的效果
[0036]本专利技术的空穴传输化合物以高空穴传输特性作为基础,通过降低电离电位来提高空穴传输能力,与普通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其他层具有高兼容性,并且发挥高玻璃转化温度、高空穴移动度及长时间寿命的效果。
[0037]本专利技术的空穴传输化合物具有星暴(starburst)形态的结构,因此发挥确保热及形态稳定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例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的剖视图。
[0039](附图标记的说明)
[0040]10:基板
[0041]20:阳极电极
[0042]30:空穴注入层
[0043]40:空穴传输层
[0044]50:发光层
[0045]60:电子传输层
[0046]70:电子注入层
[0047]80:阴极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以下,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
[0049]根据附图,如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在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之前,在以下说明的本说明书及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中使用的术语或单词不应解释为限定于常规含义或词典中的含义。因此,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及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仅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最优选实施例,并不代表本专利技术的所有技术思想,应在本申请过程中理解为可能存在可替代这些的各种等同技术方案及变形例。
[0050]用于空穴传输层的原材料或化合物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中起到发光材料之一的作用。
[0051]具体地,空穴传输层起到使从阳极通过空穴注入层传递的空穴更加顺畅地移动到发光层的功能,同时相当于执行将从阴极传递的电子束缚在发光层的功能的层。
[0052]另一方面,空穴传输层原材料对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的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整体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的性能可根据如何设计并合成原材料发生很大的变化。
[0053]空穴传输层的基本条件是高空穴迁移率。优选地,为了呈现这种特性,需要具有位于空穴注入层与发光层之间的功函数,为了将电子束缚在发光层中,需要较低的最低未占轨道(LUMO)值,应具备形成薄膜时不呈现结晶性的无定形特性。
[0054]并且,为了在物理上也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空穴传输层应具有高玻璃转化温度,膜应在可见光区域中具有透光性,以使可见光在可见光区域中穿过。
[0055]另一方面,不仅是空穴传输层自身的物性,在空穴注入层、发光层及电极层相结合的形态上也具有高兼容性,从而使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的整体效率及寿命应维持在规定水平以上。
[0056]为了满足上述条件,导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空穴传输化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穴传输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化学式1表示,化学式1在上述化学式1中,上述R1及R2分别独立地为芴胺、二苯胺、苯基

苯并呋喃胺衍生物,上述R1及R2中的至少一种包含芴胺衍生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穴传输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化学式表示。3.一种空穴传输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化学式2表示,化学式2在上述化学式2中,上述R3及R4分别独立地为芴胺、二苯胺、苯基

苯并呋喃胺衍生物,上述R3及R4中的至少一种包含芴胺衍生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圭成赵南哲金始泫
申请(专利权)人:贝匹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