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串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681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3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组串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包括设置于机箱内且呈T形的风道结构以及风扇组;风道结构内依次安装有直流电感组件、IGBT模组以及交流电感组件;风扇组适于将用于散热的气流由风道结构的第一端输入,并经过直流电感组件、IGBT模组以及交流电感组件后,分别沿风道结构对称的两个第二端排出。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机箱的内部设置T形的风道结构,可以保证机箱的整体散热结构紧凑;同时T形的风道结构可以使用于散热的气流的流动更具有导向性,进而可以有效的减少风扇组中风扇的数量,从而实现降低散热时所产生的噪声以及散热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串逆变器的散热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散热
,尤其是涉及一种组串逆变器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组串逆变器中IGBT模块和电感是主要发热器件,对其进行科学的温度控制决定了逆变器整机性能和寿命。而现有的大功率组串逆变器的IGBT模块和交直流电感大损耗器件在进行散热时,都需要各自设置单独的风扇和风道分别进行冷却散热。这就导致用于散热的风扇的数量较多,从而在散热时整机的噪声较大;同时风道的结构复杂交错,使得整体的散热结构尺寸较大,进而增加了散热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有助于组串逆变器进行散热的散热结构。
[0004]为达到上述的至少一个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串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包括设置于机箱内且呈T形的风道结构以及风扇组;所述风道结构内分别安装有多个直流电感组件、IGBT模组以及多个交流电感组件;所述风扇组适于将用于散热的气流由所述风道结构的第一端输入,气流在经过所有的所述直流电感组件、所述IGBT模组以及所述交流电感组件后,分别沿所述风道结构对称的两个第二端排出。
[0005]优选的,所述IGBT模组安装于所述直流电感组件和所述交流电感组件之间;所述风扇组适于将用于散热的气流沿所述风道结构依次经过所述直流电感组件、所述IGBT模组以及所述交流电感组件。
[0006]优选的,所述IGBT模组安装于所述直流电感组件和所述交流电感组件之间;所述风扇组适于将用于散热的气流沿所述风道结构依次经过所述交流电感组件、所述IGBT模组以及所述直流电感组件。
[0007]优选的,所述风道结构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直流电感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风道,所述IGBT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二风道,所述交流电感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三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均与外界进行连通,进而所述风扇组适于将气流由所述第一风道吸入,在经过所述第二风道后沿所述第三风道的两端排出。
[0008]优选的,所述风扇组安装于所述第一风道,以使得所述风扇组产生依次经过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的气流。
[0009]优选的,所述风扇组安装于所述第一风道靠近所述第二风道的一侧,以使得所述直流电感组件位于所述风扇组的负压侧,所述第二风道以及所述第三风道均位于所述风扇组的正压侧。
[0010]优选的,所述风扇组安装于所述第二风道,且所述风扇组位于所述第二风道靠近所述第一风道的一侧,以使得所述第一风道位于所述风扇组的负压侧,所述IGBT模组位于所述风扇组的正压侧第一级,所述第三风道位于所述风扇组的正压侧第二级。
[0011]优选的,所述IGBT模组包括多个IGBT模块、散热器和多个热管,所述散热器、所述热管以及所述风扇组协同对所述IGBT模块进行散热。
[0012]优选的,所述机箱的中部两侧均设置有隔板,以使得所述机箱的内部形成呈“工”字形连通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均位于所述机箱的侧部,所述机箱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侧壁均设置有进气孔;所述机箱位于所述第三区域两端的侧壁设置有排气孔。
[0014]优选的,沿所述机箱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机箱的底部,所述第三区域位于所述机箱的顶部;以使得气流由所述机箱的底部进入所述机箱的内部,进而由所述机箱的顶部两侧进行排出。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通过在机箱的内部设置T形的风道结构,可以保证机箱的整体散热结构紧凑;同时T形的风道结构可以使用于散热的气流的流动更具有导向性,进而可以有效的减少风扇组中风扇的数量,从而实现降低散热时所产生的噪声以及散热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机箱100、第一区域101、进气孔1010、第二区域102、第三区域103、排气孔1030、隔板110、直流电感组件200、IGBT模组300、交流电感组件400、风扇组500。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0]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的具体保护范围。
[0021]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0022]本申请的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组串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包括设置于机箱100内的风道结构以及风扇组500。其中,风道结构成T形设置,且风道结构内分别安装有多个直流电感组件200、IGBT模组300以及多个交流电感组件400。风扇组500也位于风道结构内,从而风扇组500可以将用于散热的气流由风道结构的第一端输入,气流在经过所有的直流电感组件200、IGBT模组300以及交流电感组件400后,分别沿风道结构对称的两个第二端排出。
[0023]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风道结构呈T形,则风道结构共有三个端部位置。三个端部位置可以被分为一个第一端和两个第二端,两个第二端是对称设置的。
[0024]同时,通过在机箱100的内部设置T形的风道结构,相比较传统的开放式散热结构,可以保证机箱100内部整体散热结构的紧凑性。同时T形的风道结构可以使用于散热的气流的流动更具有导向性,进而可以有效的减少风扇组500中风扇的数量,从而实现降低散热时所产生的噪声以及散热成本。
[0025]本实施例中,直流电感组件200、IGBT模组300以及交流电感组件400之间的相互安装位置存在多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的两种。
[0026]方式一:如图1所示,IGBT模组300安装于直流电感组件200和交流电感组件400之间。从而风扇组500可以将用于散热的气流沿风道结构依次经过直流电感组件200、IGBT模组300以及交流电感组件400,进而实现对机箱100内的所有元器件进行散热。
[0027]方式二,IGBT模组300安装于直流电感组件200和交流电感组件400之间。从而风扇组500可以将用于散热的气流沿风道结构依次经过交流电感组件400、IGBT模组300以及直流电感组件200,进而实现对机箱100内的所有元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串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机箱内且呈T形的风道结构以及风扇组;所述风道结构内分别安装有多个直流电感组件、IGBT模组以及多个交流电感组件;所述风扇组适于将用于散热的气流由所述风道结构的第一端输入,气流在经过所有的所述直流电感组件、所述IGBT模组以及所述交流电感组件后,分别沿所述风道结构对称的两个第二端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串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IGBT模组安装于所述直流电感组件和所述交流电感组件之间;所述风扇组适于将用于散热的气流沿所述风道结构依次经过所述直流电感组件、所述IGBT模组以及所述交流电感组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串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IGBT模组安装于所述直流电感组件和所述交流电感组件之间;所述风扇组适于将用于散热的气流沿所述风道结构依次经过所述交流电感组件、所述IGBT模组以及所述直流电感组件。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串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直流电感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风道,所述IGBT模组以及所述风扇组安装于所述第二风道,所述交流电感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三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均与外界进行连通,进而所述风扇组适于将气流由所述第一风道吸入,在经过所述第二风道后沿所述第三风道的两端排出。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串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安装于所述第一风道,且所述风扇组位于所述第一风道靠近所述第二风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颇王一鸣杨雄鹏梅汉文林万双
申请(专利权)人: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