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式工业监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6633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冷式工业监控设备,涉及监控技术领域,包括:监控机构,所述监控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原件机构,所述原件机构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一侧设置有电子元件,所述电子元件通过卡扣方式固定在外壳中,所述电子元件的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固定框架的一侧,所述电子元件的两侧均设置有PCB电子板,所述PCB电子板的一侧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电子元件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用水冷机构为PCB电子板的两面进行散热,相对于传动的工业监控设备使用的时降温贴进行散热的效果更加明显,从而使得本工业监控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散热效果更加理想,提高了本水冷式工业监控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实用性。用性。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冷式工业监控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监控
,尤其涉及一种水冷式工业监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工业监控设备是一种适用于智能交通、治安卡口、高清电子警察系统、工业检测、半导体检测、印制板检测、食品饮料检测等众多领域应用的高分辨率彩色数字摄像机。这种监控摄像头并不具备完整的散热系统,因此在摄像头工作过程中往往容易因工作环境温度过高使得自身电子元器件工作中产生的温度无法散去,从而导致摄像头的电子元器件被烧导致摄像头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发生,甚至会发生摄像头的爆炸,若是在危险的工作环境中容易导致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造成损失,所以这种监控摄像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实用性有所降低。因此我们提供一种水冷式工业监控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不具备完整的散热系统,因此在摄像头工作过程中往往容易因工作环境温度过高使得自身电子元器件工作中产生的温度无法散去,从而导致摄像头的电子元器件被烧导致摄像头无法正常工作,提供一种水冷式工业监控设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冷式工业监控设备,包括:监控机构,所述监控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原件机构,所述原件机构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一侧设置有电子元件,所述电子元件通过卡扣方式固定在外壳中,所述电子元件的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固定框架的一侧,所述电子元件的两侧均设置有PCB电子板,所述PCB电子板的一侧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电子元件的两侧,所述固定框架远离电子元件的一侧设置有图像处理板,所述图像处理板与固定框架接触,所述图像处理板上设置有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通过螺纹转动方式固定在固定框架上,所述固定框架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一端通过卡扣方式固定在固定框架的一端,所述电子元件的一端设置有水冷机构,所述水冷机构包括第一水冷板,所述第一水冷板的一侧与PCB电子板远离电子元件的一侧接触,所述电子元件远离第一水冷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水冷板,所述第一水冷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输水管道,所述第一输水管道的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一水冷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输水管道远离第一水冷板的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二水冷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水冷板远离第一输水管道的一端设置有输入管,所述输入管的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一水冷板远离第一输水管道的一端,所述输入管远离第一水冷板的一端设置有抽水泵,所述输入管远离第一水冷板的一端通过嵌套方式固定在抽水泵上,所述抽水泵远离输入管的一端设置有水冷箱,所述抽水泵远离输入管的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水冷箱的一侧,所述水冷箱的一侧设置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的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二水冷板远离第一输水管道的一侧,所述输出管远离第二水冷板的一端通过嵌套方式固定在水冷箱上,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一端通过焊接
方式固定在外壳的一侧,所述防护罩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防护板的一端,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一侧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防护板远离图像处理板的一端,所述摄像头的外表面与固定板的内表面接触,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玻璃,所述防护玻璃通过嵌套方式固定在固定板的一端。
[000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图像处理板的一端设置有第四水冷板,所述图像处理板远离第四水冷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水冷板,所述第三水冷板和第四水冷板之间设置有第三输水管道,所述第一水冷板与第三水冷板和第二水冷板与第四水冷板之间均设置有第二输水管道,所述第四水冷板的一侧与图像处理板接触,所述图像处理板远离第四水冷板的一端与第三水冷板的一侧接触,所述第三输水管道的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三水冷板的一端,所述第三输水管道远离第三水冷板的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第四水冷板的一端。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07]本技术通过使用水冷机构为PCB电子板的两面进行散热,相对于传动的工业监控设备使用的时降温贴进行散热的效果更加明显,从而使得本工业监控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散热效果更加理想,提高了本水冷式工业监控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冷式工业监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冷式工业监控设备的监控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冷式工业监控设备的监控机构内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1]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冷式工业监控设备的水冷机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2]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冷式工业监控设备的原件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例说明:
[0014]1、监控机构;11、外壳;12、防护罩;13、防护玻璃;14、固定板;15、摄像头;
[0015]2、水冷机构;21、水冷箱;22、抽水泵;23、输入管;24、输出管;25、第一水冷板;26、第二水冷板;27、第一输水管道;28、第三水冷板;29、第四水冷板;210、第二输水管道;211、第三输水管道;
[0016]3、原件机构;31、固定框架;32、防护板;33、电子元件;34、PCB电子板;35、图像处理板;36、固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冷式工业监控设备,包括:监控机构1,监控机构1包括外壳11,外壳11内设置有原件机构3,原件机构3包括固定框
架31,固定框架31的一侧设置有电子元件33,电子元件33通过卡扣方式固定在外壳11中,电子元件33的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固定框架31的一侧,电子元件33的两侧均设置有PCB电子板34,PCB电子板34的一侧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电子元件33的两侧,固定框架31远离电子元件33的一侧设置有图像处理板35,图像处理板35与固定框架31接触,图像处理板35上设置有固定螺丝36,固定螺丝36通过螺纹转动方式固定在固定框架31上,固定框架31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32,防护板32的一端通过卡扣方式固定在固定框架31的一端,电子元件33的一端设置有水冷机构2,水冷机构2包括第一水冷板25,第一水冷板25的一侧与PCB电子板34远离电子元件33的一侧接触,电子元件33远离第一水冷板2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水冷板26,第一水冷板2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输水管道27,第一输水管道27的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一水冷板25的一侧,第一输水管道27远离第一水冷板25的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二水冷板26的一侧,第一水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式工业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机构(1),所述监控机构(1)包括外壳(11),所述外壳(11)内设置有原件机构(3),所述原件机构(3)包括固定框架(31),所述固定框架(31)的一侧设置有电子元件(33),所述电子元件(33)的两侧均设置有PCB电子板(34),所述固定框架(31)远离电子元件(33)的一侧设置有图像处理板(35),所述图像处理板(35)上设置有固定螺丝(36),所述固定框架(31)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32),所述电子元件(33)的一端设置有水冷机构(2),所述水冷机构(2)包括第一水冷板(25),所述电子元件(33)远离第一水冷板(2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水冷板(26),所述第一水冷板(2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输水管道(27),所述第一水冷板(25)远离第一输水管道(27)的一端设置有输入管(23),所述输入管(23)远离第一水冷板(25)的一端设置有抽水泵(22),所述抽水泵(22)远离输入管(23)的一端设置有水冷箱(21),所述水冷箱(21)的一侧设置有输出管(24),所述外壳(11)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罩(12),所述防护罩(1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上设置有摄像头(15),所述固定板(14)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玻璃(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式工业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元件(33)的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固定框架(31)的一侧,所述PCB电子板(34)的一侧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电子元件(33)的两侧,所述第一水冷板(25)的一侧与PCB电子板(34)远离电子元件(33)的一侧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冷式工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子超
申请(专利权)人:途舰自动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