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红外线电热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任意换管的红外线电热圈,包括防护机构以及红外发生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加强结构的不锈钢外壳、安装在不锈钢外壳内侧的纳米凝气胶毡。在电阻丝和绝缘基座之间装配横置的石英管,并在石英管一端的环槽中活动安装定位环扣,同时在定位环扣内螺纹连接螺纹轴杆,当活动安装在主垫环和绝缘基座之间的螺纹轴杆进行旋转时,此时定位环扣即可带动石英管向着主垫环内部的凹孔进行向外伸展,同理更换新的石英管后,维修人员即可逆向旋转螺纹轴杆并推动电阻丝,直至更换后的石英管回归到原始位置,从而能够使得维修人员对故障的石英管进行高效更换。高效更换。高效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任意换管的红外线电热圈
[0001]本技术涉及红外线电热圈
,具体为一种可任意换管的红外线电热圈。
技术介绍
[0002]红外线电热圈时利用电阻丝放热后,石英管吸收热能并向外产生红外辐射的设备,加热元件工作时,可放出穿透力较强的5.6um
‑
15um的远红外线,使受热材料在短时间内达到预设温度。
[0003]但是传统红外电热圈的装配结构较为封闭,为了满足对热能的高效利用率,因此其内部安装的红外发生装置一旦故障边很难进行维修,且热反射板的内侧安装有密集分布的红外发生装置,单独的红外发生装置一旦故障,便会造成极大的维修负担。
[0004]根据上述所示,针对密集分布的红外发生装置,如何对故障的红外发生装置进行针对性维修更换,即为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可任意换管的红外线电热圈,包括防护机构以及红外发生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加强结构的不锈钢外壳、安装在不锈钢外壳内侧的纳米凝气胶毡、安装在热反射板内侧的热反射板、焊接在不锈钢外壳两端的定位外环以及利用固定螺母安装在定位外环内侧的束位垫件,所述红外发生机构包括安装在热反射板内的主垫环和副垫环、活动安装在主垫环内部凹孔中的电阻丝、活动安装在副垫环内部凹孔中的绝缘基座、活动连接在电阻丝和绝缘基座之间的石英管、套接在石英管一端环槽上的定位环扣、连接在绝缘基座内侧弧槽中的阻热滑板以及活动安装在绝缘基座顶部横管中的螺纹轴杆。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外环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且定位外环的外侧开设有三处圆柱形孔洞,所述定位外环内部的圆柱形孔洞中连接有定位螺母。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定位外环的外部开设三处圆柱形孔洞,并结合圆柱形孔洞中连接的定位螺母对束位垫件的夹持,此时位于两组定位外环内侧的束位垫件即可对着装配后主垫环和副垫环进行定位夹持,从而能够使得该装置使用时的稳定和安全。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束位垫件的厚度为副垫环厚度的两倍,且束位垫件截面的宽度与副垫环截面宽度相同,所述副垫环靠近石英管的一侧开设有向内凹陷的槽孔,所述副垫环和主垫环的内部开设有内径相同的圆孔。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将束位垫件设置与主垫环或副垫环相同的结构,当束位垫件被固定后,此时横置于热反射板内部两端的主垫环和副垫环即可被束位垫件进行增压夹持,同时活动安装在主垫环和副垫环内部凹孔中的电阻丝和绝缘基座也可得到固
定。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绝缘基座是由陶瓷制成,且绝缘基座的顶部开设有约束于螺纹轴杆的横管,所述螺纹轴杆是由螺纹杆、立柱以及柱形端头组成。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当横置于石英管内部的电阻丝释放热能时,此时位于石英管内腔中部的电阻丝即可全面接受电阻丝释放的热能,并结合阻热滑板对定位环扣的限位约束,此时位于阻热滑板正上方的螺纹轴杆即可带动定位环扣进行稳定的伸展。
[00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阻热滑板是由圆环形套圈和弧形的隔热垫板组成,且隔热垫板的顶部开设有滑槽。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圆环形套圈与石英管外部的约束,且结合绝缘基座内侧弧槽对阻热滑板内弧形隔热垫板一端的固定支撑,受到定位环扣传动期间,位于电阻丝外部的石英管即可稳定的向外伸展。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7]1.本技术通过设置主垫环和副垫环,且在主垫环和副垫环内部的凹孔中分别安装电阻丝和绝缘基座,且在电阻丝和绝缘基座之间装配横置的石英管,并在石英管一端的环槽中活动安装定位环扣,同时在定位环扣内螺纹连接螺纹轴杆,当活动安装在主垫环和绝缘基座之间的螺纹轴杆进行旋转时,此时定位环扣即可带动石英管向着主垫环内部的凹孔进行向外伸展,同理更换新的石英管后,维修人员即可逆向旋转螺纹轴杆并推动电阻丝,直至更换后的石英管回归到原始位置,从而能够使得维修人员对故障的石英管进行高效更换。
[0018]2.本技术通过在绝缘基座内侧的弧槽中安装阻热滑板,且在阻热滑板的顶部开设滑槽,配合阻热滑板顶部滑槽对定位环扣顶部螺筒的限位约束,同时利用固定螺母安装在定位外环内侧的束位垫件对主垫环和副垫环外部的定位夹持,从而能够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能够确保密集分布的多个石英管可维持安全的状态。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图2的局部分散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图2的局部分散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图3的内部分散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图5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图6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26]图8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图6的B处放大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00、防护机构;110、不锈钢外壳;120、纳米凝气胶毡;130、热反射板;140、定位外环;150、束位垫件;
[0029]200、红外发生机构;210、主垫环;220、副垫环;230、电阻丝;240、绝缘基座;250、石英管;260、定位环扣;270、阻热滑板;280、螺纹轴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1]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任意换管的红外线电热圈。
[0032]实施例一:
[0033]结合图1
‑
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任意换管的红外线电热圈,包括防护机构100以及红外发生机构200,红外发生机构200安装在防护机构100内。
[0034]防护机构100包括不锈钢外壳110、纳米凝气胶毡120、热反射板130、定位外环140和束位垫件150,红外发生机构200包括主垫环210、副垫环220、电阻丝230、绝缘基座240、石英管250、定位环扣260、阻热滑板270以及螺纹轴杆280。
[0035]具体的,纳米凝气胶毡120安装在不锈钢外壳110的内侧,热反射板130安装在热反射板130的内侧,两个定位外环140分别焊接在不锈钢外壳110的两端,束位垫件150利用固定螺母安装在定位外环140的内侧,主垫环210和副垫环2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任意换管的红外线电热圈,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机构(100)以及红外发生机构(200);所述防护机构(100)包括加强结构的不锈钢外壳(110)、安装在不锈钢外壳(110)内侧的纳米凝气胶毡(120)、安装在热反射板(130)内侧的热反射板(130)、焊接在不锈钢外壳(110)两端的定位外环(140)以及利用固定螺母安装在定位外环(140)内侧的束位垫件(150);所述红外发生机构(200)安装在防护机构(100)内,包括安装在热反射板(130)内的主垫环(210)和副垫环(220)、活动安装在主垫环(210)内部凹孔中的电阻丝(230)、活动安装在副垫环(220)内部凹孔中的绝缘基座(240)、活动连接在电阻丝(230)和绝缘基座(240)之间的石英管(250)、套接在石英管(250)一端环槽上的定位环扣(260)、连接在绝缘基座(240)内侧弧槽中的阻热滑板(270)以及活动安装在绝缘基座(240)顶部横管中的螺纹轴杆(2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任意换管的红外线电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外环(140)是由不锈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艾克森江苏节能电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