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垃圾自动投放储存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670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回收垃圾自动投放储存仓,在主体内设置有滑移机构、称重式垃圾箱、翻转机构、提升机构、储存箱、交互式控制器和触控屏,其中,提升机构能够带动称重式垃圾箱沿和翻转机构沿滑移机构进行上下移动;翻转机构能够带动称重式垃圾箱向后翻转将垃圾倾倒至储存箱内;交互式控制器固定在主体的内部,交互式控制器上设置有触控屏进行信息交互以录入个人信息,称重式垃圾箱对垃圾称重后,交互式控制器根据垃圾重量给予人员一定的积分等奖励,称重式垃圾箱内设置有识别摄像头,能够防止未分类垃圾或非垃圾物质的投入,以此便可激励人们主动分类垃圾;存储箱的设置,使其能够存储大量垃圾,以降低回收厂的回收频率,减轻回收压力。减轻回收压力。减轻回收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回收垃圾自动投放储存仓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垃圾自动投放储存仓。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会有若干垃圾伴随产生,为了缓解环境污染压力,需要对垃圾进行回收处理,目前主要通过垃圾桶进行垃圾回收,其广泛分布于居住场所及公共场所当中,但是该种回收方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0003]现有应用中的垃圾桶,虽然多批量放置,以对垃圾进行分类,但是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垃圾经常混装、混投,不但无法实现有效的垃圾分类,且厨余等垃圾还会污染可回收的垃圾,例如造成纸箱湿泡,会加重垃圾回收处理压力;因此,亟需一种能够促进人们自主分类的垃圾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回收垃圾自动投放储存仓,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回收垃圾自动投放储存仓,其包括主体、投料口和顶盖,其中,
[0006]主体为矩形状主体,且主体的前部开设有投料口;
[0007]顶盖固定在主体上;
[0008]还包括滑移机构、称重式垃圾箱、翻转机构、提升机构、储存箱、交互式控制器和触控屏,其中,
[0009]滑移机构固定在主体的内部;
[0010]称重式垃圾箱的顶部开口,称重式垃圾箱的后部通过第一合页铰接有可开合的挡板,称重式垃圾箱内设置有识别摄像头;
[0011]翻转机构设置在称重式垃圾箱的底部,翻转机构与滑移机构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翻转机构能够带动称重式垃圾箱向后翻转;
[0012]提升机构设置在主体内部,提升机构能够带动翻转机构及称重式垃圾箱沿滑移机构上下移动;
[0013]储存箱设置在主体的内部,且储存箱位于滑移机构的后侧;
[0014]交互式控制器固定在主体的内部,且交互式控制器位于投料口的一侧,交互式控制器与称重式垃圾箱电连接;
[0015]触控屏固定在交互式控制器上,且触控屏与交互式控制器电连接。
[001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支撑框架、第二合页,第一铰支座、第二铰支座和电动推杆,其中,
[0017]称重式垃圾箱通过第二合页与支撑框架相铰接;
[0018]第一铰支座固定在支撑框架的下部;
[0019]第二铰支座固定在称重式垃圾箱的底部;
[0020]电动推杆的缸体和推杆分别与第一铰支座及第二铰支座可转动连接。
[002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滑移机构包括导向支架和第一导轮,其中,
[0022]导向支架在支撑框架的四角均设置有一个,且导向支架与主体固定连接;
[0023]第一导轮与支撑框架可拆卸连接,且第一导轮抵持导向支架。
[0024]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导轮包括螺母、连接轴和移动轮,其中,
[0025]螺母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
[0026]连接轴与螺母通过螺纹连接;
[0027]移动轮设置在连接轴的端部,且移动轮与连接轴可转动连接。
[002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收线器、滑轮和第一吊索,其中,
[0029]第一电机固定在主体内,第一收线器与第一电机的主轴固定连接;
[0030]滑轮通过支架固定在主体内;
[0031]第一吊索的一端与第一收线器铰连接,另一端与翻转机构的支撑框架铰连接,第一吊索的中间位置通过滑轮进行支撑。
[003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U形槽板、箱门、第二导轮、第二电机、驱动杆、轴承座、第二收线器和第二吊索,其中,
[0033]U形槽板在投料口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U形槽板位于主体内并与主体固定连接;
[0034]箱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第二导轮,第二导轮抵持在U形槽板的导槽内;
[0035]第二电机固定在主体内,且第二电机的主轴与驱动杆固定连接,第二驱动杆通过轴承座与主体固定连接;
[0036]第二收线器固定在驱动杆上;
[0037]第二吊索的一端与第二收线器铰连接,另一端与箱门铰连接。
[003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遮板,所述遮板固定在主体的前部,遮板与主体的呈九十度夹角。
[0039]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喷淋器和监控摄像头,所述喷淋器和所述监控摄像头均固定在主体内的上部,喷淋器和监控摄像头正对储存箱。
[004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顶盖呈棱锥状结构。
[0041]本技术的可回收垃圾自动投放储存仓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2](1)通过在主体内设置有称重式垃圾箱和交互式控制器,在投放垃圾后,称重式垃圾箱能够进行垃圾称重,其内部的识别摄像头可识别垃圾是否符合要求,之后交互式控制器可根据称重重量进行计算,与投放人进行信息交互并给予一定的积分等奖励,实现垃圾有偿回收,以促进人们进行垃圾分类处理;为进一步降低回收处理厂的垃圾回收压力,本装置中设置有一处储存箱,并设置有滑移机构、翻转机构和提升机构,提升机构能够带动称重式垃圾箱和翻转机构沿滑移机构上下滑动,翻转机构能够翻动称重式垃圾箱,使称重式垃圾箱倾斜并开启挡板,回收的垃圾则会落入储存箱中进行存放,其具有容量大的优点,从而
降低回收处理厂回收频率,以缓解回收压力。
[0043](2)通过设置有摄像头,其能够监控主体的内部状况,还设置有喷淋器,其可连接外部供水设施,在监控发现内部出现着火等情况时,喷淋器即可进行喷淋灭火,且喷淋器还可用于消毒液的喷洒,以对主体内部进行消毒灭菌。
附图说明
[004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5]图1为本技术的可回收垃圾自动投放储存仓的立体图;
[0046]图2为本技术的可回收垃圾自动投放储存仓的侧视图;
[0047]图3为本技术的可回收垃圾自动投放储存仓的第一视角内部结构图;
[0048]图4为本技术的可回收垃圾自动投放储存仓的第二视角内部结构图;
[0049]图5为本技术的可回收垃圾自动投放储存仓的俯视视角剖面图;
[0050]图6为本技术的可回收垃圾自动投放储存仓的翻转机构结构图;
[0051]图7为本技术的可回收垃圾自动投放储存仓的A点结构图;
[0052]图8为本技术的可回收垃圾自动投放储存仓的B点结构图;
[0053]图9为本技术的可回收垃圾自动投放储存仓的C点结构图;
[0054]图10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垃圾自动投放储存仓,其包括主体(1)、投料口(2)和顶盖(3),其中,主体(1)为矩形状主体,且主体(1)的前部开设有投料口(2);顶盖(3)固定在主体(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移机构(4)、称重式垃圾箱(5)、翻转机构(6)、提升机构(7)、储存箱(8)、交互式控制器(9)和触控屏(10),其中,滑移机构(4)固定在主体(1)的内部;称重式垃圾箱(5)的顶部开口,称重式垃圾箱(5)的后部通过第一合页(501)铰接有可开合的挡板(502),称重式垃圾箱(5)内设置有识别摄像头;翻转机构(6)设置在称重式垃圾箱(5)的底部,翻转机构(6)与滑移机构(4)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翻转机构(6)能够带动称重式垃圾箱(5)向后翻转;提升机构(7)设置在主体(1)内部,提升机构(7)能够带动翻转机构(6)及称重式垃圾箱(5)沿滑移机构(4)上下移动;储存箱(8)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且储存箱(8)位于滑移机构(4)的后侧;交互式控制器(9)固定在主体(1)的内部,且交互式控制器(9)位于投料口(2)的一侧,交互式控制器(9)与称重式垃圾箱(5)电连接;触控屏(10)固定在交互式控制器(9)上,且触控屏(10)与交互式控制器(9)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垃圾自动投放储存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6)包括支撑框架(601)、第二合页(602),第一铰支座(603)、第二铰支座(604)和电动推杆(605),其中,称重式垃圾箱(5)通过第二合页(602)与支撑框架(601)相铰接;第一铰支座(603)固定在支撑框架(601)的下部;第二铰支座(604)固定在称重式垃圾箱(5)的底部;电动推杆(605)的缸体和推杆分别与第一铰支座(603)及第二铰支座(604)可转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回收垃圾自动投放储存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机构(4)包括导向支架(401)和第一导轮(402),其中,导向支架(401)在支撑框架(601)的四角均设置有一个,且导向支架(401)与主体(1)固定连接;第一导轮(402)与支撑框架(601)可拆卸连接,且第一导轮(402)抵持导向支架(40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回收垃圾自动投放储存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轮(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艺公共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