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内积液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6707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内积液排放装置,包括囊包(1),所述囊包(1)放置在患者口腔的内侧,所述囊包(1)上开设有进液孔(2),所述囊包(1)的内侧设置有弹簧(3),所述弹簧(3)的一端设置有堵片(4),所述囊包(1)上还连通设置有插设在囊包(1)内部的排液管(5),所述囊包(1)在自然状态下的进液孔(2)与堵片(4)之间留有间隙。在需要将积液排出时直接用口腔挤压囊包使其发生弹性形变即可,发生弹性形变的囊包与堵片接触封堵出液口,经由弹簧作用进一步缩减容积,使囊包内存储的液体经可由排液管排出,既有利于患者的使用又可简化医护人员的工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内积液排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口腔内积液排放装置,属于口腔类医护用品


技术介绍

[0002]气管插管的病患或一些其他口腔患者,卧床时在嘴里会产生许多唾液,对一些不便行动的患者来说,唾液过多不便于翻身排出,不仅会影响治疗也不利于保证护理工作的良好卫生条件。现有的技术手段可通过连接负压或吸引器对患者的唾液进行转排,但负压不适于一直工作,在患者口腔内存有积液时仍需要相关护理人员反复调整,不仅患者使用麻烦且也不利于医护人员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口腔内积液排放装置,用于实现对患者唾液的转排工作,患者在佩戴使用装置时,可通过收缩脸部肌肉直接将唾液排出,不需要翻身或移动躯体,既有利于患者的使用又可简化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口腔内积液排放装置,包括囊包,所述囊包放置在患者口腔的内侧,所述囊包上开设有进液孔,所述囊包的内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设置有堵片,所述囊包上还连通设置有插设在囊包内部的排液管,所述囊包在自然状态下的进液孔与堵片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囊包在受到压力发生弹性形变时,堵片堵住进液孔并驱使囊包的液体从排液管中排出。
[0006]具体的,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液体逆流的单向阀。
[0007]具体的,所述进液孔设置有多个且分别分布在囊包的两侧,所述囊包的内部设置有中间板,所述弹簧和相应堵片的个数为多个,分别分布于中间板的两侧。
[0008]具体的,所述囊包的形状呈扁球体。
[0009]具体的,所述囊包的最大直径不大于4cm,最小直径不小于2cm。
[0010]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口腔内积液排放装置,还包括储液瓶,所述储液瓶的顶部设置有瓶盖,所述瓶盖上至少有两个开孔,所述排液管的出液端穿过瓶盖的开孔插设在储液瓶的内部。
[0011]具体的,所述瓶盖上设置有用于与排液管管壁紧密配合接触的橡胶圈。
[0012]具体的,所述瓶盖上仅设置有两个开孔,分别用于紧密插设排液管和吸引管,所述吸引管出气端连通有负压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通过将开设有进液孔的囊包放置在患者口腔内用于吸附积液,在需要将积液排出时直接用口腔挤压囊包使其发生弹性形变即可,发生弹性形变的囊包与堵片接触封堵出液口,经由弹簧作用进一步缩减容积,使囊包内存储的液体经可由排液管排出,既有利于患者的使用又可简化医护人员的工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积液排放装置的立体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积液排放装置的侧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图2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积液排放装置的A

A方向剖视图;
[0018]附图标记:1、囊包;2、进液孔;3、弹簧;4、堵片;5、排液管;6、中间板;7、单向阀;8、储液瓶;9、瓶盖;10、橡胶圈;11、吸引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
ꢀ“
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实施例一:
[00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口腔内积液排放装置,用于实现对患者唾液的转排工作,患者在佩戴使用装置时,可通过收缩脸部肌肉直接将唾液排出,不需要翻身或移动躯体,既有利于患者的使用又可简化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为实现装置的结构功能,这里设置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在患者口腔内部的囊包1(应当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的能力,其形状应当符合便于放置在患者口腔的一侧,可参照图1所示),此时通过在囊包1上开设有进液孔2,使口腔内的积液可经由进液孔2渗入囊包1中,为便于将囊包1中的积液排出二部重新回流至患者的口腔内,这里在囊包1的内侧设置有弹簧3,具体的,这里在弹簧3的一端设置有堵片4,利用排液时堵片4对进液孔2的封堵防止唾液回流至患者的口腔,为保证唾液的正常向外排出,这里在囊包1上还连通设置有插设在囊包1内部的排液管5(如图3所示),设置囊包1在自然状态下的进液孔2与堵片4之间留有间隙,排液操作时,囊包1受到口腔内侧压力发生弹性形变,堵片4堵住进液孔2并驱使囊包1的液体从排液管5中排出,操作完成后,囊包1恢复自然状态并重新开放堵片4与进液孔2之间的进液间隙。
[00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口腔内积液排放装置,为防止囊包1在复位时带动堵片4一同复位,此时的弹簧3收到拉力作用直接表现为囊包1内容积的反向增大,既不利于继续使用、而且排液管5内的积液会回流至囊包1的内部而导致无法有效地将积液排除,为此,这里在排液管5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液体逆流的单向阀7,此时囊包1在复位时液体不会逆流,囊包1在复位时内部的负压将导致堵片4与囊包1的脱离,可有效保证囊包1的往复使用
效果和装置的排液效果。
[00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口腔内积液排放装置,为便于从口腔内的不同位置吸附积液,保证积液效果,这里的进液孔2设置有多个且分别分布在囊包1的两侧(图示为上下两个但不仅限于此),为同时对两侧的进液孔2进行封堵,这里在囊包1的内部设置有中间板6(可以为硬性材质),设置弹簧3和相应堵片4的个数为多个,分别分布于中间板6的两侧(可参照图3所示)。
[002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口腔内积液排放装置,为便于囊包1贴合患者的口腔内侧,这里设置囊包1的形状呈扁球体(如图1所示)。
[002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口腔内积液排放装置,为防止囊包1过大导致患者佩戴的不适,这里设置囊包1的最大直径不大于4cm,为防止囊包1过小无法有效保证内部有效容积,这里设置囊包1的最小直径不小于2cm(球体、半球体、椭球体、扁球体等,均以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内积液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囊包(1),所述囊包(1)放置在患者口腔的内侧,所述囊包(1)上开设有进液孔(2),所述囊包(1)的内侧设置有弹簧(3),所述弹簧(3)的一端设置有堵片(4),所述囊包(1)上还连通设置有插设在囊包(1)内部的排液管(5),所述囊包(1)在自然状态下的进液孔(2)与堵片(4)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囊包(1)在受到压力发生弹性形变时,堵片(4)堵住进液孔(2)并驱使囊包(1)的液体从排液管(5)中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内积液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5)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液体逆流的单向阀(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内积液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孔(2)设置有多个且分别分布在囊包(1)的两侧,所述囊包(1)的内部设置有中间板(6),所述弹簧(3)和相应堵片(4)的个数为多个,分别分布于中间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盼盼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