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稀疏钢框架
‑
剪力墙结构的模块化建筑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稀疏钢框架
‑
剪力墙结构的模块化建筑。
技术介绍
[0002]模块建筑采用搭积木的方式将工厂预制预装修的模块单元运输至现场安装而成,模块单元通常包括用于结构的梁、柱等构件以及用于建筑功能的装饰装修、管线设备等,目前已广泛用于工程项目部、城市小型公共设施、应急医院等低层临时性建筑,而在多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较少。
[0003]框架
‑
剪力墙结构(以下简称框剪结构)指在传统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因剪力墙相比框架具有更大的刚度,由剪力墙分担一大部分的侧向荷载,因此已普遍应用于住宅、办公楼等多高层建筑中。显然,将框剪结构作为承重及抗侧结构,将模块单元嵌入框剪结构以提供建筑功能,单元结构部分仅承担内部重量满足吊装要求,可以成为一种实现高层模块建筑的结构形式。然而,采用目前提出的嵌入式模块结构形式,每施工1层框架即安装1层模块单元,增大了建材成本和施工难度,结构体系的经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稀疏钢框架
‑
剪力墙结构的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类结构体:模块单元、稀疏钢框架
‑
剪力墙结构;所述稀疏钢框架
‑
剪力墙结构包括框架柱、框架梁、剪力墙和室外区域楼板,所述框架梁的端部与每层框架柱的柱顶侧面在现场进行连接,或者与另一方向的框架梁跨中位置在现场进行连接,所述剪力墙在现场连接于框架柱、框架梁内侧,所述室外区域楼板是在未安装模块单元的平面位置现场安装于框架梁上方的楼板;所述稀疏钢框架
‑
剪力墙结构在其层高范围内安装两层的模块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稀疏钢框架
‑
剪力墙结构的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单元的结构部分包括角件、模块柱和模块梁,所述角件根据其在模块单元中的位置,分为顶部角件、底部角件两种类型,所述模块柱与顶部角件的底面、底部角件的顶面在工厂焊接连接,所述模块梁与顶部角件、底部角件的内侧面在工厂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张明亮,钟旭,康欣,石拓,黄江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