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发泡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6246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海绵发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海绵发泡模架,其包括操作台、下模座、上模盖、进料管、弹簧、支架和混料箱。操作台上设置转盘,操作台的底部设置驱动转盘转动的电机。下模座设置在转盘上。上模盖转动设置在下模座上,上模盖上设置通孔,上模盖上设置上密封槽和下密封槽。进料管滑动设置在通孔内,进料管底部设置密封板,顶部上套设限位板A。弹簧套设在进料管上,弹簧的顶端与限位板A抵接。支架,支架上滑动设置由液压缸B驱动的活动板,支架上设置加料枪头,加料枪头上套设限位板B,加料枪头连接内管。内管插入混料箱的出料管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个模具循环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加料和取料操作方便。并且加料和取料操作方便。并且加料和取料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发泡模架


[0001]本技术涉及海绵发泡
,特别是涉及一种海绵发泡模架。

技术介绍

[0002]人们常用的海绵由木纤维素纤维或发泡塑料聚合物制成。另外,也有由海绵动物制成的天然海绵,大多数天然海绵用于身体清洁或绘画。另外,还有三类其他材料制成的合成海绵,分别为低密度聚醚、聚乙烯醇和聚酯。海绵是将发泡树脂,发泡助剂和粘合剂树脂(使成品具有粘合性)混合在一起,然后置入模具中发泡,并用机械力击破闭孔,即可制得。现有的海绵发泡模架结构简单,生产效率低,需要改进。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841048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海绵发泡模架,该技术结构紧凑,方便往下模座与上模座贴合时形成的空间内部加入发泡的原料,避免传统需要加料时,需要将上模座拿掉,多次进行加料时,操作麻烦,影响生产的效率。
[0004]但是该装置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该装置仅有一组模具,当灌浆完成之后,需要等待海绵成型并将其取出之后才能再次灌浆,两次灌浆之间具有时间差,浪费时间,并且利用该装置进行海绵发泡效率低。若利用该装置想提高生产效率,需要引进多组该装置,成本高,且耗能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海绵发泡模架。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发泡模架,包括操作台、下模座、上模盖、进料管、弹簧、支架和混料箱。
[0007]操作台上设置转盘,操作台的底部设置驱动转盘转动的电机。下模座设置在转盘上。上模盖转动设置在下模座上并与其密封配合,上模盖上设置通孔,上模盖上设置与通孔连通的上密封槽和下密封槽。
[0008]进料管滑动设置在通孔内,进料管的底部侧面设置与其连通的出料槽,且进料管的底部设置密封板,顶部外侧套设限位板A。弹簧套设在进料管外部并与上密封槽的底部连接,弹簧的顶端与限位板A的底部抵接。
[0009]支架设置在操作台上,支架上滑动设置活动板,支架上设置驱动活动板升降的液压缸B,支架上设置开口朝下的加料枪头,加料枪头上套设限位板B,加料枪头内设置内管。混料箱设置在支架上,混料箱的出料端设置出料管,内管插入出料管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下模座内设置推板,下模座内设置驱动推板升降的液压缸A。上模盖转动设置在下模座上并与其转动连接。
[0011]优选的,下模座内设置模腔和设备间,推板位于模腔内并与其内壁滑动连接。液压缸A设置在设备间内,液压缸A的输出端插入模腔内并与推板的底部连接,设备间内设置若干个伸缩杆,伸缩杆的内杆顶端与推板的底部连接。
[0012]优选的,下模座侧面设置电磁铁,上模盖侧面设置把手,把手的底部设置铁板,铁
板与电磁铁吸合,且下模座上设置控制电磁铁通断的开关。
[0013]优选的,上模盖上对称设置两个导向杆,限位板A的两侧对称设置耳板,两侧导向杆分别贯穿对应侧耳板并与其滑动连接。
[0014]优选的,活动板的侧面设置流量阀,流量阀的输入端与内管连通,流量阀的输出端与加料枪头的进料端连接。
[0015]优选的,还包括联轴器。混料箱内设置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搅拌桨,驱动电机与搅拌桨的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7]通过在上模盖上设置通孔、上密封槽和下密封槽,上密封槽内设置弹簧,进料管底部设置密封板,顶部设置限位板A,下压进料管的时候弹簧压缩,并且进料管下推密封板使其脱离下密封槽,方便注料,注料完成后,进料管在弹簧张力作用下自动复位并使密封板重新卡入下密封槽内,该结构可以提高装置的密封性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密封板的底部结构使其与上模盖内壁一致,进而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本技术通过设置多组模具进行海绵发泡,之间时间间隔极短,有效的提高了海绵的发泡效率,并且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下模座的内部结构图;
[0020]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1]附图标记:1、操作台;2、转盘;3、电机;4、下模座;5、推板;6、液压缸A;7、电磁铁;8、上模盖;801、通孔;802、上密封槽;803、下密封槽;9、把手;10、铁板;11、进料管;12、密封板;13、限位板A;14、弹簧;15、支架;16、活动板;17、液压缸B;18、加料枪头;181、限位板B;19、内管;20、混料箱;21、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海绵发泡模架,包括操作台1、下模座4、上模盖8、进料管11、弹簧14、支架15和混料箱20。操作台1上设置转盘2,操作台1的底部设置驱动转盘2转动的电机3。下模座4设置在转盘2上。上模盖8转动设置在下模座4上并与其密封配合,上模盖8上设置通孔801,上模盖8上设置与通孔801连通的上密封槽802和下密封槽803。进料管11滑动设置在通孔801内,进料管11的底部侧面设置与其连通的出料槽,且进料管11的底部设置密封板12,顶部外侧套设限位板A13。弹簧14套设在进料管11外部并与上密封槽802的底部连接,弹簧14的顶端与限位板A13的底部抵接。支架15设置在操作台1上,支架15上滑动设置活动板16,支架15上设置驱动活动板16升降的液压缸B17,支架15上设置开口朝下的加料枪头18,加料枪头18上套设限位板B181,加料枪头18内设置内管19。混料箱20设置在支架15上,混料箱20的出料端设置出料管21,内管19插入出料管21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0024]本实施例中,电机3驱动转盘2转动,进而使各个模具逐个到达加料枪头18的下方,而当空的模具到达加料枪头18下方加工位的时候,液压缸B17下推活动板16并使加料枪头18插入进料管11内,加料枪头18外侧的限位板B181抵触限位板A13,进而使进料管11下滑至
其底部出料槽超出上模盖8的下表面,然后开始灌注适量的混合原料,加料完成后活动板16带动加料枪头18上升,进料管11在弹簧14反推限位板A13的作用下上滑,随后进料管11底部的密封板12卡入下密封槽803内并密封,随后转盘2再次转动一个单位的角度,切换到下一个模具加料,当模具内的海绵发泡完成后,打开上模盖8取出成型的海绵即可。整个装置循环接料、出料,并且上模盖8的密封通过机械配合结构自动完成,节约材料成本以及生产成本。
[0025]实施例二
[0026]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海绵发泡模架,相较于实施例一,下模座4内设置推板5,下模座4内设置驱动推板5升降的液压缸A6。上模盖8转动设置在下模座4上并与其转动连接;下模座4内设置模腔和设备间,推板5位于模腔内并与其内壁滑动连接。液压缸A6设置在设备间内,液压缸A6的输出端插入模腔内并与推板5的底部连接,设备间内设置若干个伸缩杆,伸缩杆的内杆顶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发泡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下模座(4)、上模盖(8)、进料管(11)、弹簧(14)、支架(15)和混料箱(20);操作台(1)上设置转盘(2),操作台(1)的底部设置驱动转盘(2)转动的电机(3);下模座(4)设置在转盘(2)上;上模盖(8)转动设置在下模座(4)上并与其密封配合,上模盖(8)上设置通孔(801),上模盖(8)上设置与通孔(801)连通的上密封槽(802)和下密封槽(803);进料管(11)滑动设置在通孔(801)内,进料管(11)的底部侧面设置与其连通的出料槽,且进料管(11)的底部设置密封板(12),顶部外侧套设限位板A(13);弹簧(14)套设在进料管(11)外部并与上密封槽(802)的底部连接,弹簧(14)的顶端与限位板A(13)的底部抵接;支架(15)设置在操作台(1)上,支架(15)上滑动设置活动板(16),支架(15)上设置驱动活动板(16)升降的液压缸B(17),支架(15)上设置开口朝下的加料枪头(18),加料枪头(18)上套设限位板B(181),加料枪头(18)内设置内管(19);混料箱(20)设置在支架(15)上,混料箱(20)的出料端设置出料管(21),内管(19)插入出料管(21)内并与其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发泡模架,其特征在于,下模座(4)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惠玲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月晨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