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化废水全混流电絮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6076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2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焦化废水全混流电絮凝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导流机构,其包括处理池,所述处理池的内腔底壁位置均匀固定有多组折流板;电极机构,其包括支架竖板,所述支架竖板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支架竖板均匀固定在处理池的内腔底壁位置,多组所述支架竖板的内部上下两端交错开设有换水孔,多组所述支架竖板相互靠近一侧的侧壁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支架横板,多组所述支架横板相互靠近一侧的侧壁均开设有安装槽体,多组所述支架横板开设的安装槽体内设置有电极柱。本申请通过多组折流板和电极柱通电电解产生的铝离子对乳化焦油和悬浮物实现网捕卷扫,从而能够在全混流状态下实现对焦化废水中的乳化焦油和悬浮物的高效脱除。高效脱除。高效脱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焦化废水全混流电絮凝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焦化废水全混流电絮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焦化产业对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兜底保障作用,而推进煤炭高效转化和绿色低碳转型是推动我国实现“双碳”的重要途径。焦化产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焦化废水,经脱氨处理后仍富含酚、焦油、悬浮物等污染物,对其进行资源化处理是我国煤化工产业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
[0003]对于焦化废水,国内普遍采用蒸氨后直接生化处理的工艺流程。但是水中乳化油和其他有机污染物无法得到有效脱除,在当前的技术手段下,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高使其生化处理流程运行负荷大,产水无法达到中水系统进水要求,这是焦化废水预处理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和挑战,而靶向吸附资源化焦化废水有机物的反洗周期和使用寿命将受废水所含焦油和悬浮物影响。因此需对脱氨后焦化废水进行电絮凝操作使其满足靶向吸附的进水要求。
[0004]针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108314208A的中国专利采用Fenton体系氧化絮凝焦化废水中油和悬浮物,经调整pH值至5,分步加入高铁酸钾和Fenton试剂,使其发生高级氧化和铁絮凝反应,在反应时间达到15min后,加入亚硫酸钠终止反应并将处理后的废水用0.22μm滤膜过滤絮体。
[0005]上述方案中,过多地添加氧化药剂将使废水TDS含量升高,而超低孔径滤膜过滤无法满足长周期运行的基本条件,导致进一步加大了该股废水的处理难度,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区别于现有技术的焦化废水全混流电絮凝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改善上述提到的焦化废水中乳化焦油和悬浮物对靶向吸附资源化处理有机污染物的影响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焦化废水全混流电絮凝装置。
[0007]本申请提供一种焦化废水全混流电絮凝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焦化废水全混流电絮凝装置,包括
[0009]导流机构,其包括处理池,所述处理池的内腔底壁位置均匀固定有多组折流板;
[0010]电极机构,其包括支架竖板,所述支架竖板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支架竖板均匀固定在处理池的内腔底壁位置,多组所述支架竖板的内部上下两端交错开设有换水孔,多组所述支架竖板相互靠近一侧的侧壁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支架横板,多组所述支架横板相互靠近一侧的侧壁均开设有安装槽体,多组所述支架横板开设的安装槽体内设置有电极柱。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组折流板和电极柱通电电解产生的铝离子对乳化焦油和悬浮物实现网捕卷扫,从而能够在全混流状态下实现对焦化废水中的乳化焦油和悬浮物的高效脱除。
[0012]可选的,所述处理池一侧侧壁的上端位置固定有进水管,所述处理池靠近进水管
一侧侧壁的下端位置固定有第二排放管。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排放管和进水管方便控制废水的进出。
[0014]可选的,所述处理池内腔的底壁位置固定有挡水板,所述处理池靠近挡水板一侧侧壁的底部位置固定有第一排放管。
[0015]可选的,所述处理池靠近挡水板一侧侧壁上端位置固定有延伸到处理池内腔的悬浮物清理组件。
[0016]可选的,所述悬浮物清理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处理池的外壁上,所述驱动电机外部套设有与处理池外壁相固定的第二安装框,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有延伸到处理池内腔的丝杠本体,所述丝杠本体外部安装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的底壁位置固定有刮板。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电机带动丝杠本体转动从而可以带动丝杠螺母和刮板同步向左侧移动,在刮板的移动过程中可以自动刮离废水上层漂浮的悬浮物,在挡水板的配合下使得悬浮物自动滑落到第一排放管附近,打开第一排放管上的控制阀,使得悬浮物可以经第一排放管排出。
[0018]可选的,所述处理池的内腔底壁位置均匀开设有多组收集槽,所述处理池底壁两侧位置均安装有延伸到收集槽内腔的排泥组件。
[0019]可选的,所述排泥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框,所述第一安装框固定在处理池的底壁位置,所述第一安装框内腔的底壁位置固定有排泥泵,所述排泥泵输出端和输入端均安装有延伸到收集槽内腔并贯穿第一安装框外壁的排泥管。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收集槽的作用下可以自动收集絮凝沉降物,启动排泥泵并且利用排泥管自动吸取絮凝沉降物并将其排出。
[0021]可选的,多组所述支架竖板相互靠近一侧侧壁的上下端均开设有螺孔,多组所述支架横板相互靠近一侧的侧壁均安装有连接板,两组所述连接板上均穿设有与螺孔螺纹匹配的螺栓。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拧螺栓使其与螺孔之间彼此分离,然后上下移动两组支架横板从而可以调节两组支架横板之间的竖向间距,从而可以拆卸更换电极柱。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待处理焦化废水能够进入到处理池的内腔中,利用多组折流板调节废液的流向,启动多组电极柱通电产生的铝离子对乳化焦油和悬浮物实现网捕卷扫,从而能够在全混流状态下实现对焦化废水中的乳化焦油和悬浮物的高效脱除。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申请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申请导流机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申请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申请电极机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00、导流机构;101、挡水板;102、处理池;1021、收集槽;103、第一排放管;104、排泥组件;1041、排泥管;1042、第一安装框;1043、排泥泵;105、第二排放管;106、折流板;107、进水管;108、悬浮物清理组件;1081、丝杠本体;1082、刮板;1083、丝杠螺母;1084、
驱动电机;1085、第二安装框;200、电极机构;201、支架竖板;2011、换水孔;2012、螺孔;202、电极柱;203、螺栓;204、支架横板;205、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实施例一,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2和3,一种焦化废水全混流电絮凝装置,包括,
[0031]导流机构100,其包括处理池102,处理池102的顶部位置设置为开口状,处理池102的内腔底壁位置均匀固定有多组折流板106,多组折流板106彼此交错设置,处理池102一侧侧壁的上端位置固定有进水管107,处理池102靠近进水管107一侧侧壁的下端位置固定有第二排放管105,第二排放管105和进水管107的外部均安装有控制阀,处理池102内腔的底壁位置固定有挡水板101,挡水板101与部分折流板106的端部相固定;
[0032]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和4,电极机构200,其包括支架竖板201,支架竖板201设置有多组,多组支架竖板201均匀固定在处理池102的内腔底壁位置,多组支架竖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化废水全混流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机构(100),其包括处理池(102),所述处理池(102)的内腔底壁位置均匀固定有多组折流板(106);电极机构(200),其包括支架竖板(201),所述支架竖板(201)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支架竖板(201)均匀固定在处理池(102)的内腔底壁位置,多组所述支架竖板(201)的内部上下两端交错开设有换水孔(2011),多组所述支架竖板(201)相互靠近一侧的侧壁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支架横板(204),多组所述支架横板(204)相互靠近一侧的侧壁均开设有安装槽体,多组所述支架横板(204)开设的安装槽体内设置有电极柱(2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化废水全混流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102)一侧侧壁的上端位置固定有进水管(107),所述处理池(102)靠近进水管(107)一侧侧壁的下端位置固定有第二排放管(1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化废水全混流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102)内腔的底壁位置固定有挡水板(101),所述处理池(102)靠近挡水板(101)一侧侧壁的底部位置固定有第一排放管(10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焦化废水全混流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102)靠近挡水板(101)一侧侧壁上端位置固定有延伸到处理池(102)内腔的悬浮物清理组件(10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焦化废水全混流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物清理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景竑刘新民陈博坤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润民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