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直升机弹性减震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600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直升机弹性减震脚架,设置在机身(1)下方,包括两幅立架(2)和两个滑撬(3),每一幅立架(2)包括一段可变形管(6)及连接在可变形管(6)两端的斜管(5),同侧的两段斜管(5)的远可变形管(6)端连接同一个滑撬(3);可变形管(6)为弯弧状,且可变形管(6)的内弧连接在机身(1)上,立架的可变形管和斜管采用不同材料制成,当无人直升机在重着陆时,可变形管能够起到吸能的作用,能够避免机体受伤害。体受伤害。体受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直升机弹性减震脚架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直升机
,具体地说,是一种无人直升机弹性减震脚架。

技术介绍

[0002]无人直升机是一种用于农学、交通运输工程、军事学领域的科学仪器,结合图1、图2所示,现有无人直升机的脚架设置在机身1上,包括两个滑撬3、两幅立架2,立架2由两段斜管5和位于中间段的横管(横梁)4构成,现有无人直升机的立架2采用同种材料,存在弹性不好的情况,当无人直升机重着落时候,由于立架2变形,导致无法复原,从而造成报废或机体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无人直升机弹性减震脚架,立架的可变形管和斜管采用不同材料制成,当无人直升机在重着陆时,可变形管能够起到吸能的作用,能够避免机体受伤害。
[0004]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无人直升机弹性减震脚架,设置在机身下方,包括两幅立架和两个滑撬,每一幅立架包括一段可变形管及连接在可变形管两端的斜管,同侧的两段斜管的远可变形管端连接同一个滑撬;可变形管为弯弧状,且可变形管的内弧连接在机身上,可变形管在无人直升机落地情况下将进一步向下凹变,而当无人直升机挺稳后可变形管将恢复为初始状态。
[0005]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无人直升机弹性减震脚架,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可变形管采用弹簧钢,所述斜管采用65锰。
[000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07]本技术立架的可变形管和斜管采用不同材料制成,当无人直升机在重着陆时,可变形管能够起到吸能的作用,能够避免机体受伤害。
[0008]本技术可变形管的弹性作用,其在无人直升机着陆时,进行弹性变形,当着陆后能够复原,从而在避免机体损伤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脚架的使用寿命。
[0009]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现有技术的无人直升机脚架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现有技术的无人直升机脚架结构半剖示意图。
[0012]图3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的半剖视图。
[0014]其中,1

机身、2

立架、3

滑撬、4

横管、5

斜管、6

可变形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6]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布设”、“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具体通过什么手段不限于螺接、过盈配合、铆接、螺纹辅助连接等各种常规机械连接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1]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申请中,某些需要应用到本领域的公知技术或常规技术手段时,申请人可能存在没有在文中具体的阐述该公知技术或/和常规技术手段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手段,但不能以文中没有具体公布该技术手段,而认为本申请技术方案不清楚。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3~图4所示,一种无人直升机弹性减震脚架,设置在机身1下方,包括两幅立架2和两个滑撬3,每一幅立架2包括一段可变形管6及连接在可变形管6两端的斜管5,同侧的两段斜管5的远可变形管6端连接同一个滑撬3;可变形管6为弯弧状,且可变形管6的内弧连接在机身1上,可变形管6在无人直升机落地情况下将进一步向下凹变,而当无人直升机挺稳后可变形管6将恢复为初始状态。
[0024]作为优选的设置方案,该无人直升机弹性减震脚架在现有脚架的基础上进行改
进,将原来的立架2由同种材料制成的横管4和斜管5改进我两种不同的材料制成,其中斜管5结构不变,横管4采用可变形管6,使得无人直升机在降落瞬间可变形管6能够进一步的向下凹陷变形,从而有效的起到减震的作用。
[0025]实施例2:
[0026]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与前述技术方案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如图3~图4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无人直升机弹性减震脚架,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可变形管6采用弹簧钢,所述斜管5采用65锰。
[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直升机弹性减震脚架,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机身(1)下方,包括两幅立架(2)和两个滑撬(3),每一幅立架(2)包括一段可变形管(6)及连接在可变形管(6)两端的斜管(5),同侧的两段斜管(5)的远可变形管(6)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张明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正东动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