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相储能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6004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单相储能电路,包括整流模块、储能电池接口、输出电压控制模块、控制驱动模块和控制信号发生模块,所述输出电压控制模块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和第一储能电感,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交流输入电源,正和负输出端分别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和第二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第二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储能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储能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储能电池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控制驱动模块的两个相对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信号发生模块与所述控制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方便对不同电压型号的蓄电池进行充电储能。电储能。电储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相储能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储能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单相储能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许多时候都会用到蓄电池进行储能,单相储能电路可用于将单相的220V交流市电进行转化,以对蓄电池进行储能,传统的储能电路大多采用变压器和整流模块,以对交流市电进行变压、整流,转换为符合电池充电电压的电源,但由于变压器的匝数固定,因此,传统的储能电路的输出电压固定,仅能满足相应电压的蓄电池使用,但用户具有多个不同电压型号的蓄电池,需要储能时,单一的传统储能电路无法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可方便对不同电压型号的蓄电池进行充电储能的单相储能电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单相储能电路,包括:整流模块、储能电池接口、输出电压控制模块、控制驱动模块和控制信号发生模块,所述输出电压控制模块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和第一储能电感,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交流输入电源,正和负输出端分别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和第二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第二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储能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储能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储能电池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储能电池接口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控制驱动模块的两个相对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信号发生模块与所述控制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控制信号发生模块包括人机交互模块和主控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用于用户输入电池的储能电压信息,所述主控模块的接收端与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控制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单相储能电路还包括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和储能电压检测电路,所述输入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储能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电压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整流模块包括4个二极管,其中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单相储能电路还包括第一滤波电路,所述第一滤波电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正输出端连接,以对经整流后输出的电源进行滤波。
[0009]进一步的,所述单相储能电路还包括交流电源输入模块,所述交流电源输入模块包括电源接口、保护电路和EMI电路,所述电源接口用于接入外部市电,所述保护电路的输
入端与所述电源接口连接,输出端与所述EMI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EMI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保险管和第一压敏电阻,所述第一保险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接口的正输入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EMI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压敏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保险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接口的负输入端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EMI电路包括2个共模电感和3个电容,其中,第一共模电感的两个输入端经所述保护电路与所述电源接口的正、负输入端连接,第二共模电感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共模电感的两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共模电感的两个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模块连接,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串联后连接在所述第一共模电感的两个输出端之间,第三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二共模电感的两个输入端之间。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在使用时,整流模块用于将交流输入电源转化为直流电源,以便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储能电池接口用于连接待储能的蓄电池,充电时,控制信号发生模块根据待储能的蓄电池电压型号,对控制驱动模块发出PWM控制信号,控制驱动模块根据接收PWM控制信号对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的栅极发出相反的驱动信号,使得当第一MOS管导通时,第二MOS管闭合,此时整流模块的正输出端通过第一MOS管连接第一储能电感,第一储能电感处于储能状态,当第二MOS管导通时,第一MOS管闭合,此时,第一储能电感经第二MOS管接地,即整流模块的负输出端,第一储能电感放电,第一储能电感的电压即为对蓄电池的充电电压,改变第一和第二MOS管的导通时长,就可改变第一储能电感的储能时间,进而改变对蓄电池的储能电压的大小,当待储能的蓄电池的电压型号改变时,控制信号发生模块根据电压型号改变发出的PWM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接着控制驱动模块改变上述2个MOS管的导通时长,进而使蓄电池的储能电压改变,以满足不同电压型号的蓄电池的充电储能需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原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输出电压控制模块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控制驱动模块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整体原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交流电源输入模块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
整流模块;2

输出电压控制模块;3

储能电池接口;4

控制驱动模块;5

控制信号发生模块;51

主控模块;52

人机交互模块;6

第一滤波电路;7

输入电压检测电路;8

储能电压检测电路;91

保护电路;92

EMI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个实施例”和“一个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实施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24]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单相储能电路,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相储能电路,包括整流模块(1)和储能电池接口(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电压控制模块(2)、控制驱动模块(4)和控制信号发生模块(5),所述输出电压控制模块(2)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和第一储能电感,所述整流模块(1)的输入端连接交流输入电源,正和负输出端分别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和第二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第二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储能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储能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储能电池接口(3)的正极连接,所述储能电池接口(3)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控制驱动模块(4)的两个相对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信号发生模块与所述控制驱动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以根据电池充电电压对所述控制驱动模块(4)发出相应的PWM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储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发生模块(5)包括人机交互模块(52)和主控模块(51),所述人机交互模块(52)用于用户输入电池的储能电压信息,所述主控模块(51)的接收端与所述人机交互模块(52)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控制驱动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相储能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电压检测电路(7)和储能电压检测电路(8),所述输入电压检测电路(7)的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模块(1)的输入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51)连接,所述储能电压检测电路(8)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电压控制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5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储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模块(1)包括4个二极管,其中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交流输入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祖威王传平熊丽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新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