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国华专利>正文

一种线缆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5909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检测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承载圆盘和固定设置在承载圆盘顶面并呈“凵”字型状的承载架,承载圆盘上设置有调整机构,调整机构上设置有限位机构;调整机构包括引导圆盘、支撑杆、支撑半圆环、传动轴、驱动电机以及皮带,引导圆盘活动设置在承载圆盘内部且其曲面外壁与承载圆盘曲面内壁抵接,支撑杆一端与引导圆盘顶面中心处连接,支撑半圆环固定设置在支撑杆活动延伸至承载圆盘外部的另一端;限位机构包括承载柱、隔板、导杆、定位圆盘、支撑弹簧、定位柱、推拉杆以及中空绕线筒,承载柱放置在支撑半圆环凹面处,隔板固定设置在承载柱中端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拆装灵活简便的同时提高了线缆的检测效率。装灵活简便的同时提高了线缆的检测效率。装灵活简便的同时提高了线缆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线缆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线缆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输送电力用的线缆是电力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之一。
[0003]现有技术下线缆为了保证产品安全需要进行检测,其中,对线缆上的绝缘外皮检测较为常见,以此避免其开裂、破损造成的安全隐患,绝缘外皮检测时只是利用夹具将线缆固定到检测平台的单一平面上,人员可观察绝缘外皮的角度和长度都受到限制,检测效率低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线缆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检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线缆为了保证产品安全需要进行检测,其中,对线缆上的绝缘外皮检测较为常见,以此避免其开裂、破损造成的安全隐患,绝缘外皮检测时只是利用夹具将线缆固定到检测平台的单一平面上,人员可观察绝缘外皮的角度和长度都受到限制,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线缆检测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承载圆盘和固定设置在承载圆盘顶面并呈“凵”字型状的承载架,所述承载圆盘上设置有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上设置有限位机构;
[0006]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引导圆盘、支撑杆、支撑半圆环、传动轴、驱动电机以及皮带,所述引导圆盘活动设置在承载圆盘内部且其曲面外壁与承载圆盘曲面内壁抵接,所述支撑杆一端与引导圆盘顶面中心处连接,所述支撑半圆环固定设置在支撑杆活动延伸至承载圆盘外部的另一端,所述传动轴活动设置在承载圆盘底面中心处,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承载圆盘底面,且传动轴活动延伸至承载圆盘下方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皮带套设在支撑杆外周面和传动轴外周面上并位于引导圆盘上方,引导圆盘可以在承载圆盘内部滚动,传动轴可以在承载圆盘上转动;
[0007]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承载柱、隔板、导杆、定位圆盘、支撑弹簧、定位柱、推拉杆以及中空绕线筒,所述承载柱放置在支撑半圆环凹面处,所述隔板固定设置在承载柱中端内壁上,所述导杆嵌设在隔板上,所述定位圆盘位于承载柱内部并与导杆活动连接,所述定位圆盘外周面上开设有收纳孔,所述承载柱一端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支撑半圆环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支撑弹簧一端与收纳孔一侧孔壁连接,所述定位柱一端与支撑弹簧另一端连接,所述定位柱另一端贯穿第一定位孔并延伸至第二定位孔内,所述推拉杆固定设置在定位圆盘远离隔板的一端,所述中空绕线筒活动设置在承载柱中端外周面上,定位圆盘可以在导杆上滑动平移,定位柱可以平移进出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中空绕线筒可以在承载柱上转动。
[0008]优选地,所述引导圆盘共设有两个并在承载圆盘横向中心水平面上呈对称排布。
[0009]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以及支撑半圆环均与引导圆盘呈一一对应设置。
[0010]优选地,所述定位圆盘共设有两个并在导杆横向中心水平面上呈对称排布。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支撑弹簧、定位柱以及推拉杆均与定位圆盘呈一一对应设置。
[0012]优选地,所述承载架顶面中心处嵌设有出线筒。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线缆检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承载圆盘和承载架作为承载主体并装配调整机构和限位机构,需要检测的线缆可以缠绕到中空绕线筒上,将中空绕线筒放置到承载柱上后,通过按压定位柱,支撑弹簧形变压缩配合定位柱收放到定位圆盘上的收纳孔后,失去阻碍的承载柱可以放置到支撑半圆环上,通过推拉杆可以帮助定位圆盘在导杆上滑动平移来调整位置,当中空绕线筒一端外周面的第一定位孔与支撑半圆环外周面上的第二定位孔位置重合后,失去压力的支撑弹簧形变恢复可以将定位柱依次顶推进入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内,承载柱随之限位固定到支撑半圆环上,缠绕到中空绕线筒上的线缆可以从出线筒定位导出并被外界的其他绕线筒进行缠绕接收,中空绕线筒可以在承载柱上转动配合线缆的转移,在线缆转移人员进行观察时,通过驱动电机运作控制传动轴转动后,套设在传动轴上的皮带可以带动两个支撑杆转动,支撑杆上的引导圆盘随之可以在承载圆盘曲面内壁上滚动,设置在支撑杆上的支撑半圆环随之可以带动承载柱和中空绕线筒整体转动来帮助转移的线缆调整展示角度,完成线缆转移后,再次按压定位柱并利用推拉杆将定位圆盘推移远离第二定位孔后,承载柱和中空绕线筒即可拆离支撑半圆环,设备整体操作拆装灵活简便的同时提高了线缆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线缆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线缆检测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2中A

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2中B

B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一种线缆检测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2]1、承载圆盘;2、承载架;3、引导圆盘;4、支撑杆;5、支撑半圆环; 6、传动轴;7、驱动电机;8、皮带;9、承载柱;10、隔板;11、导杆;12、定位圆盘;13、支撑弹簧;14、定位柱;15、推拉杆;16、中空绕线筒;17、出线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参阅图1—5,本技术为一种线缆检测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承载圆盘1和固定设置在承载圆盘1顶面并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的承载圆盘(1)和固定设置在承载圆盘(1)顶面并呈“凵”字型状的承载架(2),所述承载圆盘(1)上设置有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上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引导圆盘(3)、支撑杆(4)、支撑半圆环(5)、传动轴(6)、驱动电机(7)以及皮带(8),所述引导圆盘(3)活动设置在承载圆盘(1)内部且其曲面外壁与承载圆盘(1)曲面内壁抵接,所述支撑杆(4)一端与引导圆盘(3)顶面中心处连接,所述支撑半圆环(5)固定设置在支撑杆(4)活动延伸至承载圆盘(1)外部的另一端,所述传动轴(6)活动设置在承载圆盘(1)底面中心处,所述驱动电机(7)固定设置在承载圆盘(1)底面,且传动轴(6)活动延伸至承载圆盘(1)下方的一端与驱动电机(7)输出端连接,所述皮带(8)套设在支撑杆(4)外周面和传动轴(6)外周面上并位于引导圆盘(3)上方;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承载柱(9)、隔板(10)、导杆(11)、定位圆盘(12)、支撑弹簧(13)、定位柱(14)、推拉杆(15)以及中空绕线筒(16),所述承载柱(9)放置在支撑半圆环(5)凹面处,所述隔板(10)固定设置在承载柱(9)中端内壁上,所述导杆(11)嵌设在隔板(10)上,所述定位圆盘(12)位于承载柱(9)内部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华宋红燕马云超
申请(专利权)人:刘国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