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木结构原位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5710 阅读:3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原位修复方法,该法是在不落架的情况下有效地对虫蛀木构件进行除虫防腐修复处理。所述木结构原位修复步骤为:先在木构件表面找出较大虫蛀孔洞或蛀空端口,作为灌注口,将洞内木屑杂物弄干净往洞内灌清水冲洗,查找木构件表面有否渗漏水点,用环氧树脂对所发现的虫蛀孔洞进行修补,将清水排走后,通过灌注口对蛀空的木构件内部灌注水溶性杀虫剂溶液,灌满后,封堵灌注口对木构件内部进行浸渍,同时在木构件外表面采用刷涂法或喷雾法进行除虫防腐处理,木结构原位除虫防腐完成后,排走水溶性杀虫剂溶液,对木构件内部腐朽蛀空处用高分子材料进行灌浆加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古建筑木结构修复
,特别涉及一种古建筑木结构 原位^^复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有着独特的结构体系,是我国重要的古建筑文化遗 产,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历史意见和科学价值。开^结构古建筑加固 的研究对保护这些珍贵文物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社会价值。我国古建筑文物#>多,维修和保护工作者繁重。本结构防腐防虫可以 歙使保留的老构件"延年益寿",木构件经防腐防虫处理后经久耐用,木 材的除虫防腐技术在古建筑维修和木质文物的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文物古建筑的维修保护过程,若木结构大木构件内部腐朽蛀空,但 表层却完好时,可采用高分子材料进行灌浆加固。在灌浆加固前,必须对虫蛀的木结构构件进行除虫防腐处理,目前的做法维修时若是进行落架的,可采用浸渍法和加压注入法对大木构件进 行除虫防腐处理,这种处理方法,可取得良好的防腐防虫效果。梁架是古建筑中的主要结构部分,古建筑梁架落架维修是木构建筑保 护维修工程中的大型项目,它是指当一座古建筑的病虫害比较严重或有特殊的原因非要把它拆卸重装不可,否则就不能#"复这样一种情况下所采取的措施,在日本称之为"解体"。通俗来说就是拆了重装,该修补的修补、 该换的换、该加固补强的予以加固补强。古建筑的落架维修,是科学技术性很强的工程,具有影响面广、技术要求高、工期长、造价高等特点;更为主要的是古建筑的落架维修,容易 损害构件和附属于文物,造成文物建筑原物价值的损失。按古建筑的修缮 原则,除非迫不得已, 一般不提倡落架维修。古建筑维修在不落架的情况下,目前对内部腐朽蛀空的大木构件进行 除虫防腐处理的方法,只能采用外部涂刷法或喷雾法进4亍表面的防虫防腐 处理。由于只能对大木构件表面防虫防腐处理,对其内部的除虫防腐效果 就很差,为木构件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工期短的古建筑木 结构原位修复方法,它能够在木构件不落架的情况下有效地对虫蛀木构件 进行修复处理。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原位修复 方法,所述木结构原位修复步骤为(1)首先在古建筑木结构木构件表面找出较大虫蛀孔洞的位置,将 该虫蛀孔洞内的腐朽部分剔除干净,被剔除部分啦文成方形或圆形的几何形 状,作为灌注口,若木构件端部已腐朽蛀空,'则该蛀空端口为灌注口; (2) 通过所述灌注口对^皮蛀空的木构件内部进行灌注清水冲洗干净,并寻找该木构件表面的渗漏水点,进而发现该木构件表面的其它虫蛀孔洞,用环氧树脂对这些虫蛀孔洞进行修补;(3)将清水排走后,通过所述灌注口对被 蛀空的木构件内部灌注水溶性杀虫剂溶液,灌满后,封堵该灌注口并对木 构件内部进行浸渍,浸渍时间为12—36小时,同时在该木构件外表面采 用刷涂法或喷雾法进行防虫防腐处理;(4)对木结构木构件原位除虫防腐 完成后,排走被蛀空的木构件内部水溶性杀虫剂溶液,该木构件内部腐朽 蛀空部位用高分子材料进行灌浆加固。所述古建筑木结构木构件主要是梁或柱或瓜柱等大木构件。.所述灌浆加固的高分子材料为不饱和聚酯树脂或环氧树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显著效果(1)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原位修复的方法,本法是考虑到古 建筑大木构件维^^时在不落架的情况下,用传统的除虫防腐方法难以取得 良好效果等客观事实而创立的,所以本方法对大木构件除虫防腐操作的整 个过程都在古建筑大木构架原位上进行,大木构件无需落架,不会损伤大 木构架,在木构架原位上对木构件内部进行浸渍,同时对木构件外表面采 用刷涂法或喷雾法进行除虫防腐处理,从而取得良好的防腐防虫效果。此 法适合古建筑木结构各类构件,包括梁、柱、瓜柱等内部腐朽蛀空但表层 仍完好时,需要对木构件进行原位除虫防腐时应用。(2) 本古建筑木结构原位修复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工期短, 除虫防腐效果显著,有利于文物古建筑的保护。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座古建筑木结构的正面视图,图中序号 为1的是虫蛀严重的大木构件。图2是图1中大木构件1的部分放大图,该大木构件1的一端部已被 虫蛀成空心,形成空心端口 1-1,大木构件1表面有开裂1-2和虫蛀孔口 1-3。图3是对图2所示大木构件1灌注清水查找其表面渗漏点的操作示意图。图4是对图3所示大木构件1被查出的渗漏点进行修补后的外形图。 图5是对图4所示大木构件1用环氧^"、浆填实其空心端口 1-1后的外 形图。图6是对图1所示大木构件1进行原位修复后整座古建筑木结构的正面视图,图中序号为r的是已原位除虫防腐完成后的大木构件r。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参见图l一图6所示, 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原位修复的方法步骤如下 在文物古建筑的维修保护过程中,若木结构大木构件,例如梁、柱、瓜柱 等,其内部腐朽蛀空,但表层完好时,在不落架的情况下,首先在古建筑 木 构的大木构件1表面找出较大虫柱孔洞的位置被虫蛀空的木构件端 口 1-1、外表开裂处l-2、虫蛀孔口 1-3,本例中,由于大木构件l端部已腐朽蛀空,则选择该蛀空端口 1-1为灌注口,并把虫蛀孔洞内的腐朽部分剔除干净;用水管2从灌注口 1-1对被虫蛀空的大木构件1内部进行灌注 清水沖洗干净,同时观察该大木构件l表面是否还有其他渗漏点,如果有 其他渗漏点,则用环氧树脂修补;将清水排走后,从灌注口l-l对被蛀空 的大木构件1蛀空的内部灌注水溶性杀虫剂溶液,灌满后,封堵该灌注口 l-l并对大木构件l内部进行浸渍,浸渍时间在24—72小时,具体时间视 该大木构件的树种、虫蛀腐朽程度、选择何种杀虫剂而定;与此同时,可 以在该大木构件1的外表面采用常规的刷涂法或喷雾法进行防虫防腐处 理;在对木结构大木构件1原位除虫防腐完成后,排走大木构件1内部的 水溶性杀虫剂溶液,将大木构件l内部腐朽蛀空部位用环氧树脂砂浆进行 灌浆加固,成为原位^"复后的大木构件1,。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木结构原位修复步骤为(1)首先在古建筑木结构木构件表面找出较大虫蛀孔洞的位置,将该虫蛀孔洞内的腐朽部分剔除干净,被剔除部分做成方形或圆形的几何形状,作为灌注口,若木构件端部已腐朽蛀空,则该蛀空端口为灌注口;(2)通过所述灌注口对被蛀空的木构件内部进行灌清水冲洗干净,并寻找该木构件表面的渗漏水点,进而发现该木构件表面的其它虫蛀孔洞,用环氧树脂对这些虫蛀孔洞进行修补;(3)将清水排走后,通过所述灌注口对被蛀空的木构件内部灌注水溶性杀虫剂溶液,灌满后,封堵该灌注口并对木构件内部进行浸渍,浸渍时间为24-72小时,同时在该木构件外表面采用刷涂法或喷雾法进行防虫防腐处理;(4)对木结构木构件原位除虫防腐完成后,排走被蛀空的木构件内部水溶性杀虫剂溶液,该木构件内部腐朽蛀空部位用高分子材料进行灌浆加固。2、 才艮据;K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木结构原位^"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古建筑木结构木构件为下列大木构件梁或柱或瓜柱。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 所述灌浆加固的高分子材料为不饱和聚酯树脂或环氧树脂。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该法是在不落架的情况下有效地对虫蛀木构件进行除虫防腐修复处理。所述木结构原位修复步骤为先在木构件表面找出较大虫蛀孔洞或蛀空端口,作为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结构原位修复步骤为: (1)首先在古建筑木结构木构件表面找出较大虫蛀孔洞的位置,将该虫蛀孔洞内的腐朽部分剔除干净,被剔除部分做成方形或圆形的几何形状,作为灌注口,若木构件端部已腐朽蛀空,则该蛀空端口为灌注口;(2)通过所述灌注口对被蛀空的木构件内部进行灌清水冲洗干净,并寻找该木构件表面的渗漏水点,进而发现该木构件表面的其它虫蛀孔洞,用环氧树脂对这些虫蛀孔洞进行修补;(3)将清水排走后,通过所述灌注口对被蛀空的木构件内部灌注水溶性杀虫剂溶液,灌满后,封堵该灌注口并对木构件内部进行浸渍,浸渍时间为24-72小时,同时在该木构件外表面采用刷涂法或喷雾法进行防虫防腐处理;(4)对木结构木构件原位除虫防腐完成后,排走被蛀空的木构件内部水溶性杀虫剂溶液,该木构件内部腐朽蛀空部位用高分子材料进行灌浆加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铮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工程承包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