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人型玩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5682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仿人型玩具,包括相互连接的头部、身躯及四肢,其特点是所述头部和/或身躯和/或四肢上设有可开启部位,所述开启部位的内部设有可供玩耍的小型玩具或供其他小玩具安置的连接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所述开启部位可大大增加该仿人型玩具的内部功能,充分利用仿人型玩具的内部结构,使得该仿人型玩具具有更多的新玩点,从而增加了该仿人型玩具的玩法,增强了该仿人型玩具的趣味性,满足了小孩子的好奇心和好玩心,可广泛应用于玩具行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玩具,具体是一种仿人型玩具
技术介绍
现今的玩具,以仿人型玩具最吸引小孩子们的爱好,其中男孩子比较 喜欢机器人玩具,而女孩子则比较喜欢洋娃娃玩具,但现在的仿人型玩具, 无论是机器人玩具还是洋娃娃玩具,都是依照现有的比较吸引小孩子眼光 的各种动漫或游戏里的人物形象来设计的,以其外观的形象模拟来吸引小 孩子们的喜好,再在此基础上加上一些简单的动作,比如手脚可以摆动、比如头部可以转动、比如眼睛的眼睑可以开合等等;又有些则再在仿人型 玩具的内部设置可发光或发声的装置,通过外部的开关实现光或声的启动, 但这些仿人型玩具无论如何设计,都是从其外部的设计来赢得小孩子的玩 耍乐趣,从而导致了该类仿人型玩具的玩法基本都一致,而且玩法单调, 故久而久之该仿人型玩具就会失去其趣味性,小孩子玩久了就会对其失去 兴趣,而且这样设计较为单一,没能充分利用仿人型玩具的内部结构,从 而导致其玩耍的性能降低,无法满足小孩子的好奇心和好玩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4是供一种设计巧妙、 玩耍性能强、玩法新颖繁多、又能满足小孩子的好奇心和好玩心的仿人型 玩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仿人型玩具,包括相互连接的头部、身躯及四肢,其特点是所述头部和/或身躯 和/或四月支上设有可开启部位,所述开启部位的内部^殳有可供玩耍的小型玩 具或供其他小玩具安置的连接座。其中,上述小型玩具为公仔或仿工具类玩具,所述/>仔可以是人型公仔、也可以是动物型公仔等;所述仿工具类玩具可以是仿机抢装置、也可以是仿炮弹装置、还可以是仿军事基地设备等。为充分利用该仿人型玩具的内部结构,使该仿人型玩具有尽量多可玩 点,上述头部开设有若干个开启部位,其中包括头颅、眼睛及耳朵等位置均设为可开启部位;上述四肢的手背和脚背上均设有开启部位;上述身躯 的前后方也同样设有开启部位。为进一步增强该仿人型玩具的趣味性,上述头部与身躯或四肢与身躯 均为可相对转动的连接,通过这样连接可使头部和四肢均可相对身躯转动, 所述连接可以是通过球部与窝部相连接、也可以是通过套柱与套孔相连接、 还可以是其他的相对转动的连接。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在仿人型玩具的头部和/或身躯和/或四肢上设有可 开启部位,且所述开启部位的内部设有可供玩耍的小型王元具或供其他小玩 具安置的连接座的结构,通过所述开启部位可大大增加该仿人型玩具的内 部功能,而且充分利用仿人型玩具的内部结构,在仿人型玩具的内部设置 供玩耍的小玩具,使得该仿人型玩具具有更多的新玩点,从而增加了该仿 人型玩具的玩法,增强了该仿人型玩具的趣味性,满足了小孩子的好奇心使该仿人型玩具不仅内部可玩耍,本身的外部结构也可以变形玩耍,故进一步提高了该仿人型玩具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进一步提高了小孩子的玩耍 兴趣。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仿人型玩具,其设计巧妙、独特,玩法新 颖、多样,趣味性强,极大地满足了小孩子玩乐的需要,可广泛应用于玩 具行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所有开启部位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头颅中的机抢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头颅中的机舱底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头部眼睛部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身躯部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 一种仿人型玩具,包括相互连4妄的头部11、身躯12及四肢13,为了弥补仿人型玩具的玩法单调、容易使小孩子对其失去兴趣等的不足,该专利技术在头部11和/或身躯l2和/或四肢l3上设有可开启部位2,再在开启部位2的内部设有可供玩耍的小型玩具或供其他小玩具安置的连接座3,通过该开启部位2可大大增加该仿人型玩具的内部功能,充分利用仿人型玩具的内部结构,使得该仿人型玩具具有更多的新玩点,从而增加了该仿人型玩具的玩法,增强了该仿人型玩具的趣味性,满足了小孩子的好奇心和好玩心。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头部11开设有六个开启部位2,包括有整个头颅14的开启部位2、头颅14正前方的开启部位2、两个眼睛7的开启部位 2、两个耳朵8的开启部位2,其中头颅14的开启部位2内部的小型玩具设 为机舱装置4,该机舱装置4内设有人型公仔5,底部设有升降装置6,通 过所述升降装置6可使人型公仔5在机舱装置4内部升降。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机艙装置4包括机舱底座41、升降座42、机 舱43、机舱外壳44,其中,机舱底座41安装在机舱43下端,升降座42 装在机舱43内,而机抢外壳44则是将机艙底座41与机抢43固定在一起, 并通过机抢外壳44固定在人型外壳的头部11中,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 的升降装置6则安装在机抢底座41中,该升降装置6包括有推板61和翘 板62,该推板61的外端面中间设有圆柱形按钮611,内端面中间偏一侧的 位置设有三角型楔块612,该三角型楔块612为直角三角型楔块,其中一端 直角边所在的面与推板61 —体设置,在推板61内端面的靠下方两端均设 有凸柱613,而该才几抢底座41包括有腔体411和盖体412,该腔体411为 圓形的容腔,其容腔口处向外还设有水平外凸的凸边418,对称的腔体411 壁上从腔口往下设有U形缺口 417,该推板61可横向推动地安装于机艙底 座41的腔体411中,腔体411中共"&有两个推^反61,且两推一反61外端面 的按钮611刚好是安装在腔体411的U形缺口 417中,另外在相对的两推 板61的凸柱613之间设有与凸柱613相套接的弹簧63,故当用手按压两推 板61的按钮611时,两推板61向内移动,而当+>开手时,推板61在弹簧 63的弹力作用下实现复位;该实施例的翘板62为7字型翘板62,其中水 平放置的一端设计成长条形平板,这一端是与升降座42的底部接触的;而 竖直放置的一端设计成三角型条柱,这一端是与推板61接触的,其接触的位置是推板61上的三角型楔块612的斜面与翘板62三角型条柱的斜面相 接触,在翘板62的转角处两侧对应设有向外凸出的轴柱621,而才几抢底座 41的盖体412下端面对应位置则设有带轴孔的轴座416,安装时翘板62的 轴柱621装置于轴座416的轴孔中而使得翘板62可以绕着该轴柱621转动, 在盖体412上还开设有两个供翘板62的水平端伸出的穿孔415,该穿孔415 的形状与翘板62水平端的形状一致,当按压推板61上的按钮611使推板 61向内移动时,推板61的三角型楔块612与翘板62的三角型条柱相挤压, 但由于翘板62的位置被固定而无法水平移动,故翘板62与推板61接触的 斜面所在的端在挤压下会向上翘起,从而带动翘板62的水平端向上翘起, 在盖体412的中间-没有一个圆形孔413,盖体412盖置在腔体411的上方, 且盖体412的外径与腔体411 口的凸边418的外径相同,在盖体412和腔 体411的边缘设有卡口 414;机舱底座41在推板61与翘板62之间还设有 一个圆形的可放置到腔体411内的定位板419 ,该定位板419上设有两个供 翘板62的三角型条柱穿过的通孔,此外定位板419上还设有两个螺母座, 而腔体411底部设有两个螺孔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人型玩具,包括相互连接的头部(11)、身躯(12)及四肢(13),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1)和/或身躯(12)和/或四肢(13)上设有可开启部位(2),所述开启部位(2)的内部设有可供玩耍的小型玩具或供其他小玩具安置的连接座(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东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奥迪动漫玩具有限公司广州奥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