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塑胶板、电池顶盖和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5635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下塑胶板、电池顶盖和电池。其中,所述的下塑胶板包括塑胶板体、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塑胶板体上设有注液通道;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塑胶板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能够抵接在所述卷芯靠近边缘的区域上以便使所述塑胶板体与所述卷芯之间具有间隔以便形成液腔,所述注液通道与所述液腔连通,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与液腔连通的入液通道,入液通道的排液口至少一部分能够与卷芯在所述塑胶板体的厚度方向错位设置以便在注液通道、所述液腔与所述入液通道形成电解液的浸润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塑胶板具有提升卷芯浸润的均匀性、电池的循环性能及加工效率的优点。工效率的优点。工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塑胶板、电池顶盖和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下塑胶板及具有该下塑胶板的电池顶盖和电池。

技术介绍

[0002]动力电池一般包括顶盖、卷芯、外筒壳和下塑胶等结构,卷芯设置在外筒壳内,卷芯顶端伸出有极片与顶盖上固定的极柱连接,下塑胶板安装在顶盖和卷芯顶端之间,并通过下塑胶将顶盖和卷芯绝缘隔开。
[0003]相关技术中,电解液的注液通道设置在卷芯的靠近中部的区域,在注液或补液时,由于顶盖和卷芯的间隙较小,下塑胶板的限位结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压住隔膜,导致电解液无法经过下塑胶板与卷芯之间的间隙直接流入到卷芯的两侧,造成注液速度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下塑胶板。该下塑胶板具有提升卷芯浸润的均匀性和电池的循环性能的优点。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池顶盖。
[0006]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池。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塑胶板包括塑胶板体、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
[0008]所述塑胶板体沿其厚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用于与所述顶盖板相接,所述塑胶板体上设有注液通道,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塑胶板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能够抵接在所述卷芯靠近边缘的区域上以便使所述塑胶板体与所述卷芯之间具有间隔以便形成液腔,所述注液通道与所述液腔连通,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与所述液腔连通的入液通道,所述入液通道的排液口至少一部分能够与所述卷芯在所述塑胶板体的厚度方向错位设置以便在所述注液通道、所述液腔与所述入液通道形成电解液的浸润通道。
[000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塑胶板,通过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与液腔连通的入液通道,入液通道的排液口至少一部分能够与卷芯在塑胶板体的厚度方向错位设置以便在注液通道,且塑胶板体上的注液通道、液腔与入液通道形成电解液的浸润通道,可以通过形成的浸润通道将电解液从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压住的隔膜部位直接将电解液流入卷芯与外筒壳之间,进而避免卷芯的边缘处因为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对卷芯隔膜的压持阻挡电解液的流入,因而提升了电解液的注液速度和卷芯浸润的均匀性,进而有利于提升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加工效率的优点。
[0010]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塑胶板具有提升卷芯浸润的均匀性、电池的循环性能及加工效率的优点。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塑胶板体相连的一侧的侧壁上设有所述入液通道的入液口,所述入液通道的入液口与所述液腔连通。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在第一侧具有开口的容纳液槽,所述容纳液槽沿所述塑胶板体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入液通道的排液口设置在所述容纳液槽的底壁上,所述入液通道的入液口设置在所述容纳液槽的侧壁上。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均包括连接壁和支撑底壁,所述支撑底壁能够抵接在所述卷芯靠近边缘的区域上,所述连接壁与所述支撑底壁围合成所述容纳液槽,所述连接壁的一侧与所述塑胶板体连接,所述入液通道的排液口开设在所述支撑底壁上,所述入液通道的入液口设置在所述连接壁与所述塑胶板体连接的一侧上。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卷芯具有多个,多个所述卷芯层叠设置,且相邻所述卷芯之间具有沿所述塑胶板体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入液间隙,所述入液通道的排液口具有多个,多个所述排液口沿所述塑胶板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开地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壁上,其中与所述入液间隙在所述塑胶板体的厚度方向对应设置所述排液口的水力直径大于其他的所述排液口的水力直径。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下塑胶板还包括加强筋部,所述加强筋部连接在所述容纳液槽的支撑底壁和所述容纳液槽的侧壁之间。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液通道的入液口设置在所述连接壁靠近所述支撑底壁的区域。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塑胶板体的所述第一侧具有限位凸和限位槽中的一者,所述塑胶板体的有限位凸和限位槽中的一者能够与所述顶盖板上的所述限位凸和所述限位槽中的另一者配合。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下塑胶板还包括限位沿边,所述限位沿边沿所述塑胶板体的第二侧的边缘朝向靠近所述卷芯的一侧延伸。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塑胶板体包括沿所述下塑胶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塑胶分板和第二塑胶分板,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塑胶分板和所述第二塑胶分板上,所述第一塑胶分板和所述第二塑胶分板间隔开地设置。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下塑胶板还包括胶板沉台部和第三支撑部,所述胶板沉台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塑胶分板所述第二侧上,所述第三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塑胶分板的所述第二侧上,所述第三支撑部能够抵接在所述卷芯上,且所述第三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沿所述塑胶板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地与所述第二塑胶分板连接,所述第一塑胶分板的侧壁和所述第二塑胶分板的侧壁抵接。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板沉台部上设有朝向所述第一侧具有开口的沉台槽,所述注液通道的排液口设置在所述沉台槽的侧壁和/或底壁上以便在所述胶板沉台部上形成所述注液通道。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板沉台部与所述第一塑胶分板一体成型。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塑胶分板一体成型。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二塑胶分板一体成型。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撑部与所述第二塑胶分板一体成型。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顶盖可以包括顶盖板和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下塑胶板,所述下塑胶板附接在所述顶盖板上,所述顶盖板上设有与所述注液通道对应的顶盖注液口,所述顶盖注液口与所述注液通道连通。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顶盖还包括密封钉,所述密封钉包括相连的头部和主体部,所述顶盖板与所述注液通道相对的区域设有盖板沉槽,所述注液口开设所述盖板沉槽的底壁上,所述主体部穿设在所述注液通道和所述注液口内,所述头部能够抵接在所述盖板沉槽的底壁上,所述顶盖的塑胶结构还包括胶板沉台部,所述胶板沉台部上设有朝向所述第一侧具有开口的沉台槽,所述注液通道的排液口设置在所述沉台槽的侧壁和底壁上,位于所述沉台槽的底壁上的排液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主体部的横截面积。
[002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括外筒壳、卷芯和根据上述中所述的电池顶盖,所述卷芯设置在所述外筒壳内,所述下塑胶板设置在所述卷芯和所述顶盖板之间,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卷芯高度方向的一端抵接,所述塑胶板体与所述卷芯间隔设置以便形成液腔,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与所述液腔连通的入液通道,所述入液通道的排液口至少一部分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塑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塑胶板用于间隔卷芯和顶盖板,所述下塑胶板包括:塑胶板体,所述塑胶板体沿其厚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用于与所述顶盖板相接,所述塑胶板体上设有注液通道;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塑胶板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能够抵接在所述卷芯靠近边缘的区域上以便使所述塑胶板体与所述卷芯之间具有间隔以便形成液腔,所述注液通道与所述液腔连通,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与所述液腔连通的入液通道,所述入液通道的排液口至少一部分能够与所述卷芯在所述塑胶板体的厚度方向错位设置以便在所述注液通道、所述液腔与所述入液通道形成电解液的浸润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塑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塑胶板体相连的一侧的侧壁上设有所述入液通道的入液口,所述入液通道的入液口与所述液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塑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在第一侧具有开口的容纳液槽,所述容纳液槽沿所述塑胶板体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入液通道的排液口设置在所述容纳液槽的底壁上,所述入液通道的入液口设置在所述容纳液槽的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塑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均包括连接壁和支撑底壁,所述支撑底壁能够抵接在所述卷芯靠近边缘的区域上,所述连接壁与所述支撑底壁围合成所述容纳液槽,所述连接壁的一侧与所述塑胶板体连接,所述入液通道的排液口开设在所述支撑底壁上,所述入液通道的入液口设置在所述连接壁与所述塑胶板体连接的一侧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塑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具有多个,多个所述卷芯层叠设置,且相邻所述卷芯之间具有沿所述塑胶板体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入液间隙,所述入液通道的排液口具有多个,多个所述排液口沿所述塑胶板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开地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壁上,其中与所述入液间隙在所述塑胶板体的厚度方向对应设置所述排液口的水力直径大于其他的所述排液口的水力直径;和/或,还包括加强筋部,所述加强筋部连接在所述容纳液槽的支撑底壁和所述容纳液槽的侧壁之间;和/或,所述入液通道的入液口设置在所述连接壁靠近所述支撑底壁的区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塑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板体的所述第一侧具有限位凸和限位槽中的一者,所述塑胶板体的有限位凸和限位槽中的一者能够与所述顶盖板上的所述限位凸和所述限位槽中的另一者配合;和/或,还包括限位沿边,所述限位沿边沿所述塑胶板体的第二侧的边缘朝向靠近所述卷芯的一侧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下塑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板体包括沿所述下塑胶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塑胶分板和第二塑胶分板,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塑胶分板和所述第二塑胶分板上,所述第一塑胶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俊凡张旭东黄天翔罗在锋程飞杨王万胜
申请(专利权)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