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玉复种一体两行精量播种单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563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播种单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豆玉复种一体两行精量播种单体,包括两个平行的横梁,所述横梁的顶面位置固连有立梁,两个所述立梁的顶端两侧位置之间均固连有面板,两个所述面板之间设置有分种机构,所述面板的外侧壁一侧固连有存种箱,所述分种机构的底端设置有两个排种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分种机构和排种机构的设置,轴杆带动导种轮和勺轮转动,将种子间歇排入下料斗内,种子穿过下料斗落到横管内,轴杆带动两个活塞杆上下往复移动,将落在横管上的种子吸入到通管内当活塞杆向下移动时,气筒组件对通管内吹气,将种子经过释放管被吹出,使得种子在排出的同时对释放管进行疏通,避免播种过程中释放管被堵塞。避免播种过程中释放管被堵塞。避免播种过程中释放管被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豆玉复种一体两行精量播种单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播种单体
,具体涉及一种豆玉复种一体两行精量播种单体。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豆玉复种播种机(2玉米+4大豆),是通过在机架左侧和右侧按大豆行距(30cm)分别挂接两个大豆播种单体,中间按玉米行距(40cm)挂接两个玉米单体,即实现一个单体播种一行。由于豆玉复种的大豆行距要求较窄,传统的一体一行播种机在西南地区粘重土或秸秆免耕条件下极易堵塞,同时,传统的勺排种器不适合与豆玉复种的高密度高速排种,播种质量不高、效率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玉复种一体两行精量播种单体,通过分种机构和排种机构的设置,轴杆带动导种轮和勺轮转动,将种子间歇排入下料斗内,种子穿过下料斗落到横管内,轴杆带动两个活塞杆上下往复移动,活塞杆上移时对通管内吸气,单向单元二封闭,单向单元一处于打开状态,从而实现对横管和连接管内吸气,将落在横管上的种子吸入到通管内并位于单向单元二上方,当活塞杆向下移动时,气筒组件对通管内吹气,单向单元一关闭,单向单元二打开,将种子经过释放管被吹出,使得种子在排出的同时还有气流从释放管冲出,从而对释放管进行疏通,避免播种过程中释放管被堵塞,同时通过气流带动种子进行移动,有效减少了种子在下种管内缓慢移动或卡住导致的间隔误差,使得种子排出的间隔更加精确,从而提高播种质量和播种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豆玉复种一体两行精量播种单体,包括两个平行的横梁,所述横梁的顶面位置固连有立梁,两个所述立梁的顶端两侧位置之间均固连有面板,两个所述面板之间设置有分种机构,所述面板的外侧壁一侧固连有存种箱,所述分种机构的底端设置有两个排种机构,两个所述横梁的下方的设置有两个开沟件,所述开沟件通过U型螺栓与横梁可拆卸固定,通过开沟件的设置,松开U型螺栓,从而在横梁上滑动并调整开沟件的位置,随后紧固U型螺栓,进而根据需要调整播种行间距,所述开沟件的一端固连有覆土机构,两个所述面板的另一端固连有仿形架,所述排种机构包括切换组件和气筒组件,所述切换组件的顶端与分种机构底端连通,所述切换组件的底端固连有释放管,所述开沟件的外侧设置有支撑轮,所述开沟件的外侧壁上开有不同高度的安装孔,所述支撑轮的轮轴通过安装孔安装在开沟件上,根据需要调整支撑轮的位置,从而控制开沟件进入地面的深度。
[0006]进一步在于:所述分种机构包括轴杆,所述面板的外侧壁固连有盖板,所述轴杆与两个盖板转动套接,两个所述面板之间固连有围板,所述围板的底端外侧壁开设有缺口,所述面板的一侧壁固连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壁设置有勺轮,所述隔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导种轮,所述勺轮与导种轮之间固连,所述导种轮与轴杆套接,所述存种箱的底端与紧邻侧的盖板外侧壁固定连通,所述围板外侧壁底端的两侧均固连有下料斗,所述轴杆的一端固连
有带轮。
[0007]进一步在于:所述隔板的一侧壁顶端开设有窗口,所述勺轮包括多个环形等距设置的拨勺,所述导种轮的外侧壁环形等距开设有多个种槽,且多个种槽与多个拨勺之间一一对应,轴杆带动导种轮和勺轮转动,勺轮转动时带动拨勺转动,当拨勺从存种箱下方进过时,受制于拨勺的的大小的限制,拨勺只舀起一粒或两粒种子,随着勺轮的转动,通过离心力、重力和种子间的挤压力把不稳定的那粒种子挤回存种箱内等待下一次拨勺舀动,使拨勺内只保留一粒种子,拨勺转动至窗口位置时,种子失去隔板的遮挡滑入对应种槽内,种槽将种子转移至缺口上方,种子失去围板的遮挡落入下方对应位置的下料斗内。
[0008]进一步在于:所述切换组件包括通管,所述通管的两侧内侧壁顶端设置有单向单元一,所述通管的两侧内侧壁底端设置有单向单元二,所述通管的一侧外侧壁中间位置固定连通有侧管,所述侧管的一端固连有挡网,所述气筒组件的底端与侧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通管与紧邻的开沟件的两侧内侧壁固连,所述通管的底端与释放管顶端固定连通。
[0009]进一步在于:所述下料斗的底端固定连通有立管,所述立管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横管,所述横管的一端外侧壁滑动套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通管的顶端固定连通,所述横管的另一端固连有纱网,避免种子从横管的另一端掉落,通过横管与连接管的套接,便于开沟件位置调节后,通管与下料斗之间保持连通。
[0010]进一步在于:所述单向单元一包括两个阀板,所述阀板的一侧两端均均固连有圆杆,所述圆杆与通管的内侧壁转动插接,所述圆杆的一端外侧壁固连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固连有封盖,所述封盖的一端通管的外侧壁固连,所述通管的内侧壁位于阀板另一侧一端的上方位置固连有挡块,所述通管的内侧壁位于阀板另一侧的上方位置固连有引导板,所述单向单元一与单向单元二的结构相同,气筒组件对通管内吸气,单向单元二封闭,单向单元一上的两个阀板克服扭转弹簧的阻力向下偏转,使得单向单元一处于打开状态,从而实现对横管和连接管内吸气,气流从横管的另一端被吸入,从而将落在横管上的种子吸入到通管内并位于单向单元二上方,气筒组件对通管内吹气时,单向单元一关闭,单向单元二打开,种子穿过单向单元二并经过释放管被排入由开沟件开出的沟槽内。
[0011]进一步在于:所述轴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气筒组件,包括气管,所述气管的顶端滑动套接有活塞杆,所述气管的底端与侧管的另一端固之间固定连通有软管,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箱,所述齿轮箱与紧邻的盖板外侧壁固连,所述轴杆的另一端与齿轮箱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齿轮箱的输出端固连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壁外围转动连接有摇杆,两个所述活塞杆的顶端固定套接有连接杆,所述摇杆的底端与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横梁的底端之间固连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与两个气管固定,轴杆的转动通过齿轮箱带动转盘转动,转盘通过摇杆和连接杆带动两个活塞杆上下往复移动。
[0012]进一步在于:所述覆土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开沟件的一端固连,所述固定板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覆土支架,所述覆土支架,所述一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覆土轮,所述覆土支架的内侧壁中间位置固连有销杆,所述销杆外侧壁滑动套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中间位置与固定板之间固连有拉伸弹簧,所述覆土支架的顶面开设有卡槽,两个覆土轮之间呈V型,通过将调节杆卡在卡槽的不同位置,从而改变拉伸弹簧的拉伸长度,进而根据需要调节覆土轮与地面的挤压力度。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通过分种机构的设置,轴杆带动导种轮和勺轮转动,勺轮转动时带动拨勺转动,当拨勺从存种箱下方进过时,受制于拨勺的的大小的限制,拨勺只舀起一粒或两粒种子,随着勺轮的转动,通过离心力、重力和种子间的挤压力把不稳定的那粒种子挤回存种箱内等待下一次拨勺舀动,使拨勺内只保留一粒种子,拨勺转动至窗口位置时,种子失去隔板的遮挡滑入对应种槽内,种槽将种子转移至缺口上方,种子失去围板的遮挡落入下方对应位置的下料斗内,并且种子穿过下料斗落到横管内,从而实现高速排种;
[0015]2、通过排种机构的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玉复种一体两行精量播种单体,包括两个平行的横梁(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00)的顶面位置固连有立梁(110),两个所述立梁(110)的顶端两侧位置之间均固连有面板(120),两个所述面板(120)之间设置有分种机构(200),所述面板(120)的外侧壁一侧固连有存种箱(130),所述分种机构(200)的底端设置有两个排种机构(300),两个所述横梁(100)的下方的设置有两个开沟件(500),所述开沟件(500)通过U型螺栓与横梁(100)可拆卸固定,所述开沟件(500)的一端固连有覆土机构(400),两个所述面板(120)的另一端固连有仿形架(700),所述排种机构(300)包括切换组件(330)和气筒组件(310),所述切换组件(330)的顶端与分种机构(200)底端连通,所述切换组件(330)的底端固连有释放管(340),所述开沟件(500)的外侧设置有支撑轮(510),所述开沟件(500)的外侧壁上开有不同高度的安装孔,所述支撑轮(510)的轮轴通过安装孔安装在开沟件(50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玉复种一体两行精量播种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种机构(200)包括轴杆(210),所述面板(120)的外侧壁固连有盖板(260),所述轴杆(210)与两个盖板(260)转动套接,两个所述面板(120)之间固连有围板(220),所述围板(220)的底端外侧壁开设有缺口(221),所述面板(120)的一侧壁固连有隔板(240),所述隔板(240)的一侧壁设置有勺轮(250),所述隔板(240)的另一侧设置有导种轮(230),所述勺轮(250)与导种轮(230)之间固连,所述导种轮(230)与轴杆(210)套接,所述存种箱(130)的底端与紧邻侧的盖板(260)外侧壁固定连通,所述围板(220)外侧壁底端的两侧均固连有下料斗(270),所述轴杆(210)的一端固连有带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豆玉复种一体两行精量播种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40)的一侧壁顶端开设有窗口(241),所述勺轮(250)包括多个环形等距设置的拨勺(251),所述导种轮(230)的外侧壁环形等距开设有多个种槽(231),且多个种槽(231)与多个拨勺(251)之间一一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豆玉复种一体两行精量播种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330)包括通管(331),所述通管(331)的两侧内侧壁顶端设置有单向单元一(334),所述通管(331)的两侧内侧壁底端设置有单向单元二(335),所述通管(331)的一侧外侧壁中间位置固定连通有侧管(332),所述侧管(332)的一端固连有挡网(333),所述气筒组件(310)的底端与侧管(33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通管(331)与紧邻的开沟件(500)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黎骅肖元烽陈琦陈林丰聂均杉周杨李奇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