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训练器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5436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训练器材,包括配重基座、腿部活动组件和按摩组件,所述配重基座上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腿部活动组件和所述按摩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安装座和安装杆,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低频发声主机,所述安装杆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腿部活动组件包括脚蹬和配重转盘,所述配重转盘的两侧设置有脚蹬,所述配重转盘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脚蹬的承载部设置有脚部按摩部;所述安装杆的顶部设置有把手和控制屏,所述把手上延伸设置有挂件,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多个按摩贴片,每个所述按摩贴片通过电线连接于所述低频发声主机,所述控制屏连接于所述低频发声主机。发声主机。发声主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训练器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训练器材。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科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脊髓炎、癫痫、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及重症肌无力等患者,一些神经内科患者会出现手脚不便的问题,在后期的康复中需要进行恢复训练,在恢复训练后,需要进行按摩舒缓来进行辅助恢复,但是传统的康复器械多只能单独满足锻炼需求,在锻炼后,需要医护人员辅助按摩,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部分患者需要使用不同的器械进行康复训练,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神经内科用康复训练器材,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康复器械结构单一,不能满足恢复训练和按摩需求的问题。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神经内科用康复训练器材,包括配重基座、腿部活动组件和按摩组件,所述配重基座上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腿部活动组件和所述按摩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安装座和安装杆,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低频发声主机,所述安装杆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腿部活动组件包括脚蹬和配重转盘,所述配重转盘的两侧设置有脚蹬,所述配重转盘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脚蹬的承载部设置有脚部按摩部;所述安装杆的顶部设置有把手和控制屏,所述把手上延伸设置有挂件,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多个按摩贴片,每个所述按摩贴片通过电线连接于所述低频发声主机,所述控制屏连接于所述低频发声主机。
[0005]在该技术方案中,配重基座上即设置有腿部活动组件,也设置有按摩组件,使得病患在使用康复训练器材进行腿部活动后,可直接在康复训练器材上进行按摩舒缓,代替了患者更换器材或借助医护人员实现按摩操作的方式,有效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减少了患者移动更换器材的步骤。
[0006]具体为腿部活动组件的配重转盘设置在安装座上,脚蹬转动能够转动配重转盘,配重转盘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转动脚蹬所需要的力量,便于不同恢复程度的患者使用,适用度和灵活度更高;脚蹬的上表面用于承载患者脚部的承载部设置有脚部按摩部,患者可赤脚踩踏在脚蹬上,通过控制屏启动脚部按摩部对患者的脚底板进行按摩,同时,患者可将多个按摩贴片贴服在身体的不同穴位上,以辅助进行穴位按摩,提高了康复训练效果,由于控制屏分别连接于低频发声主机和配重转盘,使得可直接通过控制屏调控实际运行,整体便于操作和使用。
[0007]优选地,所述安装杆包括底杆、伸缩杆和调节杆,所述底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伸缩杆活动插设在所述底杆的另一端,所述底杆上设置有多个一号调节孔,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多个二号调节孔,所述调节杆活动插设在所述一号调节孔和二号调节孔内。
[0008]在该技术方案中,伸缩杆可在底杆内伸缩活动,并通过调节杆锁定,以达到调节安装杆高度的目的,能够有效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便于使用。
[0009]优选地,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电动云台,所述电动云台上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活动杆的顶部设置有所述控制屏,所述电动云台连接于所述控制屏。
[0010]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动云台能够在控制屏的驱动下转动,以调节把手的角度,便于把手从不同角度为患者提供扶持点,使用灵活度更高。
[0011]优选地,所述电动云台的顶部设置有移动轨道,所述活动杆的底部卡合在所述移动轨道内,使得活动杆沿所述移动轨道移动。
[0012]在该技术方案中,活动杆能够沿移动轨道移动,可以根据患者实际需要,调整把手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以便于手持。
[0013]优选地,所述活动杆的顶部设置有转动轴座,所述控制屏设置在所述转动轴座上。
[0014]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动轴座可以转动,以改变控制屏的朝向,便于查看控制屏内容。
[0015]优选地,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电动云台上,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手动转盘,所述手动转盘的两侧设置有转动手柄。
[0016]在该技术方案中,手动转盘可以供患者锻炼手部和臂弯力量,增设了锻炼部位,以促进锻炼康复效果。
[0017]优选地,每个所述按摩贴片上均设置有按摩电极和凝胶层,所述凝胶层包覆所述按摩电极设置。
[0018]在该技术方案中,凝胶层具有粘性,便于将按摩贴片贴合在人体山个,按摩电极能够在电线传输的低频发声主机的信息实现按摩的目的,传输稳定。
[0019]优选地,所述把手上设置有心率检测仪,所述心率检测仪连接于所述控制屏。
[0020]在该技术方案中,心率检测仪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心跳速度,以便于用户查看,避免患者意外运动量过大,引起的心率过快的情况。
[0021]优选地,所述配重基座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
[0022]在该技术方案中,移动轮便于移动配重基座,灵活度高。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配重基座上即设置有腿部活动组件,也设置有按摩组件,使得病患在使用康复训练器材进行腿部活动后,可直接在康复训练器材上进行按摩舒缓,代替了患者更换器材或借助医护人员实现按摩操作的方式,有效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减少了患者移动更换器材的步骤。
附图说明
[0024]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神经内科用康复训练器材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神经内科用康复训练器材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图2实施例的神经内科用康复训练器材的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01、配重基座;102、安装座;103、安装
杆;104、脚蹬;105、配重转盘;106、脚部按摩部;107、把手;108、控制屏;109、挂件;110、按摩贴片;111、电线;112、底杆;113、伸缩杆;114、调节杆;115、一号调节孔;116、二号调节孔;117、电动云台;118、活动杆;119、转动轴座;120、手动转盘;121、转动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9]以下结合图1至图3对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30]实施例1:
[0031]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训练器材,包括配重基座101、腿部活动组件和按摩组件,所述配重基座101上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腿部活动组件和所述按摩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安装座102和安装杆103,所述安装座102内设置有低频发声主机(图中未示出),所述安装杆103设置在所述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用康复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基座、腿部活动组件和按摩组件,所述配重基座上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腿部活动组件和所述按摩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安装座和安装杆,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低频发声主机,所述安装杆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腿部活动组件包括脚蹬和配重转盘,所述配重转盘的两侧设置有脚蹬,所述配重转盘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脚蹬的承载部设置有脚部按摩部;所述安装杆的顶部设置有把手和控制屏,所述把手上延伸设置有挂件,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多个按摩贴片,每个所述按摩贴片通过电线连接于所述低频发声主机,所述控制屏连接于所述低频发声主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用康复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包括底杆、伸缩杆和调节杆,所述底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伸缩杆活动插设在所述底杆的另一端,所述底杆上设置有多个一号调节孔,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多个二号调节孔,所述调节杆活动插设在所述一号调节孔和二号调节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内科用康复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肖樊洁聂方华陈敬胡吉征
申请(专利权)人:太康县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