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形装置、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5416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20
本申请涉及一种整形装置、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整形装置包括: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沿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分别设于电极组件的相对两侧;压紧件,凸设于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中至少一者面向另一者的表面上,且与削薄区对应设置;其中,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中至少一者配置为沿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可移动设置。本申请的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能够对电极组件的主体区进行压合,使主体区的阴阳极片与隔离膜紧密粘结在一起,与此同时,压紧件能够与电极组件的削薄区进行匹配并对其进行压合,使削薄区的阴阳极片与隔离膜紧密粘结在一起,最终,使得电极组件整体实现良好的整形压合效果,改善电极组件的析锂问题。改善电极组件的析锂问题。改善电极组件的析锂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形装置、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整形装置、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极片卷绕形成电极组件之后呈蓬松状态,为了保证电极组件能够顺利入壳并形成电池单体,需要对卷绕后的电极组件进行整形压合。
[0003]然而,卷绕之后的电极组件的表面并非完全平整的表面,因此,在对电极组件整形压合的过程中,无法对电极组件的整个表面施加均匀的压力,从而导致整形压合不均匀,使电极组件在后续过程中出现析锂等问题,影响电池单体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对电极组件整形压合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一种整形装置、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整形装置,用于对电极组件进行整形,其中,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主体区及削薄区,在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削薄区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区的厚度,所述整形装置包括:
[0006]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分别设于所述电极组件的相对两侧;
[0007]压紧件,凸设于所述第一压板及所述第二压板中至少一者面向另一者的表面上,且与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削薄区对应设置,以对所述削薄区进行整形;
[0008]其中,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中至少一者配置为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可移动设置。
[0009]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相互配合,并对电极组件的主体区进行整形压合。与此同时,第一压板和/或第二压板上的压紧件能够对电极组件上的削薄区进行整形压合,从而使得电极组件上主体区及削薄区的正负极片与隔离膜之间均紧密贴合,有效改善电极组件的析锂问题。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紧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第一压板及所述第二压板中至少一者面向另一者的表面上。
[0011]由此,压紧件在第一压板和/或第二压板上的设置更加灵活,并且可以根据电极组件的削薄区的尺寸对压紧件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得压紧件与削薄区的匹配度更高,提高对削薄区的整形压合效果。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紧件凸出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压板和/或所述第二压板表面的高度为H,在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削薄区与所述主体区的厚度差为L;H与L满足以下关系:
[0013]H≥L。
[0014]设置为H≥L能够使得压紧件更好地与削薄区接触,在第一压板或第二压板的抵压作用下,压紧件沿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挤压削薄区,使得削薄区的正负极片与隔离膜之间能够紧密贴合,从而改善析锂的问题。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紧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削薄区之间和/或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削薄区之间;
[0016]其中,所述第二端凸出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压板和/或所述第二压板表面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端凸出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压板和/或所述第二压板表面的高度。
[0017]由此,使得压紧件的轮廓能够与削薄区的轮廓更加匹配,使压紧件与削薄区更加贴合,提高压紧件对削薄区的整形压合效果。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形成与所述削薄区匹配的压紧斜面。
[0019]将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设置为逐渐过渡的压紧斜面,能够使得压紧件的轮廓与削薄区的轮廓更加匹配,从而使压紧件在整形压合的过程中,与削薄区之间更加贴合,使得削薄区的正负极片与隔离膜之间更加紧密贴合,有效改善析锂的问题。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紧件被构造为楔形压块,且所述第一端为所述楔形压块的小端,所述第二端为所述楔形压块的大端。
[0021]一方面,将压紧件设置为楔形压块,能够便于将楔形压块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压板和/或第二压板上。另一方面,楔形压块的小端能够更好地插入削薄区与对应的第一压板和/或第二压板之间,使得削薄区上各处的阴阳极片与隔离膜之间能够在楔形压块的整形压合作用下紧密贴合。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电极组件接触的表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电极组件的大面面积,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电极组件接触的表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电极组件的大面面积。
[0023]通过上述结构,能够确保电极组件得到更好地整形压合效果。此外,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超过电极组件的大面的区域还能够为压紧件与第一压板和/或第二压板之间的连接螺栓提供安装基础,避免连接螺栓影响压紧件对电极组件的整形压合效果。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紧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压紧件分别凸设于所述第一压板及所述第二压板面向彼此的表面上,且均与所述削薄区对应设置。
[0025]由此,沿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压紧件能够彼此提供抵压力,从而使电极组件上的削薄区的整形压合效果更好。此外,两个压紧件能够实现对电极组件的一次压合到位,提高整形压合的效率。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整形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板和/或所述第二压板面向彼此的表面上,且所述第一限位件沿所述电极组件的高度方向对其限位。
[0027]基于此,通过第一限位件对电极组件沿其高度方向进行限位,避免电极组件与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从而确保整形压合过程中电极组件保持稳定,提高整形效果。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整形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板和/或所述第二压板面向彼此的表面上,且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宽
度方向对其限位。
[0029]基于此,通过第二限位件对电极组件沿其宽度方向进行限位,避免电极组件与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从而确保整形压合过程中电极组件保持稳定,提高整形效果。
[003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极组件,由如上所述的整形装置整形压合而成。
[0031]通过上述整形装置进行整形压合后,电极组件的削薄区与主体区的正负极片与隔离膜之间均能够实现紧密贴合,从而有效改善削薄区的正负极片与隔离膜之间间隔较大的问题,改善电极组件的析锂现象,提高电极组件的使用新能。
[0032]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极组件。
[0033]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单体。
[0034]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包括上所述的电池或如上所述的电池单体。
[0035]上述整形装置、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在极片的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膜卷鼓边或辊压时爆边等问题,需要在极片边缘做削薄处理,由此,当极片卷绕形成电极组件时,在电极组件上形成主体区及削薄区;基于此,在对电极组件进行整形压合的过程中,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能够对电极组件的主体区进行压合,使主体区的阴阳极片与隔离膜紧密粘结在一起,与此同时,压紧件能够与电极组件的削薄区进行匹配并对其进行压合,使削薄区的阴阳极片与隔离膜紧密粘结在一起,最终,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对电极组件进行整形,其中,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主体区及削薄区,在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削薄区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区的厚度,所述整形装置包括: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分别设于所述电极组件的相对两侧;压紧件,凸设于所述第一压板及所述第二压板中至少一者面向另一者的表面上,且与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削薄区对应设置,以对所述削薄区进行整形;其中,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中至少一者配置为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可移动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第一压板及所述第二压板中至少一者面向另一者的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凸出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压板和/或所述第二压板表面的高度为H,在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削薄区与所述主体区的厚度差为L;H与L满足以下关系:H≥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削薄区之间和/或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削薄区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端凸出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压板和/或所述第二压板表面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端凸出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压板和/或所述第二压板表面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形成与所述削薄区匹配的压紧斜面。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媛媛骆昌胜冯保铭曹海尚阚道琴肖玉升张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