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515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开关。所述旋转开关包括固定组件及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上端的旋帽和下端的旋柱,旋转组件通过旋柱与固定组件上的安装孔配合连接;两开关引脚沿轴向固定于固定组件内,所述引脚的上端弯折并相互搭接;其中一引脚的弯折部中部凸起嵌于旋帽下表面的凹槽内,该引脚弯折部末端与另一引脚弯折部搭接;使用时,所述旋帽旋转,使凹槽移位,引脚弯折部受旋帽其它部位压迫断开搭接部位实现引脚断开。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旋转开关具有开创性结构,省略了以往旋转开关中复杂的棘轮结构,以接近最简结构实现旋转开关功能,其具有组件少,组装方便,性能稳定,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元件,具体是指一种旋转型开关。
技术介绍
目前旋转开关多是在一开关底座上设置多个固定接点,将作为开关切 换的旋转操作旋钮安装在所述的开关底座上,在旋转操作旋钮上安装一随 旋钮转动的接触片,使接触片与开关底座上的固定接点接触,实现线路的 通断连接。这种旋转开关在旋钮外周预设多个凹陷结构,在凹陷结构中设 置板簧等棘轮结构,此种开关结构复杂,且由于内部棘轮结构的存在,难 以小型化。随着技术的发展,旋转开关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种类也千变万化, 人们在不断追求其小型化、简洁结构的同时也注意完善其性能、质量,甚 至操作手感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解决的问题即是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结构简洁、性能良好 的旋转开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旋转开关,包括固 定组件及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上端的旋帽和下端的旋柱,固定组 件通过安装孔与旋转组件下端的旋柱配合连接;两弹性开关引脚沿轴向固 定于固定组件内,两引脚的上端弯折并上下搭接;搭接时,处于下方的引 脚的弯折部中部凸起嵌于旋帽下表面的凹槽内,该引脚的弯折部末端与另 一引脚弯折部搭接。具体的,所述固定组件上的安装孔侧壁设有台阶,旋柱下端呈圆锥状, 椎体上端直径略大于柱体直径也形成台阶,且旋柱从底端向上沿轴向开 槽,安装孔侧壁的台阶与旋柱下端台阶配合实现固定组件与旋转组件的轴向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孔偏离固定组件中心位置,固定组件上沿轴向另开 有一孔,孔内设有正、负电极;所述正电极为安装于孔中心金属导电柱, 负电极为安装于孔侧壁的导电金属片。为提高开关操作性能,使开关旋转到位时,操作者能有明显的手感, 本专利技术更为优选的方案是在旋帽的下表面另设一较浅的凹槽,当旋转组 件旋转到位时,该凹槽刚好与上述的旋转开关的一引脚的弯折部中部凸起 相嵌合。本专利技术所述旋转开关具有开创性结构,省略了以往旋转开关中复杂的 棘轮结构,以接近最简结构实现旋转开关功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 的有益效果还在于1) 所述旋转开关组件少,组装方便,利于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2) 所述旋转开关简洁的结构促进了其性能的稳定,相比多组件多连 接结构时损坏几率大大降低;3) 所述旋转开关的体积也接近最小化,这样使其能够适应各种场合 需要,使用范围大大增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角度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固定组件示意图4为旋转组件示意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组成爆炸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充电插孔使用状态示意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管脚搭接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 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如图1 5所示,该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开关包括基本的固定组件1及旋转组件2,所述旋转组件2包括上端的旋帽21和下端 的旋柱22,旋帽21与旋柱22为一体结构,在开模注塑时一体完成。旋柱 22位于旋帽21底面中心偏右的位置,固定组件1上对应设安装孔12,安 装孔12内壁靠近下方设台阶121,旋柱22下端呈圆锥状,锥平面直径略 大于与其相接的柱体部分直径也形成台阶221。安装时,旋柱22下端椎体 部分卡接在安装孔12内壁的台阶121处,实现固定组件1与旋转组件2 的轴向定位。旋柱22上从其下端开始向上沿轴向开槽221,槽221将旋柱 下方分开成两叉脚,使旋柱22在直径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弹性,旋柱22插 接到安装孔12时,在安装孔12上端时两叉脚收縮,插入到下端台阶处时, 由于孔直径扩大,两叉脚恢复原状,其下端台阶刚好与安装孔12上的台 阶卡接。如图3、 5、 7,开关引脚13、 14沿轴向固定于固定组件1内,引脚 13、 14的上端弯折并相互搭接;其中,引脚14的弯折部141中部为凸起 1411,该凸起嵌于旋帽21下表面的凹槽211内,弯折部141末端1412与 引脚13弯折部131搭接在一起。这种状态下,由于凹槽211的存在,旋 帽21并不对引脚14造成压迫,也就是说所述旋转开关初始状态下两管脚 为常闭状态。当旋转旋帽21时,其上的凹槽211移位,凸起1411是固定不动的, 则其滑出凹槽,这时旋帽21的底面接触引脚14的凸起1411处,对凸起 1411下压,此时,引脚13、 14搭接部位断开,当旋帽旋转到凹槽212与 引脚14的弯折凸起1411处对应时,凸起1411嵌入凹槽212,使操作者有 明显的手感。由于凹槽212比凹槽211的凹陷度浅,所以,凹槽212的底 面仍然对引脚14的弯折凸起1411处形成压迫,使管脚13、 14的搭接处 断开。这时,开关处于开路状态,引脚13、 14不接通。实施例中,固定组件1上与安装孔12对称位置处沿轴向设孔11,孔 11中心及周壁分别设正电极111、负电极15。其中孔11并不是轴向贯穿 固定组件1的,正电极为安装于孔11中心金属导电柱111,负电极为安装于孔11侧壁的导电金属片15。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常见的充电插孔,通过 该插孔可以将外部电源引入装有旋转开关的装置中。当旋帽21旋转一定 角度后,将固定组件1大部分裸露出来,即充电插孔部分露出,方便充电 插孔使用,如图6所示。为了使用方便,实施例中旋帽21上设有用于与固定组件1对位的对 位缺口 213。为安装方便,实施例中固定组件1外壁沿轴向设有长条状安装棱15, 安装棱15相互平行间隔均匀的分布于固定组件1周壁。本专利技术,实际产品直径可做到很小,为操作方便,增加人们操作时的 摩擦力,在旋帽21上表面还设置点状突起。该种凸起还可以是点状凹陷 或制于旋帽上表面的凸凹纹理等。这些结构适用于所有实施例中。综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案,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 构思前提下对其所做的任何微小变化及等同替换,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 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开关,包括固定组件(1)及旋转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2)包括上端的旋帽(21)和下端的旋柱(22),固定组件(1)通过安装孔(12)与旋转组件(2)上的旋柱(22)配合连接;弹性开关引脚(13、14)沿轴向固定于固定组件(1)内,引脚(13、14)的上端弯折并上下搭接,处于下方的引脚(14)的弯折部(141)的中部凸起嵌于旋帽(21)下表面的凹槽(211)内。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14) 的弯折部(141)的末端(1412)与引脚(13)弯折部(131)搭接。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 (12)偏离固定组件(1)中心位置,固定组件(1)上沿轴向另开孔 (11),孑L (11)内设有正、负电极。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 为安装于孔(11)中心金属导电柱(111),负电极为安装于孔(11) 侧壁的导电金属片(15)。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 件(1)上的安装孔(12)侧壁设有台阶,旋柱(22)下端呈圆锥状, 椎体上端直径略大于柱体直径也形成台阶,且旋柱(22)从底端向上 沿轴向开槽(221),安装孔(12)侧壁的台阶与旋柱(22)下端台阶 配合实现固定组件(1)与旋转组件(2)的轴向连接。6、 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开关,包括固定组件(1)及旋转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2)包括上端的旋帽(21)和下端的旋柱(22),固定组件(1)通过安装孔(12)与旋转组件(2)上的旋柱(22)配合连接;弹性开关引脚(13、14)沿轴向固定于固定组件(1)内,引脚(13、14)的上端弯折并上下搭接,处于下方的引脚(14)的弯折部(141)的中部凸起嵌于旋帽(21)下表面的凹槽(211)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炎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正牌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