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地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5092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湿地处理系统,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前置塘、高效脱氮潜流湿地、自然深浅塘、微米曝气垂直潜流湿地及稳定塘;前置塘的进水口与受污染水体的排水口连通;受污染水体排出的污水依次流过前置塘、高效脱氮潜流湿地、自然深浅塘、微米曝气垂直潜流湿地及稳定塘后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湿地处理系统,由依次连通的前置塘、高效脱氮潜流湿地、自然深浅塘、微米曝气垂直潜流湿地、稳定塘等五个具有不同结构及处理功能的湿地处理单元组成,其能够显著提升湿地处理系统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总氮、总磷及氨氮等营养盐的去除能力,从而保证经处理后的污水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而保证经处理后的污水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而保证经处理后的污水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地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湿地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是为使受污染水达到排放标准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为了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减低能耗,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构建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即,受污染水包括但不限于河湖水、农村生活污水、污水厂尾水、工业废水、养殖废水等经过预处理后,由湿地处理系统继续实施后道净化处理,使得受污染水的水质达到最终的排放标准。
[0003]湿地处理系统具有缓冲容量大、工艺简单、运行费用低等特点,传统的湿地处理系统主要包括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等类型。
[0004]现有的各类湿地处理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和功能比较单一,对污水中的含氮、含磷等污染物去除能力总体偏低,难以将污水水质提升至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湿地处理系统,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湿地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前置塘、高效脱氮潜流湿地、自然深浅塘、微纳米曝气垂直潜流湿地及稳定塘;
[0007]前置塘的进水口与受污染水体的排水口连通;
[0008]受污染水体排出的污水依次流过前置塘、高效脱氮潜流湿地、自然深浅塘、微米曝气垂直潜流湿地及稳定塘后排出。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前置塘内设置有:浸没式生物反应器,浸没式生物反应器内填充有脱氨氮功能填料,浸没式生物反应器结构上方种植有挺水植物;和曝气管道,曝气管道铺设于前置塘的底部。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自然深浅塘由沿污水的流向交替起伏设置的若干深塘和若干浅塘依次串接形成,各深塘和浅塘的底部均投加除磷功能填料。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深塘和所述浅塘内均种植有沉水植物和/或挺水植物。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微米曝气垂直潜流湿地包括沿污水的流向依次设置的配水渠、填料区及集水渠,其中:填料区内填充有硝化功能性填料和钙质公分石混合填料,以及设置有曝气布水一体管;曝气布水一体管包括设置在硝化功能性填料的布水管、设置在布水管中且自所述布水管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微米曝气管,布水管和微米曝气管之间形成有供水流通的间隙,布水管上开设布水孔,间隙的进水口与配水渠连通,微米曝气管的进气口与外部的曝气装置相连通。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合填料上方种植有挺水植物。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稳定塘内种植有沉水植物及挺水植物,稳定塘底部投加除磷填
料。
[0015]本技术提供的湿地处理系统,由依次连通的前置塘、高效脱氮潜流湿地、自然深浅塘、微米曝气垂直潜流湿地、稳定塘等五个具有不同结构及处理功能的湿地处理单元组成,其能够显著提升湿地处理系统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总氮、总磷及氨氮等营养盐的去除能力,从而保证经处理后的污水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特别是微米曝气垂直潜流湿地结合微米曝气技术改善湿地系统内氧分布,形成较强的氧化环境,同时利用湿地中的基质、微生物、植物的综合作用深度净化,提高有机物的分解效率和氨氮的硝化能力,在湿地系统水质发生波动时,通过微米曝气垂直潜流湿地的强化去除功能,保障水质稳定达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湿地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前置塘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高效脱氮潜流湿地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高自然深浅塘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微纳米曝气垂直潜流湿地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曝气布水一体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1至图6中包括:
[0023]前置塘1:浸没式生物反应器11、脱氨氮功能填料12、曝气管道13、挺水植物14;
[0024]高效脱氮潜流湿地2:前段21、后段22、防渗层23、挺水植物24;
[0025]自然深浅塘3:第一深塘31、第一浅滩32、第二深塘33、第二浅滩34、第三深塘35;
[0026]微纳米曝气垂直潜流湿地4:曝气布水一体管41、通气管42、配水渠44、填料区43、集水渠45、挺水植物46、布水管411、微米曝气管412、间隙413、布水孔414。
[0027]稳定塘5。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9]如
技术介绍
部分所描述的,现有的各类湿地处理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和功能比较单一,其对污水中的氮、磷营养盐的去除能力总体偏低,难以将污水的水质提升至满足排放标准。
[0030]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湿地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该湿地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前置塘1、高效脱氮潜流湿地2、自然深浅塘3、微米曝气垂直潜流湿地4及稳定塘5。其中:
[0031]前置塘1的进水口与受污染水体的排水口连通。受污染水体例如可以是污水排放渠等。
[0032]受污染水体排出的污水依次流过前置塘1、高效脱氮潜流湿地2、自然深浅塘3、微米曝气垂直潜流湿地4及稳定塘5后排出。
[0033]本技术提供的湿地处理系统,由依次连通的前置塘、高效脱氮潜流湿地、自然深浅塘、微米曝气垂直潜流湿地、稳定塘等五个具有不同结构及处理功能的湿地处理单元
组成。
[0034]五个湿地处理单元依次完成对污水中的各类污染物的处理,从而大幅度提升湿地处理系统对污水中的氮、磷营养盐及有机物的去除能力,最终保证处理后的污水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特别是微米曝气垂直潜流湿地结合微米曝气技术改善湿地系统内氧分布,形成较强的氧化环境,同时利用湿地中的基质、微生物、植物的综合作用深度净化,提高有机物的分解效率和氨氮的硝化能力,在湿地系统水质发生波动时,通过微米曝气垂直潜流湿地的强化去除功能,保障水质稳定达标。下文将通过五个实施例对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前置塘、高效脱氮潜流湿地、自然深浅塘、微米曝气垂直潜流湿地及稳定塘分别进行示例性介绍。
[0035]实施例1
[0036]如图2所述,本实施例中的前置塘1内设置有浸没式生物反应器11和曝气管道13,其中:
[0037]浸没式生物反应器11内填充有脱氨氮功能填料12。
[0038]曝气管道13铺设于前置塘1的底部,曝气管道13通过通气管与外部的曝气装置连接。曝气管道13用于实施对前置塘1内的水体的曝气、增氧。
[0039]自受污染水体排出的污水流入至前置塘1后,浸没式生物反应器11内填充的脱氨氮功能填料实施对污水中氨氮等污染物的强化处理以及调节碱度的功能。
[0040]可选的,脱氨氮功能填料为碱度调节剂、耐低温功能菌剂、缓释微生物菌剂功能填料等。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前置塘、高效脱氮潜流湿地、自然深浅塘、微米曝气垂直潜流湿地及稳定塘;所述前置塘的进水口与受污染水体的排水口连通;所述受污染水体排出的污水依次流过所述前置塘、所述高效脱氮潜流湿地、所述自然深浅塘、所述微米曝气垂直潜流湿地及所述稳定塘后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塘内设置有:浸没式生物反应器,所述浸没式生物反应器内填充有脱氨氮功能填料,所述浸没式生物反应器上方种植有挺水植物;和曝气管道,所述曝气管道铺设于所述前置塘的底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深浅塘由沿污水的流向交替起伏设置的若干深塘和若干浅塘依次串接形成,各所述深塘和所述浅塘的底部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希勇郭鹏王晶晶刘妍婧龙昊川
申请(专利权)人:清上苏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