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逃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5087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房屋建筑逃生结构,有效的解决了不能便于人员逃生以及不能保障在逃生时安全的问题,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多个防护栏,所述墙体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阳台,每个阳台靠近防护栏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防护板,每个弧形防护板的中部均开设有逃生口,每个逃生口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逃生门,每个所述逃生门的下端均设有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房屋建筑逃生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房屋建筑
,尤其是涉及房屋建筑逃生结构。

技术介绍

[0002]1.理解:建筑物是指供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居住,以及从事生产和文化活动的房屋,建筑火灾次数占火灾总数的 90%以上;因此,加强建筑火灾研究,把握建筑物的类型特点和构造组成,以及建筑火灾的发展蔓延和建筑结构倒塌破坏的规律,对提高建筑火灾扑救能力至关重要;
[0003](1)目前发生火灾时,在慌乱的情况下会选择利用阳台往下攀爬,这样一不小心会造成掉落摔伤,且不适合老弱妇女逃生
[0004](2)若发生在高层时,利用绳子逃生时,绳子表面比较滑,会造成人员快速滑动落地,从而导致人员受伤。
[0005]2.检索:在专利库中检索该领域房屋建筑等相关专利,检索到有十几篇专利。其中,与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技术特征较为近似的有以下两篇;
[0006]3.引证1:在中国专利号为201721018052.7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逃生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上设置有窗口,所述墙体对应窗口处设置有爬梯,所述墙体上设置有供爬梯转动连接的安装槽,所述墙体上设有驱动爬梯转动的驱动机构。
[0007]4.总结:对于该相关专利,专利技术人对此认为:该专利虽然能够进行逃生,但是不具备防护措施,对于一些恐高的人在使用时很容易掉落摔伤,且人员通过窗口不易踩到踏条上。
[0008]5. 引证2:在中国专利号为201921097079.9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建筑逃生阳台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设置在建筑的墙体外侧,所述阳台上设置有分隔门,并通过分隔门分隔形成有逃生区和生活区,所述逃生区内开设有连通至下层的逃生口,所述逃生口内设置有逃生袋。
[0009]6.总结:对于该相关专利,专利技术人对此认为:该专利虽然能够逃生,但是逃生带具有一定的高度,直接从逃生袋掉入到下一层会对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10]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房屋建筑逃生结构,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有效的解决了不能便于人员逃生以及不能保障在逃生时安全的问题。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多个防护栏,所述墙体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阳台,每个阳台靠近防护栏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防护板,每个弧形防护板的中部均开设有逃生口,每个逃生口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逃生门,每个所述逃生门的下端均设有限位机构。
[0012]优选的,每个所述限位机构均包括有在弧形防护板下端开设的滑槽,每个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L板,每个L板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弹簧,每个所述L板远离逃生门的一侧均固定圆柱,每个所述弧形防护板远离防护栏的一侧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圆柱沿着滑动槽内滑动。
[0013]优选的,所述墙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凹槽,每个凹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圆板,每个圆板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每个支撑柱的外侧均套装有缓冲弹簧。
[0014]优选的,每个所述防护栏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脚踩板。
[0015]优选的,每个所述脚踩板远离防护栏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0016]优选的,所述墙体的前端开设有多个逃生窗口,每个逃生窗口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窗门。
[0017]优选的,所述位于顶部的防护栏和底部的防护栏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0018]本技术与现有201721018052.7和201921097079.9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9]在发生火灾时,通过去阳台往下按压限位机构,然后往上抬动逃生门,逃生门沿着逃生口转动,当逃生门旋转到指定位置时,逃生门后端的弧形面将支撑柱前端的弧形面挤压进凹槽内,支撑柱在往后移动的时挤压缓冲弹簧,当逃生门旋转到支撑柱上端时,缓冲弹簧带动支撑柱复位,此时支撑柱将旋转门卡在其上端,随后顺着逃生口进入到防护栏的内部,每户内或者防护栏内配备有安全带和安全绳,带上安全带,手扶防护栏或者踩着脚踩板慢慢往下攀爬,脚踩板上设有防滑垫,起到防滑的作用,当远离火灾时,可以通过打开逃生窗口上的逃生门,进入到楼道内,然后通过楼梯走下去,增加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中墙体剖面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墙体;2:防护栏;3:阳台;4:弧形防护板;5:逃生口;6:逃生门;7:限位机构;701:滑槽;702:L板;703:限位弹簧;704:圆柱;705:滑动槽;8:凹槽;9:圆板;10:支撑柱;11:缓冲弹簧;12:脚踩板;13:防滑垫;14:逃生窗口;15:窗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3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0027]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0028]实施例一,由图1

图3给出,本技术包括墙体1,为了达到便于逃生的目的,墙体1前端的中间位置有一竖排上下排列的防护栏2且防护栏2为“U”形状,人员在防护栏2攀爬,可以防止人员脚滑掉落,每个防护栏2之间的间隙都相同,左右两侧的阳台3靠近防护栏
2的一侧都固定有弧形防护板4,且左右两侧的弧形防护板4都包裹着四个防护栏2,弧形防护板4的中部有逃生口5且逃生口5对着阳台3,逃生口5上有转动的逃生门6且逃生门6有限位机构7进行限位,墙体1前端两侧有凹槽8且凹槽8内部有圆板9前后滑动,支撑柱10贯穿圆板9与圆板9固定,支撑柱10的外侧套装有缓冲弹簧11;
[0029]在发生火灾时,通过去阳台3往下按压限位机构7,然后往上抬动逃生门6,逃生门6沿着逃生口5转动,当逃生门6旋转到指定位置时,逃生门6后端的弧形面将支撑柱10前端的弧形面挤压进凹槽8内,支撑柱10在往后移动的时挤压缓冲弹簧11,当逃生门6旋转到支撑柱10上端时,缓冲弹簧11带动支撑柱10复位,此时支撑柱10将旋转门卡在其上端,随后顺着逃生口5进入到防护栏2的内部,每户内或者防护栏2内配备有安全带和安全绳,带上安全带,手扶防护栏2或者踩着脚踩板12慢慢往下攀爬,脚踩板12上设有防滑垫13,起到防滑的作用,方便人员进行逃生,且在逃生中增加了安全性。
[0030]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和图2给出,为了达到对逃生门限位的目的,弧形防护板4远离防护栏2的一侧有滑槽701,且滑槽701内上下滑动有L板702,L板7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房屋建筑逃生结构,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多个防护栏(2),所述墙体(1)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阳台(3),每个阳台(3)靠近防护栏(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防护板(4),每个弧形防护板(4)的中部均开设有逃生口(5),每个逃生口(5)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逃生门(6),每个所述逃生门(6)的下端均设有限位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建筑逃生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机构(7)均包括有在弧形防护板(4)下端开设的滑槽(701),每个滑槽(70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L板(702),每个L板(702)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弹簧(703),每个所述L板(702)远离逃生门(6)的一侧均固定圆柱(7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红张龙秦欣刘朋杨凯杰边军伟王婕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西亚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