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504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治疗仪,包括侧盖组件及安装在所述侧盖组件上的定位组件,所述侧盖组件具有容纳患者头部的内部空间,所述定位组件设有位于所述内部空间内并能够朝向底壳或远离底壳伸缩移动的定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光治疗仪在侧盖组件设置能够伸缩移动以贴合患者头部的弹性定位组件,可更加稳定的定位该光治疗仪,更准确控制光照组件与患者头部的距离,确保治疗效果。确保治疗效果。确保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治疗仪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光治疗仪,可以用于治疗阿尔兹海默病。

技术介绍

[0002]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其发病进程缓慢并随着时间不断恶化,早期症状是出现短期记忆受损,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出现语言功能障碍、情绪不稳定、难以自理和行为异常等,最终丧失身体机能并导致死亡。阿尔茨海默症病因至今仍然不明,其主要的病理特征是β

淀粉样蛋白(Aβ)斑块沉积,Tau蛋白纤维缠结,突触和神经细胞死亡。阿尔茨海默症在65岁以上老人中约有6%的发病率,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在全球和中国都在不断增多,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
[0003]阿尔茨海默症目前在临床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尚没有任何药物被证明可以阻止阿尔茨海默症的进展。近年来,国内外开始研究利用光照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例如,一种近红外光治疗仪,内部具有向患者头部发射近红外光的光照组件,利用近红外光照射阿尔兹海默症的病人的脑部进行治疗。这种近红外光治疗仪需要保证近红外光能够深入患者脑部至少5cm的区域作用于淀粉样蛋白。
[0004]因患者个体的头型差异,现有的近红外光治疗仪与患者的头部无法完全匹配,患者头部四周与近红外光治疗仪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导致患者活动时,例如转头、前后摆动脖子时,近红外光光治疗仪容易晃动,无法稳定的穿戴该近红外光治疗仪。一旦近红外光治疗仪发生倾斜,则患者的头部四周与近红外光治疗仪的内壁之间间距将无法有效控制,若患者头部某个区域与近红外光治疗仪的内壁间隔太远,近红外光治疗仪发出的近红外光将无法深入患者脑部至少5cm的区域,难以达到治疗效果。
[0005]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光治疗仪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光治疗仪,其能够良好的定位在患者头部周围。
[0007]本技术的光治疗仪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光治疗仪,包括前后相对设置的侧盖组件及安装在所述侧盖组件上的定位组件,所述侧盖组件具有容纳患者头部的内部空间,所述侧盖组件包括底壳、外壳以及由所述底壳与所述外壳围设形成的腔体,所述定位组件设有位于所述内部空间内并能够朝向底壳或远离底壳伸缩移动的定位件。
[0008]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可插拔地设置在所述侧盖组件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位于腔体内并与定位件卡接的弹性垫片。
[0010]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垫片具有扣持孔,所述定位件具有朝向所述底壳设置的外扩部,所述外扩部穿过所述扣持孔并与所述扣持孔扣持连接。
[0011]进一步地,每一所述侧盖组件上至少设有一个所述定位组件。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腔体内的弹性抵推件,所述弹性抵推件
与所述定位件位于腔体内的一端相抵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还包括定位部及自所述定位部向外延伸的连接部,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内部空间内,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底壳并伸入所述腔体内,所述弹性抵推件抵推所述连接部。
[0014]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至所述底壳并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固定座具有收容腔,所述弹性抵推件位于所述收容腔内。
[0015]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抵推件包括弹簧和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弹簧套在所述杆部的周侧并向所述内部空间抵推所述头部,所述头部与所述定位件的连接部抵触。
[001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设有供所述杆部穿出的穿孔。
[0017]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具有朝向所述底壳延伸的导向杆,所述底壳设有容纳所述导向杆的导向槽。
[0018]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为弧状设置,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定位部的中间,所述导向杆设于所述定位部的两端。
[0019]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套在所述定位件上的缓冲套。
[002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包括基座和环座,所述基座通过螺钉固定至所述底壳上,所述环座被夹持固定在所述底壳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收容腔是由所述基座与所述环座围设形成。
[0021]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垫片为硅胶材质。
[0022]本技术光治疗仪在侧盖组件设置能够伸缩移动以贴合患者头部的弹性定位组件,可更加稳定的定位该光治疗仪,更准确控制光照组件与患者头部的距离,确保治疗效果。
[002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光治疗仪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光治疗仪的侧盖组件移除外壳后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3为图2中光治疗仪的后底壳与定位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0027]图4为图2中后底壳与定位组件组合状态下的横向剖面图。
[0028]图5为图4中圆圈处的放大图,其中定位组件位于最大伸展位置。
[0029]图6与图5相似,其中定位组件位于最大回缩位置。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光治疗仪100、内部空间101、腔体102、固定孔103、上壳体1、上外壳11、上底壳12、前壳体2、前外壳21、前底壳22、前通孔221、前导向槽222、后壳体3、后外壳31、后底壳32、后通孔321、后导向槽322、光照组件4、灯板41、灯罩42、高度调节机构5、宽度调节机构6、定位组件7、收容腔720、定位件71、定位部711、连接部712、导向杆713、外扩部714、固定座72、基座721、环座722、穿孔723、弹性抵推件73、弹簧731、滑动件732、头部7321、杆部7322、螺钉74、弹性垫片75、扣持孔751、缓冲套76、凹口8。
具体实施方式
[0032]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装置、系统、设备和方法的例子。
[0033]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光治疗仪100包括前壳体2、与前壳体2相对前后设置的后壳体3以及设于前壳体2、后壳体3上方的上壳体1,前壳体2与后壳体3前后连接,上壳体1与前壳体2上下连接。上壳体1、前壳体2以及后壳体3共同围成用于容纳患者头部的内部空间101。患者佩戴光治疗仪100时,上壳体1至少覆盖患者头部的头顶区域,前壳体2至少覆盖患者头部的额头、眼睛或左右太阳穴等脸部区域,后壳体3至少覆盖患者头部的后脑区域。前壳体2与后壳体3均在其相邻两侧形成一个凹口8,以避让患者的耳部区域。
[0034]参考图2及图3所示,上壳体1包括上下组装的上外壳11及上底壳12,前壳体2包括前后组装的前外壳21及前底壳22,后壳体3包括前后组装的后外壳31及后底壳32。前底壳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相对设置的侧盖组件及安装在所述侧盖组件上的定位组件,所述侧盖组件具有容纳患者头部的内部空间,所述侧盖组件包括底壳、外壳以及由所述底壳与所述外壳围设形成的腔体,所述定位组件设有位于所述内部空间内并能够朝向底壳或远离底壳伸缩移动的定位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可插拔地设置在所述侧盖组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腔体内并与定位件卡接的弹性垫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片具有扣持孔,所述定位件具有朝向所述底壳设置的外扩部,所述外扩部穿过所述扣持孔并与所述扣持孔扣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组件上至少设有一个所述定位组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腔体内的弹性抵推件,所述弹性抵推件与所述定位件位于腔体内的一端相抵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还包括定位部及自所述定位部向外延伸的连接部,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内部空间内,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底壳并伸入所述腔体内,所述弹性抵推件抵推所述连接部。8.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艳强史鸣超于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莱恩海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