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住宅构造及住宅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94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住宅建筑,特别是一种住宅构造及住宅建筑,其中住宅构造包括第N层建筑结构和第N+1层建筑结构,第一室内区域与第二室内区域之间通过第一层板隔开;第一隔墙顶部设置有第一楼层梁,第一楼层梁支撑第一层板;第二室内区域内设置有第二隔墙,第二隔墙设置于第一层板上,第二隔墙与第一隔墙之间具有夹角A,夹角A为(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住宅构造及住宅建筑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住宅建筑,特别是一种住宅构造及住宅建筑。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作为城市森林花园住宅,其每层都有院落花园,每户都有私人小院及一块几十平米的土地,可种花种菜、遛狗养鸟,建筑外墙长满植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由于上述特点,现在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喜爱,但是在居住过程中,由于采光及空间原因,相邻层的院落花园普遍交错设置,对应的室内空间的隔墙应该也要错开设置,但是室内隔墙普遍较重,其底部需要横梁来支撑,即需要“梁抬墙”,但是,一旦相邻层的隔墙错开设置后,下方的室内空间会存在梁向下突出的问题,对下层房间的观感、空间和功能会存在较大的影响。
[0003]本领域也有人考虑过用相邻层之间的层板来支撑隔墙,但是其会导致层板大大变厚,建筑总自重增加,地震对其作用会增加,不利于抗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相邻层的隔墙一旦错开设置后,下方的室内空间会存在梁向下突出;用相邻层之间的层板来支撑隔墙,其会导致层板大大变厚的问题,提供一种住宅构造及住宅建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住宅构造,包括第N层建筑结构(1)和第N+1层建筑结构(2),其中N≥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层建筑结构(1)包括由围护侧墙组件(3)围成的第一室内区域(4),所述围护侧墙组件(3)贯穿所述第N+1层建筑结构(2),且在所述第N+1层建筑结构(2)内围成第二室内区域(5),所述第一室内区域(4)与所述第二室内区域(5)之间通过第一层板(21)隔开;所述第一室内区域(4)内设置有第一隔墙(43),所述第一隔墙(43)顶部设置有第一楼层梁(8),所述第一楼层梁(8)沿所述第一隔墙(43)纵向设置,且所述第一楼层梁(8)支撑所述第一层板(21);所述围护侧墙组件(3)分别支撑所述第一层板(21)和所述第一楼层梁(8);所述第二室内区域(5)内设置有第二隔墙(53),所述第二隔墙(53)设置于所述第一层板(21)上,所述第二隔墙(53)与所述第一隔墙(43)之间具有夹角A,夹角A为(0
°
,9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住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内区域(4)内具有房间一(41)和房间二(42),所述房间一(41)和房间二(42)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隔墙(43)隔开;所述第二室内区域(5)内具有房间三(51)和房间四(52),所述房间三(51)和房间四(52)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隔墙(53)隔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住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墙(43)与所述第二隔墙(53)垂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住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侧墙组件(3)包括第一外墙(31),所述第一外墙(31)贯穿所述第N层建筑结构(1)和所述第N+1层建筑结构(2),所述第N层建筑结构(1)还包括第一花园(6),所述房间一(41)与所述第一花园(6)通过所述第一外墙(31)隔开,所述第一外墙(31)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房间一(41)与所述第一花园(6)的通道门一(6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住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墙(43)与所述第一外墙(31)的中部相连接,且所述第一隔墙(43)与所述第一外墙(31)垂直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住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侧墙组件(3)还包括第二外墙(32),所述第二外墙(32)贯穿所述第N层建筑结构(1)和所述第N+1层建筑结构(2),所述第一外墙(31)与所述第二外墙(32)之间具有夹角B,夹角B为(0
°
,90
°
],所述第N+1层建筑结构(2)还包括第二花园(7), 所述房间三(51)与所述第二花园(7)通过所述第二外墙(32)隔开,所述第二外墙(32)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房间三(51)与所述第二花园(7)的通道门二(7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住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淞欧阳唯志舒凌左林张敬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滨江瑞泰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