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床病人用防侧漏接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92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卧床病人用防侧漏接尿器,包括除湿机构,所述除湿机构的外部设置有清洗机构,所述除湿机构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底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右侧安装有风扇。该卧床病人用防侧漏接尿器,在使用接尿器时,除湿机构可以对病人接尿处进行烘干,清洗机构可以对接尿器进行清洗,在病人佩戴接尿器时,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可以对加热板进行通电,使加热板进行发热,风扇转动,会把热气吹到箱体顶部的通气管内,再通过进气口,到达接尿处,对病人的接尿处进行烘干,达到对病人达到除湿的效。的效。的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床病人用防侧漏接尿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卧床病人用防侧漏接尿器。

技术介绍

[0002]接尿器是根据男女病人生理特点共有四种,分别是男用一次性塑料袋接尿器和女用穿戴式硅胶接尿腔接尿器、床上负压应急吸尿器。为各类脑积水、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后痴呆昏迷、植物人、偏瘫瘫痪、各重度脑外伤恢复期、长期尿床、尿失禁、骨折、尿崩症、早期尿路感染的伴有脑神经异常体征的重症病人日常和卧床时使用。
[0003]现有的接尿器可以做到防侧漏,不会在排尿时漏出,但是病人在排出尿液后,接尿器与人体接触地方会有尿液残留,一直处于潮湿状态,不及时处理会引发其他病症,由此可见,我们亟需一种卧床病人用防侧漏接尿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床病人用防侧漏接尿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病人在排出尿液后,接尿器与人体接触地方会有尿液残留,一直处于潮湿状态,不及时处理会引发其他病症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床病人用防侧漏接尿器,包括除湿机构,所述除湿机构的外部设置有清洗机构。
[0006]所述除湿机构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底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右侧安装有风扇。
[0007]在使用接尿器时,除湿机构可以对病人接尿处进行烘干,清洗机构可以对接尿器进行清洗,在病人佩戴接尿器时,接尿处与病人接触的地方会潮湿,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可以对加热板进行通电,使加热板进行发热,散发出热气,蓄电池在对风扇进行通电,风扇转动,会把热气吹到箱体顶部的通气管内,再通过进气口,到达接尿处,对病人的接尿处进行烘干,达到对病人达到除湿的效果。
[0008]所述清洗机构包括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喷板,所述进水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尿箱,所述接尿箱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
[0009]当使用过后的接尿箱,需要进行清理,可以反复使用,接尿箱顶部开设有进水口,可以注入清水进行清洗,进水口与接尿箱的连接处设置有喷板,可以把水流进行喷射散开,可以把接尿箱清理更加干净,接尿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可以对清理后的水流进行流出,达到对接尿箱清理的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进气口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外部设置有接尿口。
[0011]优选的,所述接尿口的外表面设置有弹力圈,所述弹力圈的外部设置有固定带。
[0012]优选的,所述接尿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进液管。
[0013]优选的,所述进液管设置在接尿口的外表面,所述接尿箱的正面设置为透明。
[0014]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接尿箱,所述接尿箱的高度和箱体的高度相匹配。
[0015]优选的,所述接尿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接尿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7]第一、本技术在使用接尿器时,除湿机构可以对病人接尿处进行烘干,清洗机构可以对接尿器进行清洗,在病人佩戴接尿器时,接尿处与病人接触的地方会潮湿,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可以对加热板进行通电,使加热板进行发热,散发出热气,蓄电池在对风扇进行通电,风扇转动,会把热气吹到箱体顶部的通气管内,再通过进气口,到达接尿处,对病人的接尿处进行烘干,达到对病人达到除湿的效果。
[0018]第二、本技术当使用过后的接尿箱,需要进行清理,可以反复使用,接尿箱顶部开设有进水口,可以注入清水进行清洗,进水口与接尿箱的连接处设置有喷板,可以把水流进行喷射散开,可以把接尿箱清理更加干净,接尿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可以对清理后的水流进行流出,达到对接尿箱清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结构进水口剖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结构箱体内部剖视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结构进气口剖视图。
[0024]其中:1、除湿机构;101、通气管;102、进气口;103、箱体;104、加热板;105、蓄电池;106、风扇;2、清洗机构;201、进水口;202、喷板;203、接尿箱;204、出水口;3、盖板;4、接尿口;5、弹力圈;6、固定带;7、进液口;8、进液管;9、出液口;10、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5,一种卧床病人用防侧漏接尿器,包括除湿机构1,除湿机构1的外部设置有清洗机构2。
[0027]除湿机构1包括通气管101,通气管101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102,通气管101的另一端设置有箱体103,箱体103的内部安装有加热板104,加热板104底部设置有蓄电池105,蓄电池105的右侧安装有风扇106。
[002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接尿器时,除湿机构1可以对病人接尿处进行烘干,清洗机构2可以对接尿器进行清洗,在病人佩戴接尿器时,接尿处与病人接触的地方会潮湿,箱体103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05,蓄电池105内部线路连接为现有技术,其工作原理为本领域工作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赘述,可以对加热板104进行通电,使加热板104进行发热,散发出热气,蓄电池105在对风扇106进行通电,风扇106转动,会把热气吹到箱体103顶
部的通气管101内,再通过进气口102,到达接尿处,对病人的接尿处进行烘干,达到对病人达到除湿的效果。
[0029]清洗机构2包括进水口201,进水口2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喷板202,进水口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尿箱203,接尿箱203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204。
[003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过后的接尿箱203,需要进行清理,可以反复使用,接尿箱203顶部开设有进水口201,可以注入清水进行清洗,进水口201与接尿箱203的连接处设置有喷板202,可以把水流进行喷射散开,可以把接尿箱203清理更加干净,接尿箱203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204,可以对清理后的水流进行流出,达到对接尿箱203清理的效果。
[0031]具体的,进气口102的顶部设置有盖板3,盖板3的外部设置有接尿口4。
[003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热气在进气口102内部可以吹开盖板3,使热气进入到接尿口4处,当病人排尿盖板3从外部打不开,防止尿液进入箱体103。
[0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床病人用防侧漏接尿器,包括除湿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构(1)的外部设置有清洗机构(2);所述除湿机构(1)包括通气管(101),所述通气管(101)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102),所述通气管(101)的另一端设置有箱体(103),所述箱体(103)的内部安装有加热板(104),所述加热板(104)底部设置有蓄电池(105),所述蓄电池(105)的右侧安装有风扇(106);所述清洗机构(2)包括进水口(201),所述进水口(2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喷板(202),所述进水口(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尿箱(203),所述接尿箱(203)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2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床病人用防侧漏接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02)的顶部设置有盖板(3),所述盖板(3)的外部设置有接尿口(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亚虹林灵萍章海滨项亚芬周思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