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酰胺6纤维固色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514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酰胺6纤维固色技术,包括:选取纺丝级聚酰胺6切片、无机颜料和分散剂作为原料制备色母粒;将制得的色母粒与聚酰胺6切片经配料机进行充分混合后进入双螺杆挤压机连续搅拌熔融后挤出熔体;进入纺丝箱体的连续性各个组件,通过同心圆双组分喷丝板的小孔挤出形成熔体细流,再经侧吹风装置和甬道侧吹风充分冷却环境下形成初生丝束;冷却后的丝束通过油嘴计量装置进行上油并进入预网络开始丝束集束,上油后丝束通过热辊拉伸定型、网络交络后,最后经成品转轴卷绕成筒,制得聚酰胺固色纤维。有效克服传统原液着色纤维因纤维表面存在凸状无机颜料的结构带来的表面摩擦力增大而引起的掉粉、成品质量波动大等问题。成品质量波动大等问题。成品质量波动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酰胺6纤维固色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纤
,特别是一种聚酰胺6纤维固色技术。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原材料及自然资源日渐枯竭,节能环保理念的不断强化,消费者低碳环保意识崛起,节能产品和服务需求量激增;企业纷纷向绿色环保方向转型,但由于传统纺织行业在染整加工工序中容易产生高污染、高耗能的问题,寻找环境友好的纺前着色方式迫在眉睫。
[0003]常规的纺前着色固色方式得到的原液着色纤维中,工艺属物理变化,着色和纺丝可同时连续进行,与纱线后染整加工得到的纤维相比,原液着色纤维拥有着色均匀、色牢度较好、上染率高、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污染少等优点。但随原液着色纤维被广泛的应用到下游织造环节中,原液着色纤维的缺点也逐渐凸显。传统原液着色纤维的生产技术是通过在纺丝过程中添加色母粒进行纺前上色,而色母粒中的颜料粉体属于无机材料,其分散在纤维表面的无机材料形成大量的凸状结构,在纺丝及下游高速应用时表面摩擦力明显增大,导致掉粉、针损等问题,牵涉后续出如布样色牢度不足的问题,常规浅色色种的色牢度在4级左右,而鲜艳、带荧光和深色则易掉色,色牢度小于3级;在下游整经织造过程张力波动增大,对成品质量造成直接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酰胺6纤维固色技术,能够解决传统原液着色纤维因纤维表面存在凸状无机颜料的结构带来的表面摩擦力增大而引起的掉粉、针损、成品质量波动大以及色牢度不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酰胺6纤维固色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S1、选取纺丝级聚酰胺6切片、无机颜料和分散剂作为原料制备色母粒;
[0007]步骤S2、采用在线添加母粒的设备将1~30份步骤S1制得的色母粒与70~90份聚酰胺6切片经配料机进行充分混合后进入双螺杆挤压机,在螺杆挤压机的机筒腔内在经螺杆连续搅拌熔融后挤出;
[0008]步骤S3、熔体通过计量泵变频连续精确计量,再进入纺丝箱体的连续性各个组件,通过同心圆双组分喷丝板的小孔挤出形成熔体细流,再经侧吹风装置和甬道侧吹风的充分冷却环境下形成初生丝束;
[0009]步骤S4、将步骤3中冷却后的丝束通过油嘴计量装置进行上油并进入预网络开始丝束集束,上油后丝束通过热辊实现拉伸定型、网络交络后,最后经成品转轴实现卷绕成筒,制得聚酰胺固色纤维。
[00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进一步为:选取粘度2.4~2.48,含水≤0.06%,二氧化钛含量为0.2%~0.4%的聚酰胺6切片,将聚酰胺6切片放置于70~90℃下真空环境下先干燥6
~8h后继续在100℃环境下干燥2h,将充分干燥的聚酰胺6切片、无机颜料和分散剂作为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7:2.7:0.3比例预混合后,经搅拌机充分搅拌后经螺杆挤出机混合挤出、水冷、造粒后制得色母粒。
[00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的无机颜料粒径在310~330nm。
[00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的同心圆双组分喷丝板孔径范围为0.1~0.4mm,其长径比范围为2~3。
[00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卷绕成筒的头拉伸比的倍数为275~285。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1、本专利技术的聚酰胺6纤维的固色工艺中,通过选用纺丝级聚酰胺6切片、无机颜料和分散剂作为原料制备色母粒,然后将色母粒与聚酰胺6切片进行融入挤压,通过优化设计同心圆双组分喷丝板孔径与有效减少压力波动引起的熔体絮流,保障应用本固色技术制备纤维的连续生产;增大头拉伸比至275~285倍,实现薄而透的聚酰胺6表层拉伸超薄技术;
[0016]2、采用的聚酰胺6切片混合色母粒的重量份比例控制在1~3:7~9,制备的产品皮层厚度均匀、边界清晰规则,可使被包覆的芯层有色纤维的色彩接近被包覆前的原色;另聚酰胺6本身具有润滑性,其光滑皮层可进一步减小纤维的表面摩擦力,有效克服传统原液着色纤维因纤维表面存在凸状无机颜料结构带来的表面摩擦力增大而引起的掉粉、针损、成品质量波动大以及色牢度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新型原液着色聚酰胺6纤维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9]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实施例:一种聚酰胺6纤维固色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S1、选取纺丝级聚酰胺6切片、无机颜料和分散剂作为原料制备色母粒;
[0021]步骤S2、采用在线添加母粒的设备将1~30份步骤S1制得的色母粒与70~90份聚酰胺6切片经配料机进行充分混合后进入双螺杆挤压机,在螺杆挤压机的机筒腔内在经螺杆连续搅拌熔融后挤出;其中在线添加母粒的设备为型号为ABM
‑2‑
1078的在线体积式母粒机。
[0022]步骤S3、熔体通过计量泵变频连续精确计量,再进入纺丝箱体的连续性各个组件,通过同心圆双组分喷丝板的小孔挤出形成熔体细流,再经侧吹风装置和甬道侧吹风的充分冷却环境下形成初生丝束;在此过程中进行单体抽吸,即从将两者混合的熔体中分离出来的小分子物质抽走,避免单体向上附着在喷丝板上而影响纺丝,或向下被牵伸风吸走时,冷凝附着在牵伸器上导致并丝的问题,在熔体经同心圆双组分喷丝板喷出形成初生丝束的过程中,熔体高温会挥发低聚物单体烟需经专用风机抽吸;喷丝板的形状为双组分的同心圆排列组合,能够使色纤维包裹在超薄的聚酰胺6表层中,有色熔体被包裹在聚酰胺6内部,避免纤维的外表层因出现无机颜料而形成的凸状结构,从而获得光滑的纤维外表层;另外聚酰胺6的自润滑性减小纤维的表面摩擦力,同时透明本色有助于芯层有色熔体的色彩显现
且皮层的厚度均匀、边界清晰规则,同心圆双组分排列结构造成极端收缩的差异导致纱线具有卷缩性,在后道的加工工序中呈现仿棉的效果,手感滑腻,柔软舒适。
[0023]步骤S4、将步骤3中冷却后的丝束通过油嘴计量装置进行上油并进入预网络开始丝束集束,上油后丝束通过热辊实现拉伸定型、网络交络后,最后经成品转轴实现卷绕成筒,制得聚酰胺固色纤维。
[0024]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进一步为:选取粘度2.4~2.48,含水≤0.06%,二氧化钛含量为0.2%~0.4%的聚酰胺6切片,将聚酰胺6切片放置于70~90℃的真空环境下先干燥6~8h后继续在100℃环境下干燥2h,将充分干燥的聚酰胺6切片、无机颜料和分散剂作为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7:2.7:0.3比例预混合后,经搅拌机充分搅拌后经螺杆挤出机混合挤出、水冷、造粒后制得色母粒。其中分散剂是使用厂家型号为科莱恩成核剂的分散剂,其具备良好的分散性和流动性。颜料分散不好会导致产品的颜色深浅不一。若颜料本身的团聚体直径过大会导致产品的力学性能降低导致使用范围缩小。
[0025]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的无机颜料粒径在310~330nm。断面处有颜料颗粒,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胺6纤维固色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选取纺丝级聚酰胺6切片、无机颜料和分散剂作为原料制备色母粒;步骤S2、采用在线添加母粒的设备将1~30份步骤S1制得的色母粒与70~90份聚酰胺6切片经配料机进行充分混合后进入双螺杆挤压机,在螺杆挤压机的机筒腔内在经螺杆连续搅拌熔融后挤出;步骤S3、熔体通过计量泵变频连续精确计量,再进入纺丝箱体的连续性各个组件,通过同心圆双组分喷丝板的小孔挤出形成熔体细流,再经侧吹风装置和甬道侧吹风的充分冷却环境下形成初生丝束;步骤S4、将步骤3中冷却后的丝束通过油嘴计量装置进行上油并进入预网络开始丝束集束,上油后丝束通过热辊实现拉伸定型、网络交络后,最后经成品转轴实现卷绕成筒,制得聚酰胺固色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胺6纤维固色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进一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明高原万云云林佳欣林昕谢俊勇郑亲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