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喷漆废水处理回用的废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382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喷漆废水处理回用的废水处理设备,包括集水沉渣池、PH调节池、气浮池、多级净化过滤池以及工艺管道,所述集水沉渣池、PH调节池、气浮池以及多级净化过滤池之间通过所述工艺管道相互连通形成循环回流系统,所述工艺管道包括加药管、污水管、污泥管以及通气管,所述多级净化过滤池包括中水池、砂滤罐、碳滤罐和污泥池,所述PH调节池、气浮池和中水池的底端均通过所述通气管通入空气,且所述气浮池和所述砂滤罐均通过所述污泥管将气浮浮渣回流至所述污泥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地上式结构,体积较小,占用空间面积小,利用多个过滤设备串连循环,使整个处理工艺较为简单,操作运行方便,日常费用低廉,出水稳定。出水稳定。出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喷漆废水处理回用的废水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针对喷漆废水处理回用的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涂装废水是指由涂装生产线的酸洗除锈、脱脂、表调、磷化、钝化、电泳和喷漆等工艺段产生的废水和废液,主要包括:脱脂废水、磷化废水、钝化废水、电泳废水、喷漆废水。废水含油、悬浮物多、COD、BOD浓度高,产生的废渣多,并且其废水主要污染因子为固体悬浮物、酸碱度、磷酸盐、高分子树脂、高浓度有机溶剂等,具有水质成分复杂、污染程度高等特点,如直接排放,势必影响周边的水质环境。
[0003]目前废水处理工艺也出现了采用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及沉淀池的一整套处理废水的工艺,但现有技术中的废水处理工艺基本都通过地下挖掘污水处理池来进行净化,其需要的空间场地较大,且废水处理效率较低,处理达标后的废水难以循环利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喷漆废水处理回用的废水处理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针对喷漆废水处理回用的废水处理设备,包括集水沉渣池、PH调节池、气浮池、多级净化过滤池以及工艺管道,所述集水沉渣池、PH调节池、气浮池以及多级净化过滤池之间通过所述工艺管道相互连通形成循环回流系统,所述工艺管道包括加药管、污水管、污泥管以及通气管,所述多级净化过滤池包括中水池、砂滤罐、碳滤罐和污泥池,所述PH调节池、气浮池和中水池的底端均通过所述通气管通入空气,且所述气浮池和所述砂滤罐均通过所述污泥管将气浮浮渣回流至所述污泥池,所述污泥池上设置有气动隔膜泵和污泥压滤机,所述污泥压滤机通过所述污水管将固液分离后的污水回流至所述PH调节池内,并将过滤后的干泥进行外运。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水沉渣池的输入端设置有用于拦截浮渣的格栅井,所述格栅井内设置有细格栅条及用于废水流入的接入口,所述集水沉渣池内设置有一级污水提升泵,所述一级污水提升泵与所述污泥压滤机通过所述污泥管将废水中初步沉淀的污泥流转至所述污泥压滤机内进行过滤。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PH调节池内设置有将废水流转至所述气浮池内二级污水提升泵,且所述PH调节池上还连接有第一加药装置、PH控制装置和曝气机搅拌装置,所述PH调节池通过加药管与所述第一加药装置相连通,所述PH控制装置通过二级污水提升泵自动控制所述第一加药装置的启闭,所述曝气机搅拌装置与所述PH控制装置相连接。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浮池的输入端设置有反应池,所述反应池通过所述加药管连接有第二加药装置,所述第二加药装置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加药装置上传动连接有搅拌机,且所述第二加药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增大压力的加药泵,所述反应池通过所述第二加药装置内添加的药剂包括PH调节剂、混凝剂和助凝剂。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浮池上设置有刮泥机,所述刮泥机位于所述气浮池的顶端,且所述气浮池的外侧通过通气管连通有多个流量计,所述气浮池的上层通过所述污泥管将气浮浮渣流转至所述污泥池内。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水池采用PE塑料防腐材质制成,所述中水池的入水口处设置有三级污水提升泵,且所述中水池的排水口连通所述砂滤罐,所述砂滤罐内设置有螺杆泵和多个过滤斜板。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污水管用于连接集水沉渣池、PH调节池、反应池、中水池、砂滤罐、碳滤罐和污泥池;所述污泥管用于连接气浮池、污泥压滤机,所述通气管为一级污泥提升泵、二级污泥提升泵和三级污泥提升泵提供气源。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本技术的喷漆废水处理回用的废水处理设备采用地上式结构,体积较小,占用空间面积小,利用多个过滤设备串连循环,使得整个过滤净化处理工艺较为简单,操作运行方便,日常费用低廉,出水稳定,并且主要的过滤设备均为钢结构,使用寿命长,维护简单方便。
[0015]2.本技术将喷涂废水经过串联配置的集水沉渣池、PH调节池、气浮池、多级净化过滤池中过滤处理,采用自动添加药剂处理,可将废水中的浮渣压滤后把压滤液回送于生产产线中,全程实现无废水排放,节省人工,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行成本,同时把淤泥状气浮浮渣渣压滤成固态漆饼,降低固废处理量,减少废水处理成本,废水零排放,可重复循环利用,降低使用维护运行成本,提升处理效果,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针对喷漆废水处理回用的废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针对喷漆废水处理回用的废水处理设备的工作流程图。
[0019]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0020]1、集水沉渣池;101、格栅井;102、细格栅条;103、接入口;104、一级污水提升泵;2、PH调节池;201、二级污水提升泵;202、第一加药装置;203、PH控制装置;204、曝气机搅拌装置;3、气浮池;301、反应池;302、第二加药装置;303、搅拌机;304、加药泵;305、刮泥机;306、流量计;4、中水池;401、三级污水提升泵;5、砂滤罐;501、螺杆泵;502、过滤斜板;6、碳滤罐;7、污泥池;71、气动隔膜泵;72、污泥压滤机;8、加药管;9、污水管;10、污泥管;11、通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4]参照图1至图2,下面对本技术的一种针对喷漆废水处理回用的废水处理设备举出若干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喷漆废水处理回用的废水处理设备,包括集水沉渣池、PH调节池、气浮池、多级净化过滤池以及工艺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沉渣池、PH调节池、气浮池以及多级净化过滤池之间通过所述工艺管道相互连通形成循环回流系统,所述工艺管道包括加药管、污水管、污泥管以及通气管,所述多级净化过滤池包括中水池、砂滤罐、碳滤罐和污泥池,所述PH调节池、气浮池和中水池的底端均通过所述通气管通入空气,且所述气浮池和所述砂滤罐均通过所述污泥管将气浮浮渣回流至所述污泥池,所述污泥池上设置有气动隔膜泵和污泥压滤机,所述污泥压滤机通过所述污水管将固液分离后的污水回流至所述PH调节池内,并将过滤后的干泥进行外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喷漆废水处理回用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沉渣池的输入端设置有用于拦截浮渣的格栅井,所述格栅井内设置有细格栅条及用于废水流入的接入口,所述集水沉渣池内设置有一级污水提升泵,所述一级污水提升泵与所述污泥压滤机通过所述污泥管将废水中初步沉淀的污泥流转至所述污泥压滤机内进行过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喷漆废水处理回用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池内设置有将废水流转至所述气浮池内二级污水提升泵,且所述PH调节池上还连接有第一加药装置、PH控制装置和曝气机搅拌装置,所述PH调节池通过加药管与所述第一加药装置相连通,所述PH控制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其王凯旺李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乐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