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气的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4360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废气的净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静压过滤装置、光催化净化塔和吸附装置,以及循环光催化装置和排气烟囱;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至少两个树脂吸附罐,所述树脂吸附罐的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分别管道连接至光催化净化塔的出气口和排气烟囱;所述循环光催化装置包括换热系统、光催化脱附塔和脱附风机,所述换热系统用于对树脂吸附罐进行冷热交换,所述树脂吸附罐上还开设有循环气进口和循环气出口,所述脱附风机设于光催化脱附塔的出气口和循环气进口之间,所述循环气出口切换连接所述光催化脱附塔的进气口和排气烟囱。采用上述净化装置进行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能耗低、废气处理效率高,且运行安全。且运行安全。且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废气的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废气净化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废气的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喷涂场所生产操作过程中,从原料到成品都存在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废气的产生;涂料一般使用的稀释剂通常由几种溶剂组成,一般是苯类、醛类、酮类、醇类,如苯、甲苯、环己酮、乙酸乙酯、乙酸、乙酸丁酯、二甲苯等,这样溶剂对人体都有较大的危害,人长期接触这样有毒有害物质会引起血液受损、淋巴受损、慢性中毒等。
[0003]现有技术中,对于喷涂行业中废气中存在很多处理方法,比如水洗法,但是该法对于不溶于水的非极性有机物利用水洗法的作用不大,不能有效吸收处理废气中的有机物;RCO蓄热催化燃烧法,但是该法需要有机物含量高、废气成分明确的废气。但对于废气中成分复杂,导致选择性催化剂的性能就容易随之降低,对于低能度、大风量的废气其运行和投资成本就相当高,对于废气浓度不稳地的废气其危险性也会存在。等离子法,该法对于低浓度、易降解的污染物有一定效果,但是对于难降解如苯类、脂类等有机物效果较差。RTO蓄热燃烧法:RTO蓄热燃烧法治理技术是通过将尾气的温度加热到760~850℃,实现对有机物的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废气燃烧后,通过热交换将热量储存在蓄热体内,蓄热体在通过热交换将热量转移到低温废气,达到预热的目的。蓄热燃烧法运行低能耗,净化效率高的,但是焚烧炉和蓄热体成本较高,投资成本较高。更为常用的是活性炭吸附法,但是该法对于废气中大分子有机物或者粉尘较大溶液会降低活性炭吸附效果,且需要经常更换及运行经济型都很低。虽然现有技术中,也存在通过对活性炭的重复利用来减少活性炭的更换频率,但是活性炭的再生是存在一定困难的,需要较高温度的升温,且灰分较多,存在安全隐患。
[0004]因此,设计一种安全高效且成本低的有机废气的净化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是提出一种有机废气的净化装置,用以对喷涂行业中的有机废气进行有效处理。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有机废气的净化装置,包括管道连接的静压过滤装置、光催化净化塔、吸附装置、循环光催化装置和排气烟囱,连接各部分的管道上设有阀门;其中,
[0007]所述静压过滤装置、光催化净化塔和吸附装置依次连接,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至少两个树脂吸附罐,所述树脂吸附罐的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分别管道连接至所述光催化净化塔的出气口和排气烟囱;
[0008]所述循环光催化装置包括换热系统、光催化脱附塔和脱附风机,其中,所述换热系统用于对所述树脂吸附罐进行冷热交换,所述树脂吸附罐上还开设有循环气进口和循环气出口,所述脱附风机设于所述光催化脱附塔的出气口和所述循环气进口之间,所述循环气
出口切换连接所述光催化脱附塔的进气口和排气烟囱。所述循环光催化装置用于对所述树脂吸附罐中树脂吸附的有机废气进行脱附和分解,用以重复使用树脂吸附罐。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系统包括新风换热器,用于对空气预热和冷凝,所述新风换热器连接至所述光催化脱附塔的进气口。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系统包括连接所述树脂吸附罐的蒸汽管路和冷凝液回收管路以及连接至所述光催化脱附塔进气口的风机,所述树脂吸附罐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热蒸汽入口和冷凝液出口。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光催化装置还包括氮气吹扫系统,用于对所述树脂吸附罐进行氮气吹扫,所述吸附树脂罐上对应开设有氮气进气口,吹扫后的氮气经所述树脂吸附罐的废气出口排出。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静压过滤装置中安装有粗中效过滤器。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光催化净化塔和光催化脱附塔均包括塔体,设于塔体内的若干组光反应模块,以及清洗模块;其中,
[0014]所述塔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底部开设有排液口,所述光反应模块沿所述塔体内部的气体流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清洗模块包括若干根设于相邻所述光反应模块之间的喷淋管道、设于所述塔体外侧的清洗水箱和水泵,每根所述喷淋管道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清洗喷头;所述清洗水箱内的水在水泵的作用下,经管道输送至各所述喷淋管道内并经所述清洗喷头喷出。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光反应模块包括紫外灯和光触媒层。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光催化脱附塔的塔体外部还设有保温材料。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树脂吸附罐内装有大孔径吸附树脂,用于吸附所述光催化净化装置未降解完全的有机物。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树脂吸附罐内的中部均安装有列管,所述列管内填充有大孔径吸附树脂;所述废气进口和循环气进口开设于所述树脂吸附罐的下部,所述废气出口和循环气出口开设于所述树脂吸附罐的上部。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烟囱的进气口处安装有主风机,靠近所述排气烟囱的出口处安装有VOCs检测仪;所述树脂吸附罐的循环气出口和所述光催化脱附塔连接的管道上还安装有VOCs检测仪和O3检测仪。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装置结合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进行废气净化处理,以对废气进行低沉本、高效处理。(2)本技术的装置通过采用树脂吸附罐并配合循环光催化装置,实现树脂吸附罐的重复利用。(3)本技术中换热系统用于循环脱附时,给光催化提供通过热交换升温后的新风,来提高臭氧含量,达到提高脱附效率的目的,同时可用于给光催化脱附后的活性炭进行降温、除湿的作用。(4)本技术中所述的光催化净化塔和光催化脱附塔均具备自清洗清洁功能,从而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实施例1中所述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光催化净化塔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实施例2中所述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1、静压过滤装置,2、光催化净化塔,21、塔体,211、净化塔的进气口,212、净化塔的出气口,213、排液口,22、光反应模块,23、清洗模块,231、喷淋管道,232、清洗喷头,233、清洗水箱,234、水泵,3、树脂吸附罐,31、废气进口,32、废气出口,33、循环气进口,34、循环气出口,35、列管,36、热蒸汽入口,37、冷凝液出口,38、氮气进气口;4、循环光催化装置,41、新风换热器,42、光催化脱附塔,43、脱附风机,5、排气烟囱,6、主风机,7、VOCs检测仪,8、O3检测仪,9、风机,10、第二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废气的净化装置,包括管道连接的静压过滤装置1、光催化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废气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连接的静压过滤装置、光催化净化塔、吸附装置、循环光催化装置和排气烟囱,连接各部分的管道上设有阀门;其中,所述静压过滤装置、光催化净化塔和吸附装置依次连接,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至少两个树脂吸附罐,所述树脂吸附罐的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分别管道连接至所述光催化净化塔的出气口和排气烟囱;所述循环光催化装置包括换热系统、光催化脱附塔和脱附风机,其中,所述换热系统用于对所述树脂吸附罐进行冷热交换,所述树脂吸附罐上还开设有循环气进口和循环气出口,所述脱附风机设于所述光催化脱附塔的出气口和所述循环气进口之间,所述循环气出口切换连接所述光催化脱附塔的进气口和排气烟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包括新风换热器,用于对空气预热和冷凝,所述新风换热器连接至所述光催化脱附塔的进气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包括连接所述树脂吸附罐的蒸汽管路和冷凝液回收管路,以及连接至所述光催化脱附塔进气口的风机,所述树脂吸附罐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热蒸汽入口和冷凝液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光催化装置还包括氮气吹扫系统,用于对所述树脂吸附罐进行氮气吹扫,所述树脂吸附罐上对应开设有氮气进气口,吹扫后的氮气经所述树脂吸附罐的循环气出口排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飞龙季晓华殷心波管志云
申请(专利权)人:新苏智汇环境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