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减震转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432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转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减震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机构和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活接座和第二活接座,第一活接座上端设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螺旋杆,螺旋杆外表面上套有缓冲环,缓冲环内壁设有多个与螺旋杆相啮合的滑销,所述缓冲环向下移动时可构成滑销与螺旋杆脱离啮合的结构,缓冲环向上移动时可构成滑销与螺旋杆再次啮合的结构;螺旋杆上端设有动能回收装置,动能回收装置上端设有连接装置,第二活接座固接在连接装置上端;降低弹簧往复运动行程,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并且又能将动能再次回收利用、节能减排。节能减排。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减震转向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转向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减震转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转向减振器是安装于汽车转向系中的一种阻尼式减振器,用以减轻直接来自不平整路面的冲击和转向系的振动,提高转向性能;在不同的汽车上,转向系减振器的安装方式各不相同,但均大体为水平布置,因此其密封要求严格;一般是将转向减振器的一端经铰链连接到车身或车架上,也有的连接到转向器壳体上,而另一端连接到转向传动机构或转向器上相对车身或车架有相对运动的任一元件上,布置时应该避免出现运动死点;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弹簧在回弹时又会对转向器做反向推力,长此以往转向器还容易发生偏差,并且又不能将动能做回收再利用;为此设计一种车辆减震转向系统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辆减震转向系统,降低弹簧往复运动行程,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并且又能将动能再次回收利用、节能减排,有效地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减震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机构和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活接座和第二活接座,第一活接座上端设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螺旋杆,螺旋杆外表面上套有缓冲环,缓冲环内壁设有多个与螺旋杆相啮合的滑销,所述缓冲环向下移动时可构成滑销与螺旋杆脱离啮合的结构,缓冲环向上移动时可构成滑销与螺旋杆再次啮合的结构;螺旋杆上端设有动能回收装置,动能回收装置上端设有连接装置,第二活接座固接在连接装置上端。
[0005]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与第一活接座固接的弹簧座,所述螺旋杆固接在弹簧座上端表面中部,螺旋杆外表面上套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一端固接在弹簧座内壁,缓冲环下端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环,缓冲弹簧另一端固接在第一连接环下端表面。
[0006]所述缓冲环左右两端内壁分别开设有方槽,方槽底端内壁分别固接有两个支撑座,两个支撑座中部内壁均转动连接有一个传动轴,支撑座内壁还分别设有卷簧,卷簧一端分别固接在支撑座内壁上,卷簧另一端分别固接在传动轴外表面上;传动轴外表面中部分别固接有传动座,所述滑销分别固接在对应的传动座上。
[0007]所述缓冲环左右两端内壁还分别开设有与对应的方槽相通的开口槽,挡槽底端内壁分别开设有与对应的滑销相配合的挡槽。
[0008]所述动能回收装置包括气缸,气缸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活塞板下端表面固接有导杆,导杆固接在螺旋杆上端表面;气缸外表面上固接有多个温差发电板,温差发电板外侧分别设有散热鳍片;气缸下端表面固接有第二连接环,第二连接环转动连接在缓冲环上
端表面。
[0009]所述连接装置是连接杆,第二活接座固接在连接杆上端表面。
[0010]所述连接装置是螺纹筒,螺纹筒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第二活接座固接在螺纹杆上端表面。
[0011]所述连接装置是外筒,外筒内壁滑动连接有内筒,第二活接座固接在内筒上端表面;内筒上下两端内壁分别固接有限位杆,两个限位杆外表面内侧分别滑动连接有长滑板,限位杆外表面外侧分别套有与长滑板相配合的拉簧,长滑板外侧端面下侧分别固接有卡销,所述外筒左右两端内壁分别开设有多个与卡销相配合的卡槽,长滑板外侧表面上端分别设有手柄。
[0012]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缓冲环、螺旋杆、滑销,在遇到颠簸路段时能够对转向机构起到减震缓冲作用;能够使缓冲环在向下移动时,压缩缓冲弹簧,滑销与螺旋杆脱离啮合不受阻力,当缓冲环受力与缓冲弹簧平衡后,即缓冲弹簧受到压缩后再次回弹时,在向上移动时滑销与螺旋杆再次啮合具有一定的阻力;降低弹簧往复运动行程,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的动能回收装置,能够在遇到颠簸路段时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再次回收利用,提高利用率;通过设置的连接装置,能够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连接装置。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辆减震转向系统的减震机构安装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辆减震转向系统的减震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辆减震转向系统的温差发电板安装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辆减震转向系统的气缸剖视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辆减震转向系统的缓冲弹簧安装示意图。
[0018]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辆减震转向系统的滑销安装示意图。
[0019]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辆减震转向系统的缓冲环剖视图。
[0020]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辆减震转向系统的卷簧安装示意图。
[0021]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辆减震转向系统的螺纹杆安装示意图。
[0022]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辆减震转向系统的外筒剖视图。
[0023]图中标号:1

转向机构、2

减震机构、3

第一活接座、4

弹簧座、5

螺旋杆、6

缓冲弹簧、7

缓冲环、8

第一连接环、9

第二连接环、10

气缸、11

活塞板、12

温差发电板、13

散热鳍片、14

导杆、15

滑销、16

方槽、17

开口槽、18

挡槽、19

支撑座、20

传动座、21

传动轴、22

卷簧、23

连接杆、24

第二活接座、25

螺纹杆、26

螺纹筒、27

外筒、28

内筒、29

控制杆、30

手柄、31

限位杆、32

长滑板、33

拉簧、34

卡销、35

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5]如图1

10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减震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机构1和减震机构2,
所述减震机构2包括第一活接座3和第二活接座24,第一活接座3上端设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螺旋杆5,螺旋杆5外表面上套有缓冲环7,缓冲环7内壁设有多个与螺旋杆5相啮合的滑销15,所述缓冲环7向下移动时可构成滑销15与螺旋杆5脱离啮合的结构,缓冲环7向上移动时可构成滑销15与螺旋杆5再次啮合的结构;螺旋杆5上端设有动能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减震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机构(1)和减震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2)包括第一活接座(3)和第二活接座(24),第一活接座(3)上端设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螺旋杆(5),螺旋杆(5)外表面上套有缓冲环(7),缓冲环(7)内壁设有多个与螺旋杆(5)相啮合的滑销(15),所述缓冲环(7)向下移动时可构成滑销(15)与螺旋杆(5)脱离啮合的结构,缓冲环(7)向上移动时可构成滑销(15)与螺旋杆(5)再次啮合的结构;螺旋杆(5)上端设有动能回收装置,动能回收装置上端设有连接装置,第二活接座(24)固接在连接装置上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减震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与第一活接座(3)固接的弹簧座(4),所述螺旋杆(5)固接在弹簧座(4)上端表面中部,螺旋杆(5)外表面上套有缓冲弹簧(6),缓冲弹簧(6)一端固接在弹簧座(4)内壁,缓冲环(7)下端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环(8),缓冲弹簧(6)另一端固接在第一连接环(8)下端表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减震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环(7)左右两端内壁分别开设有方槽(16),方槽(16)底端内壁分别固接有两个支撑座(19),两个支撑座(19)中部内壁均转动连接有一个传动轴(21),支撑座(19)内壁还分别设有卷簧(22),卷簧(22)一端分别固接在支撑座(19)内壁上,卷簧(22)另一端分别固接在传动轴(21)外表面上;传动轴(21)外表面中部分别固接有传动座(20),所述滑销(15)分别固接在对应的传动座(20)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减震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金博陈鸿运王辰思袁征吴排霞王兵维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