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立前悬重型汽车转向系统及独立前悬重型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288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独立前悬重型汽车转向系统,涉及汽车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方向盘、转向管柱和转向器、及转向杆组,所述转向杆组包括左横拉杆和右横拉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横拉杆和所述右横拉杆的一端销连接的继动杆、与所述左横拉杆的另一端销连接的左转向节臂和与所述右横拉杆的另一端销连接的右转向节臂、及主动摇臂和从动摇臂,所述主动摇臂与所述从动摇臂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继动杆销连接;所述方向盘装配在所述转向管柱上,所述转向管柱与所述转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转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摇臂的另一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独立前悬重型汽车,包括:前悬架、车架、左侧前轮、右侧前轮、及独立前悬重型汽车转向系统。统。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独立前悬重型汽车转向系统及独立前悬重型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转向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独立前悬重型汽车转向系统及独立前悬重型汽车。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重型商用汽车一般采用工字梁前桥匹配钢板弹簧作为前悬架,转向系统主要由方向盘、转向管柱、循环球转向器、转向垂臂、转向直拉杆和工字梁式转向前桥组成(如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当驾驶员操纵车辆转向时,方向盘带动转向管柱转动,转向管柱传动轴连接转向器输入轴,转向器输出轴转动带动转向垂臂旋转,转向垂臂通过球头销带动转向直拉杆做纵向往复运动,转向直拉杆带动转向桥转向节臂以转向主销为中心转动,横拉杆节臂通过转向横拉杆连接两侧轮端总成,从而使两侧前轮同时向左或向右摆动实现车辆转向。通过结构不难看出这种转向系统是建立在工字梁式转向桥基础上设计的,不能满足单侧前轮的跳动给转向梯形机构带来的变化,显然不适用于独立前悬结构汽车。
[0003]传统的重型汽车转向系统转向器采用立式布置,通过转向器支架固定在大梁一侧,转向盘通过转向管柱与转向器相连,由于两者之间在Y向存在间距,转向管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独立前悬重型汽车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向盘(1)、转向管柱(2)、转向器(3)、以及转向杆组,其中:所述转向杆组包括继动杆(5)、左横拉杆(7)和右横拉杆(8)、左转向节臂(9)和右转向节臂(10)、及主动摇臂(4)和从动摇臂(6),所述继动杆(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横拉杆(7)和所述右横拉杆(8)的一端销连接;所述左横拉杆(7)的另一端与所述左转向节臂(9)销连接,所述右横拉杆(8)的另一端与所述右转向节臂(10)销连接;所述主动摇臂(4)与所述从动摇臂(6)均位于所述继动杆(5)的一侧,且二者平行相互平行;所述主动摇臂(4)与所述从动摇臂(6)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继动杆(5)销连接,且二者与所述继动杆(5)连接的连接点处于所述继动杆(5)的两端之间并分别位于所述继动杆(5)中垂线的两侧;所述方向盘(1)装配在所述转向管柱(2)上,所述转向管柱(2)与所述转向器(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转向器(3)卧放在所述继动杆(5)的两端之间,所述转向器(3)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摇臂(4)的另一端连接以带动所述主动摇臂(4)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前悬重型汽车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继动杆(5)的两端分别通过球销或锥销与所述左横拉杆(7)和所述右横拉杆(8)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独立前悬重型汽车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继动杆(5)的两端分别通过球销与所述左横拉杆(7)和所述右横拉杆(8)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前悬重型汽车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强刘守银米志轩周磊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苇渡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