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泄放结构及换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28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荷泄放结构及换流器,电荷泄放结构包括:控制电路,连接在整流模块和母线电容之间,包括串联的二极管和控制开关,二极管导通时整流模块为母线电容充电;泄放电路,连接在母线电容的正负极之间,包括控制泄放电路通断的受控端,受控端连接二极管,二极管导通时泄放电路断开,二极管截止时泄放电路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电荷泄放结构通过控制开关、二极管和受控端之间的连接关系,实现了母线电容充电过程和母线电容泄放电荷过程的分离,在母线电容充电的过程中泄放电路不会消耗母线电容的能量,避免了能源浪费。避免了能源浪费。避免了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荷泄放结构及换流器


[0001]本技术涉及换流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荷泄放结构及换流器。

技术介绍

[0002]换流器在工作时母线电容上建立了较高的电压,当换流器停机时母线电容上存在大量残余电荷,若不能迅速将其电荷泄放掉,会存在安全隐患。换流器的主拓扑通常采用“交



交”结构,即输入是交流电,通过整流模块建立直流电势,再通过逆变模块将直流电变换成合适的交流电。整流模块与逆变模块之间连接有母线电容,母线电容上接入较大的电容用于储能。目前泄放母线电容上残余电荷所用方案是通过在母线电容两端直接接入泄放电阻。因此,无论在何种状态下,只要母线电容上有电压,泄放电阻就会消耗能量,造成能量浪费,且泄放电阻发热会使变流器内部温度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泄放电路浪费电能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电荷泄放结构及换流器。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荷泄放结构及换流器,其中电荷泄放结构包括:
[0006]控制电路,连接在整流模块和母线电容之间,包括串联的二极管和控制开关,所述二极管导通时所述整流模块为所述母线电容充电;
[0007]泄放电路,连接在所述母线电容的正负极之间,包括控制所述泄放电路通断的受控端,所述受控端连接所述二极管,所述二极管导通时所述泄放电路断开,所述二极管截止时所述泄放电路导通。
[0008]优选的,所述泄放电路包括三极管和泄放电阻,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为所述受控端,所述发射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母线电容的正极,所述基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泄放电阻,所述泄放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母线电容的负极。
[0009]进一步的,所述泄放电路还包括与所述泄放电阻串联的指示灯。
[0010]优选的,所述指示灯为发光二极管。
[0011]优选的,所述控制开关连接所述整流模块,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控制开关,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母线电容的正极。
[0012]换流器,包括上文所述的电荷泄放结构。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整流模块、逆变模块和母线电容,所述整流模块连接所述逆变模块,所述整流模块连接在所述母线电容两端。
[0014]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提出的电荷泄放结构通过控制开关、二极管和受控端之间的连接关系,实现了母线电容充电过程和母线电容泄放电荷过程的分离,在母线电容充电的过程中泄放电路不会消耗母线电容的能量,避免了能源浪费。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荷泄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电荷泄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换流器在工作时母线电容上建立了较高的电压,当换流器停机时母线电容上存在大量残余电荷,若不能迅速将其电荷泄放掉,会存在安全隐患。换流器的主拓扑通常采用“交



交”结构,即输入是交流电,通过整流模块建立直流电势,再通过逆变模块将直流电变换成合适的交流电。整流模块与逆变模块之间连接有母线电容,母线电容上接入较大的电容用于储能。目前泄放母线电容上残余电荷所用方案是通过在母线电容两端直接接入泄放电阻。因此,无论在何种状态下,只要母线电容上有电压,泄放电阻就会消耗能量,造成能量浪费,且泄放电阻发热会使变流器内部温度升高。
[0020]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接在母线电容两端接入泄放电阻会一直消耗母线电容的能量,造成能量浪费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电荷泄放结构,包括:
[0021]控制电路,连接在整流模块和母线电容之间,控制电路包括串联的二极管和控制开关,控制开关闭合时二极管正向导通,整流模块为母线电容充电;
[0022]泄放电路,连接在母线电容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泄放电路包括控制泄放电路通断的受控端,受控端连接二极管并由二极管控制,当二极管导通时泄放电路断开,当二极管截止时泄放电路导通。
[0023]由此可知,当控制开关闭合、二极管导通时,泄放电路断开,此时整流模块给母线电容充电,泄放电路无法泄放母线电容上的电荷;当控制开关断开、二极管截止时,泄放电路导通,此时整流模块停止为母线电容充电,泄放电路泄放母线电容上的残余电荷。
[0024]因此,本技术提出的电荷泄放结构通过控制开关、二极管和受控端之间的连接关系,实现了母线电容充电过程和母线电容泄放电荷过程的分离,在母线电容充电的过程中泄放电路不会消耗母线电容的能量,避免了能源浪费。
[0025]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0026]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荷泄放结构,包括控制电路和泄放电路。其中,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开关K1和二极管D1;泄放电路包括三极管Q1和泄放电阻R1。控制开关K1的一端连接整流模块,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母线电容的正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母线电容的正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泄放电阻R1,泄放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母线电容的负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基极是泄放电路的受控端,用于控制泄放电路的导通和断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
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控制三极管Q1的通断。当二极管D1导通时,三极管Q1的基极电势高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的电势,三极管Q1处于截止状态,因而泄放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当二极管D1截止时,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势高于三极管Q1的基极电视,三极管Q1处于导通状态,因而泄放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泄放电路消耗母线电容的能量。
[0027]由此可知,当控制器检测到整流模块给母线电容充电时,控制器控制控制开关K1闭合,此时电流经过二极管D1产生压降。由于二极管D1导通压降的存在,此时三极管Q1的基极电势高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势,三极管Q1不导通,此时泄放电路不工作。当控制器检测到母线电容停止充电时,控制器控制控制开关K1断开,此时三极管Q1的发射极因为连接母线电容的正极,所以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势大于三极管Q1的基极电势,三极管Q1处于导通状态,此时泄放电路工作,将母线电容上的残余电荷通过三极管Q1、泄放电阻R2迅速泄放。
[0028]进一步的,为了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荷泄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连接在整流模块和母线电容之间,包括串联的二极管和控制开关,所述二极管导通时所述整流模块为所述母线电容充电;泄放电路,连接在所述母线电容的正负极之间,包括控制所述泄放电路通断的受控端,所述受控端连接所述二极管,所述二极管导通时所述泄放电路断开,所述二极管截止时所述泄放电路导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泄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放电路包括三极管和泄放电阻,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为所述受控端,所述发射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母线电容的正极,所述基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泄放电阻,所述泄放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妮黄猛黄颂儒农航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