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人居环境区域的环境规制有效性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418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水平人居环境区域的环境规制有效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人居环境水平指标,包括经济发展度、城乡生计均衡度、公共服务保障度和生态环境保护度;S2.根据人居环境水平指标确定出高水平人居环境;S3.构建高水平人居环境区域的环境规制有效性评价指标模型;S4.根据有效性评价指标模型计算有效性评价指标,判断有效应评价指标值是否大于设定阈值,如是,则当前高水平人居环境区域的环境规制有效,否则为无效;能够对人居环境是否为高水平进行准确界定以及高水平人居环境的污染治理措施以及治理设施等是否有效进行准确检验评价,从而为后续的环境治理措施的指定以及治理设施的更新、维护等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确的数据支持。确的数据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水平人居环境区域的环境规制有效性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评价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水平人居环境区域的环境规制有效性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的改善涉及将自然环境转变为人居环境,以满足社区在工作、娱乐和人类生存的不同部分的需求。通过这种方式,它将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可持续住宅开发、城市管理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各种建设和建立纳入其中。
[0003]尽管人居环境的整体质量有所提高,但城市环境问题仍然是人居环境变化的四个相互关联的领域之一,以在城市化的世界中实现所有人更好的生活质量。人们认为,自然质量在经济增长的初始阶段下降,但在国家达到较高的人均收入水平后恢复。然而,逐渐确定的是,特别是在发展中世界的城市,这些转型阶段趋于重叠,并出现了新的问题。快速的城市化导致了快速增长的消费主义,包括不断扩大的车辆使用和富裕城市人口的大量资源足迹。这种发展导致了新的环境问题,包括新的污染物,新旧污染物共存,以及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因此,这些城市通过改变环境政策来应对新的环境问题,以应对"发展"从数量转向质量的影响。然而,新的环保标准在解决新的城市环境问题,减少新的污染方面的作用仍然有限。此外经济繁荣加剧了新的城市环境问题在城市间的空间溢出,因此,这些地区亟需检验现有环境政策及其实施工具在应对复杂环境下新污染的有效性,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手段进行评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水平人居环境区域的环境规制有效性分析方法,能够对人居环境是否为高水平进行准确界定以及高水平人居环境的污染治理措施以及治理设施等是否有效进行准确检验评价,从而为后续的环境治理措施的指定以及治理设施的更新、维护等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水平人居环境区域的环境规制有效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确定人居环境水平指标,包括经济发展度、城乡生计均衡度、公共服务保障度和生态环境保护度;
[0007]S2.根据人居环境水平指标确定出高水平人居环境;
[0008]S3.构建高水平人居环境区域的环境规制有效性评价指标模型:
[0009][0010]其中:α、β、θ、γ和ψ均为设定计算系数且β>0,Treat
it
为虚拟变量,如果当前为第i
个区域则Treat
it
为1,否则Treat
it
为0;Post
it
为虚拟变量,如果当前为第t个时间段内为1,否则为0;w
im
为设定的空间权重矩阵,表示第i个区域和与第i个区域邻近的第m个区域之间的空间权重矩阵,表示个体效应因子,δ
t
表示时间效应因子,ε
it
表示随机干扰因子,X
it
为当前第i个区域中经济发展度、城乡生计均衡度和公共服务保障度对环境规制的影响因子,X
im
表示与当前区域i相邻近的第m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度、城乡生计均衡度和公共服务保障度对区域i的环境规制有效应的影响因子;
[0011]S4.根据有效性评价指标模型计算有效性评价指标,判断有效应评价指标值是否大于设定阈值,如是,则当前高水平人居环境区域的环境规制有效,否则为无效。
[0012]进一步,步骤S2中,通过如下方法确定人居环境是否为高水平人居环境:
[0013]S21.确定人居环境的耦合协调度D:
[0014]其中,C为人居环境水平指标之间的耦合度,T为人居环境功能评价指标的综合指数;
[0015]S22.确定人居环境的相对发展度R;
[0016]S23.耦合协调度D大于设定阈值且相对发展度R大于设定阈值,则当前人居环境为高水平人居环境。
[0017]进一步,通过如下方法计算耦合度C:
[0018][0019]其中:U1表示经济发展度,U2表示城乡生计均衡度,U3表示公共服务保障度,U4生态环境保护度。
[0020]进一步,通过如下方法确定相对发展度R:
[0021][0022]其中:U1表示经济发展度,U2表示城乡生计均衡度,U3表示公共服务保障度,U4表示生态环境保护度。
[0023]进一步,通过如下方法确定综合指数T:
[0024]T=α
U1
U1+β
U2
U2+γ
U3
U3+δ
U4
U4;
[0025]其中:U1表示经济发展度,U2表示城乡生计均衡度,U3表示公共服务保障度,U4生态环境保护度,α
U1
为经济发展度权重,β
U2
为城乡生计均衡度权重,γ
U3
为公共服务保障度权重,δ
U4
为生态环境保护度权重。
[0026]进一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人居环境水平指标:
[0027][0028]其中:U
r
为人居环境水平的各个指标,r=1,2,3,4;
[0029][0030]D
rj
=1

E
rj
[0031][0032][0033][0034]X
irj
=M

x
irj
[0035][0036]其中:i表示第i个地区,M表示第i个地区第r个人居环境水平指标下的第j个子指标的所允许的最大值,x
irj
表示第i个地区第r个人居环境水平指标下的第j个子指标的值,min(X
j
)表示第i个地区第r个人居环境水平指标下的第j个子指标最小值,max(X
j
)为第i个地区第r个人居环境水平指标下的第j个子指标最大值,m表示子指标j的个数;n表示目标区域的个数。
[003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能够对人居环境是否为高水平进行准确界定以及高水平人居环境的污染治理措施以及治理设施等是否有效进行准确检验评价,从而为后续的环境治理措施的指定以及治理设施的更新、维护等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附图说明
[003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进一步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详细说明:
[004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水平人居环境区域的环境规制有效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2]S1.确定人居环境水平指标,包括经济发展度、城乡生计均衡度、公共服务保障度和生态环境保护度;经济发展度包括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共二元对比系数三个准则层。城乡生计均衡度包括城乡就业环境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两个准则层。公共服务保障度包括教育文化、交通通讯、卫生保障和基础保障四个准则层。生态环境保护度包括生态基础、生态压力和生态响应三个准则层。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劳动力生产率、土地产出率、有效灌溉面积比重、农业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水平人居环境区域的环境规制有效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人居环境水平指标,包括经济发展度、城乡生计均衡度、公共服务保障度和生态环境保护度;S2.根据人居环境水平指标确定出高水平人居环境;S3.构建高水平人居环境区域的环境规制有效性评价指标模型:其中:α、β、θ、γ和ψ均为设定计算系数且β>0,Treat
it
为虚拟变量,如果当前为第i个区域则Treat
it
为1,否则Treat
it
为0;Post
it
为虚拟变量,如果当前为第t个时间段内为1,否则为0;w
im
为设定的空间权重矩阵,表示第i个区域和与第i个区域邻近的第m个区域之间的空间权重矩阵,表示个体效应因子,δ
t
表示时间效应因子,ε
it
表示随机干扰因子,X
it
为当前第i个区域中经济发展度、城乡生计均衡度和公共服务保障度对环境规制的影响因子,X
im
表示与当前区域i相邻近的第m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度、城乡生计均衡度和公共服务保障度对区域i的环境规制有效应的影响因子;S4.根据有效性评价指标模型计算有效性评价指标,判断有效应评价指标值是否大于设定阈值,如是,则当前高水平人居环境区域的环境规制有效,否则为无效。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高水平人居环境区域的环境规制有效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通过如下方法确定人居环境是否为高水平人居环境:S21.确定人居环境的耦合协调度D:其中,C为人居环境水平指标之间的耦合度,T为人居环境功能评价指标的综合指数;S22.确定人居环境的相对发展度R;S23.耦合协调度D大于设定阈值且相对发展度R大于设定阈值,则当前人居环境为高水平人居环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水平人居环境区域的环境规制有效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法计算耦合度C:其中:U1表示经济发展度,U2表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川生范伟暄漆玲玲葛曼卓德兵李宇悦彭杨霞张建强郝天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