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泡沫干扰感应器的管道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4175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泡沫干扰感应器的管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二管段位于第一管段的下游,第一管段围成第一管腔,第二管段围成第二管腔,第二管段上设置有用于供感应器检测第二管腔内是否有液体的检测部位,第二管腔的内径小于第一管腔的内径,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之间形成台阶面,台阶面能够阻挡至少一部分第一管腔内的附壁的泡沫。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装置,包括上述的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轻或消除出现管道内的泡沫对感应器造成干扰的现象。干扰的现象。干扰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泡沫干扰感应器的管道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具体涉及一种防泡沫干扰感应器的管道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抽液泵形成的正压或负压的作用下,液体在管道内流动,为了在泵完液体后及时关闭抽液泵,在管道的某个点设置感应器,当感应器探测到管道内有液体时,表示液体还没有被泵完,感应器传递信号给抽液泵的控制器,控制抽液泵继续工作,当感应器探测到管道内没有液体时,表示液体已经被泵完,感应器传递信号给抽液泵的控制器,控制抽液泵停止工作。
[0003]在利用抽液泵泵取液体时常常会面临以下技术问题:当泵入的液体容易产生泡沫时,液体在管道内流动过程中因液体受某些外力(如液体振荡、分散后与空气混合又汇入下游管道)的作用下会产生较多泡沫,如图1所示,在液体已经被泵完后,这些泡沫一部分会被泵走,但是还有一部分泡沫103依然会残留在管道101内,这一部分泡沫103容易附着在管道101的内壁上,残留在管道101内的泡沫103不易或一时不易消散,尤其是附着在管道101的管壁上的泡沫103难以消散,残留在管道101内的泡沫103会对感应器102造成干扰,导致感应器102误判为管道101内还有液体,进而导致在液体已经被泵完后抽液泵还在持续工作,抽液泵这样持续的工作会浪费时间,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给操作人员带来困扰和焦虑。
[0004]正压过滤装置或负压过滤装置是实验室的常用设备,例如用于液体样本抽滤的薄膜过滤抽滤机,现有的正压过滤装置或负压过滤装置常常会面临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防泡沫干扰感应器的管道和装置,以减轻或消除至少一个上述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泡沫干扰感应器的管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段位于所述第一管段的下游,所述第一管段围成第一管腔,所述第二管段围成第二管腔,所述第二管段上设置有用于供感应器检测所述第二管腔内是否有液体的检测部位,所述第二管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管腔的内径,所述第一管腔和所述第二管腔之间形成台阶面,所述台阶面能够阻挡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管腔内的附壁的泡沫。
[0007]可选的,所述台阶面垂直于所述第一管腔的腔壁。
[0008]可选的,所述台阶面呈环形,所述台阶面环绕在所述管道的中心轴线的外围。
[0009]可选的,所述第二管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外径。
[0010]可选的,所述第二管段的管壁上设置有透明部,所述透明部构成所述检测部位。
[0011]可选的,所述第二管段的下游连接有第三管段,所述第三管段围成第三管腔,所述第三管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管腔的内径。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管腔的内径≥0.5mm且≤50mm。
[0013]可选的,所述管道应用于正压过滤装置或负压过滤装置。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装置,包括感应器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管道,所述感应器设置在所述第二管段处。
[0015]可选的,还包括真空泵或增压泵,所述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真空泵或所述增压泵相连。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置管道的结构,能够减轻或消除出现管道内的泡沫对感应器造成干扰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常规管道的工作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防泡沫干扰感应器的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防泡沫干扰感应器的管道的工作示意图。
[0018]其中,1

第一管段;2

第二管段;3

第三管段;4

第一管腔;5

第二管腔;6

第三管腔;7

台阶面;8

感应器;9

泡沫;10

检测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中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21]如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防泡沫干扰感应器的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段1和第二管段2,第二管段2位于第一管段1的下游,第一管段1围成第一管腔4,第二管段2围成与第一管腔4连通的第二管腔5,第二管段2上设置有用于供感应器8检测第二管腔5内是否有液体的检测部位10,第二管腔5的内径小于第一管腔4的内径,即第二管段2的内径小于第一管段1的内径,第一管腔4和第二管腔5之间形成台阶面7,台阶面7能够阻挡并截留至少一部分第一管腔4内的附壁的泡沫9。
[0022]采用上述的方案,一方面,由于第二管腔5的内径小于第一管腔4的内径,第二管腔5和第一管腔4之间会形成流速差,第二管腔5内的液体或气体的流速大于第一管腔4内液体或气体的流速,第二管腔5内较快的流速以及第一管腔4和第二管腔5之间流速的变化均使得第二管腔5内的泡沫9(包括从第一管腔4移动至第二管腔5的泡沫9)能够快速的被带走、吹走而不附壁,能够有效的清除第二管腔5内的泡沫9以满足感应器的识别判断;另一方面,在第一管腔4和第二管腔5之间形成了台阶面7,由于泡沫9的附壁性,台阶面7能够阻挡并截留第一管腔4的腔壁上的泡沫9,能够有效减少从第一管腔4的腔壁移动至第二管腔5内的泡沫9,能够减少第二管腔5内的泡沫9。通过以上两个方面来有效消除第二管腔5内的泡沫9,尤其是有效消除第二管腔5的腔壁上的泡沫9,能够有效的消除出现泡沫9干扰感应器8的现
象,使得感应器8能够准确的检测到管道内是否存在液体,在抽完液体后能够及时关闭抽液泵。
[0023]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管道变径来实现流速差,在抽液泵施加到管道内的负压/正压一定的前提下,第二管腔5内的液体或气体(泵完液体后管道内的空气等气体)的流速就会增加。在具体实施时,第二管腔5的内径与第一管腔4的内径的比值越小(比值<1),第二管腔5内的液体或气体的流速提高的越大,越有利于清除第二管腔5内的泡沫9。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台阶面7垂直于第一管腔4的腔壁。垂直于第一管腔4的腔壁的台阶面7能够有效的阻挡泡沫9,阻止泡沫9向下游移动。通过试验对比,设置垂直于第一管腔4的腔壁的台阶面7时,防泡沫干扰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减轻或消除出现管道内的泡沫9对感应器8造成干扰的现象;设置向第二管腔5倾斜的台阶面7时(即第二管段2和第一管段1之间采用内径渐变的方式进行变径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泡沫干扰感应器的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段位于所述第一管段的下游,所述第一管段围成第一管腔,所述第二管段围成第二管腔,所述第二管段上设置有用于供感应器检测所述第二管腔内是否有液体的检测部位,所述第二管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管腔的内径,所述第一管腔和所述第二管腔之间形成台阶面,所述台阶面能够阻挡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管腔内的附壁的泡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面垂直于所述第一管腔的腔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面呈环形,所述台阶面环绕在所述管道的中心轴线的外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外径。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吡邻重庆生物科技工作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