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智能识别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413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智能识别装置,涉及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主体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装置主体、后壳和密封条,所述装置主体的后方安装有后壳,且装置主体与后壳之间的衔接处设置有密封条,所述装置主体的表面安装有显示屏,所述后壳的内部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中央控制模块和电源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安置于后壳的内部上方,且散热组件包括进风口、过滤网、散热扇、换热水腔和出风口。该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智能识别装置及其方法,通过散热组件便于对主体组件进行充分的散热,通过运算处理模块便于对地质雷达数据进行处理并实现地质雷达数据的可视化显示,此外还能够进行转换输出多种不同的数据结构。的数据结构。的数据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智能识别装置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雷达数据处理
,具体为一种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智能识别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质雷达数据处理的目标是压制随机的和规则的干扰,以最大可能的分辨率在地质雷达图像剖面上显示反射波,提取反射波的各种有用的参数(包括电磁波速度,振幅和波形等)来帮助解释。在地质雷达数据处理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智能识别装置进行数据处理,
[0003]现有的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智能识别装置在使用时多采用单一的散热结构,导致散热效率较慢,高速率数据识别过程中易造成中央控制模块的过热损毁,此时在数据处理后根据需求的不同,进行不同数据结构的数据输出时需要添加数据转换器,使得数据输出较为麻烦。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智能识别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智能识别装置及其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智能识别装置及其方法,包括主体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装置主体、后壳和密封条,所述装置主体的后方安装有后壳,且装置主体与后壳之间的衔接处设置有密封条,所述装置主体的表面安装有显示屏,所述后壳的内部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中央控制模块和电源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安置于后壳的内部上方,且散热组件包括进风口、过滤网、散热扇、换热水腔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的上侧固定有过滤网,且进风口的下方安装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的外侧设置有换热水腔,且散热扇的下方连接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散热扇和出风口之间相互连通。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组件的两侧安装有衔接组件,且衔接组件包括固定板和定位栓,所述固定板分别与装置主体、后壳的两侧固定连接,且固定板之间贯穿设置有定位栓。
[0008]进一步的,所述衔接组件还包括防护板和防护角,所述固定板的上下两侧外部均连接有防护板,且防护板呈弧形状结构,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有防护角,且防护角贴合于主体组件的外部四周。
[0009]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导热鳍片,所述换热水腔靠近进风口的一侧连接有导热鳍片,且导热鳍片位于进风口内壁两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后壳的后侧上方固定有散热片,且后壳的后侧下方开设有散热口。
[0011]进一步的,所述后壳的后方中部由右至左依次设置有电源接口、通信接口和连接口,且连接口的外侧下方转动安装有防尘盖。
[0012]进一步的,所述通信接口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匹配模块,且匹配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数据输入模块,所述数据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中央控制模块相连,且中央控制模块与电源组件电性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网络模块连接有服务器模块,且中央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还电性连接有运算处理模块,所述运算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接口转换模块,且接口转换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数据输出模块。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运算处理模块包括信号提取模块、滤波处理模块、数据识别模块、数据转换模块、识别模型构建模块和雷达数据可视化处理模块,所述信号提取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滤波处理模块,且滤波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数据识别模块,所述数据识别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据转换模块,且数据转换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识别模型构建模块,所述识别模型构建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雷达数据可视化处理模块。
[0015]进一步的,所述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智能识别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步骤一:将装置主体、后壳组装起来构成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智能识别装置的主体,并通过连接线使得通信接口外接地质雷达数据信号采样器,进而接收地质雷达数据;
[0017]步骤二:数据输入模块将所接收的地质雷达数据输入至中央控制模块并储存,然后通过运算处理模块对地质雷达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最终实现地质雷达数据的可视化显示;
[0018]步骤三:对数据的接口之间进行对应转换,并外接外部数据接收设备,数据通过数据输出模块对运算处理转换后的数据进行输出;
[0019]步骤四:使用散热组件对中央控制模块和电源组件进行风冷散热,利用散热扇促进风流与换热水腔进行换热,提高风冷散热效率。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智能识别装置及其方法,具备以下
[0021]有益效果:
[0022]该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智能识别装置,通过散热组件便于对主体组件进行充分的散热,通过运算处理模块便于对地质雷达数据进行处理并实现地质雷达数据的可视化显示,此外还能够进行转换输出多种不同的数据结构,使用较为便捷。
[0023]1.该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智能识别装置及其方法设置有主体组件和衔接组件,装置主体、后壳构成了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智能识别装置的主体,通过定位栓将装置主体、后壳两侧的固定板锁紧便于实现装置主体、后壳的安装拆卸,两者之间的密封条能够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呈弧形状结构的防护板位于装置主体的两侧并凸出于装置主体的前后侧,便于对装置主体的前后侧进行防撞保护,进而能够防止装置主体受损,四周的防护角同样能够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0024]2.该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智能识别装置及其方法设置有散热组件,通过进风口便于进风,过滤网能够对进风口处的灰尘进行过滤,散热扇旋转能够牵引带动风力的流动进而使得风流从进风口处途径导热鳍片与换热水腔进行水流换热,并环绕散热扇数周与散热扇外围的换热水腔进行进一步的换热,从而降低空气温度,使得低温空气能够通过出风口吹出对中央控制模块和电源组件进行风冷散热,通过散热口便于及时排出散热后的热风。
[0025]3.该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智能识别装置及其方法设置有中央控制模块,通过电源接口便于对电源组件进行充电,电源组件用于为中央控制模块进行供电,中央控制模块和电
源组件为集成化设置,占用面积较小的同时方便统一散热,通信接口能够外接地质雷达数据信号采样器,进而接收地质雷达数据,匹配模块用于验证匹配信号线路,避免出现干扰信号,数据输入模块用于将所接收的地质雷达数据输入至中央控制模块并储存。
[0026]4.该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智能识别装置及其方法设置有接口转换模块和数据输出模块,中央控制模块能够通过网络模块以无线传输的方式将所储存的地质雷达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模块中进行备份储存,防止数据丢失,运算处理模块用于对地质雷达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接口转换模块能够对数据的接口之间进行对应转换,以便于衔接输出多种不同的数据结构,通过数据输出模块能够对运算处理转换后的数据进行输出。
[0027]5.该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智能识别装置及其方法设置有运算处理模块,信号提取模块用于提取地质雷达信号数据,滤波处理模块用于对雷达信号数据中的干扰波段进行过滤,数据识别模块用于对地质雷达信号数据进行识别处理,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将雷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智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组件(1)和散热组件(6),所述主体组件(1)包括装置主体(101)、后壳(102)和密封条(103),所述装置主体(101)的后方安装有后壳(102),且装置主体(101)与后壳(102)之间的衔接处设置有密封条(103),所述装置主体(101)的表面安装有显示屏(3),所述后壳(102)的内部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中央控制模块(4)和电源组件(5),所述散热组件(6)安置于后壳(102)的内部上方,且散热组件(6)包括进风口(601)、过滤网(602)、散热扇(604)、换热水腔(605)和出风口(606),所述进风口(601)的上侧固定有过滤网(602),且进风口(601)的下方安装有散热扇(604),所述散热扇(604)的外侧设置有换热水腔(605),且散热扇(604)的下方连接有出风口(606),所述进风口(601)、散热扇(604)和出风口(606)之间相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智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1)的两侧安装有衔接组件(2),且衔接组件(2)包括固定板(201)和定位栓(202),所述固定板(201)分别与装置主体(101)、后壳(102)的两侧固定连接,且固定板(201)之间贯穿设置有定位栓(2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智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组件(2)还包括防护板(203)和防护角(204),所述固定板(201)的上下两侧外部均连接有防护板(203),且防护板(203)呈弧形状结构,所述固定板(201)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有防护角(204),且防护角(204)贴合于主体组件(1)的外部四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智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6)还包括导热鳍片(603),所述换热水腔(605)靠近进风口(601)的一侧连接有导热鳍片(603),且导热鳍片(603)位于进风口(601)内壁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智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102)的后侧上方固定有散热片(7),且后壳(102)的后侧下方开设有散热口(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雷达数据处理智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102)的后方中部由右至左依次设置有电源接口(9)、通信接口(10)和连接口(11),且连接口(11)的外侧下方转动安装有防尘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胜甘斌赵文强潘军马文鑫魏丰丰白勇勇南秀加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九零六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