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性能纳米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10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性能纳米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如下:步骤一:原材料准备:原材料包括砂、硅灰、钢纤维、水泥、粉煤灰、矿渣、纳米材料、水,其组份按质量百分比计为:砂3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性能纳米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预制构件
,具体涉及一种超高性能纳米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力设施基础结构主要是以整体现浇混凝土为主,其具有整体性与抗渗防水性能好、可靠性高及良好的耐久性等优点;但该类型电力设施基础需要现场浇筑混凝土,涉及工艺繁多,导致现场湿作业量大,施工周期长,一个结构往往需要现场施工人员花费7天甚至更多的时间,制作完成后还需进行21

28天的养护才能进行后序施工;另外,施工现场堆土和材料占地面积大;同时人力资源投入较多,人工成本高;另外现场浇筑还涉及到模板制作安装,制模费工费时,且产生大量建筑垃圾,现场拌和又会产生噪声和粉尘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性能纳米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工艺,相较于现浇混凝土部品,免去了现场浇筑、养护的时间;相较于预制普通混凝土部品,减少重量,提高了安装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性能纳米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如下:
[0005]步骤一:原材料准备:原材料包括砂、硅灰、钢纤维、水泥、粉煤灰、矿渣、纳米材料、水,其组份按质量百分比计为:砂31

33%、硅灰9

11%、钢纤维5

7%、水泥31

33%、粉煤灰2

4%、矿渣6

8%、纳米材料0.5

1.5%、余下的为水;
[0006]步骤二:模具的安装与检测:构件模具进场时需根据厂家提供的合格证,对模具进行检验;生产时,现场工艺员浇注前对模具尺寸进行测量;
[0007]步骤三:进料:实验室测试堆场砂的含水率,调整当日生产配合比,根据实验室配合比扣除相应用水量,由中控室的操作工根据生产配合比进料:进料顺序为:砂

粉料

干搅2min

水和纳米材料

搅拌8

10min

加入钢纤维

搅拌6

8min

卸料

装入模具

振动台振捣10

20s

表面收光

修饰抹面

恒温罩静停7

8h

升温到60℃,再恒温进行初养8h,降温至20

30℃;
[0008]步骤四:拆模:初养结束后拆模;
[0009]步骤五:终养:终养48小时,运输至堆场,进行自然养护,养护后外运至施工现场。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模具检验包括模具的刚度、承载力、宽度、长度、高度、对角线、板面平整度,钢板外观质量尺寸。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恒温罩静停7

8h,并保持恒温20

30℃。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以12℃/h升温到60℃。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以12℃/h降温至20

30℃。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振捣时:少方量构件一次浇筑完成,同时一次振捣完成,避免出现过振;如必须间歇,二次浇筑时首次浇筑的表面拉毛。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成型后的构件进行蒸汽养护,养护过程为静停、初养、终养及自然养护四阶段。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预制构件模具尺寸检查中心线和孔道位置偏差时,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偏差较大值。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轻质、高性能、耐腐蚀,可大大降低产品的全成本;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电力系统的各种产品,可以采用具有创新性的截面形状和截面尺寸,有效地降低构件的自重,大幅度提高结构物的耐久性,极大地减少或免除了后期维护费用,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工程建设和使用的综合造价,因而具有很高的性价比;此外,同等承载力条件下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水泥用量几乎是普通混凝土的1/2,因此其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CO2排放量也只有一半左右,生产过程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骨料的用量,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只占普通混凝土的1/3到1/4;符合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因此研发利用超高性能混凝土来制备电力系统的各种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请参阅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一种超高性能纳米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如下:
[0023]步骤一:原材料准备:原材料包括砂、硅灰、钢纤维、水泥、粉煤灰、矿渣、纳米材料、水,其组份按质量百分比计为:砂31%、硅灰9%、钢纤维5%、水泥31%、粉煤灰2%、矿渣6%、纳米材料0.5%、余下的为水;
[0024]步骤二:模具的安装与检测:构件模具进场时需根据厂家提供的合格证,对模具进行检验;生产时,现场工艺员浇注前对模具尺寸进行测量;
[0025]步骤三:进料:实验室测试堆场砂的含水率,调整当日生产配合比,根据实验室配合比扣除相应用水量,由中控室的操作工根据生产配合比进料:进料顺序为:砂

粉料

干搅2min

水和纳米材料

搅拌8min

加入钢纤维

搅拌6min

卸料

装入模具

振动台振捣10s

表面收光

修饰抹面

恒温罩静停7h,并保持恒温20℃

以12℃/h升温到60℃,再恒温进行初养8h,以12℃/h降温至20℃;
[0026]步骤四:拆模:初养结束后拆模;
[0027]步骤五:终养:终养48小时,运输至堆场,进行自然养护,养护后外运至施工现场。
[002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模具检验包括模具的刚度、承载力、宽度、长度、高度、对角线、板面平整度,钢板外观质量尺寸。
[0029]对原材料的采购标准如下:
[0030][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性能纳米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如下:步骤一:原材料准备:原材料包括砂、硅灰、钢纤维、水泥、粉煤灰、矿渣、纳米材料、水,其组份按质量百分比计为:砂31

33%、硅灰9

11%、钢纤维5

7%、水泥31

33%、粉煤灰2

4%、矿渣6

8%、纳米材料0.5

1.5%、余下的为水;步骤二:模具的安装与检测:构件模具进场时需根据厂家提供的合格证,对模具进行检验;生产时,现场工艺员浇注前对模具尺寸进行测量;步骤三:进料:实验室测试堆场砂的含水率,调整当日生产配合比,根据实验室配合比扣除相应用水量,由中控室的操作工根据生产配合比进料:进料顺序为:砂

粉料

干搅2min

水和纳米材料

搅拌8

10min

加入钢纤维

搅拌6

8min

卸料

装入模具

振动台振捣10

20s

表面收光

修饰抹面

恒温罩静停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杰王春朱平彦韩沛沛耿晓刚刘连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瀚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