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组装的无尘间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10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组装的无尘间框架结构,包括:四个立柱;四个设置于相邻立柱之间的下梁;若干个竖直设置于下梁上的的支撑柱;设置于各立柱和支撑柱上方的上框体;各支撑柱上端面与上框体下端面插接配合,下端面与下梁上端面插接配合;各下梁两端与第一立柱下部插接配合;上框体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各立柱对应嵌入配合的第一嵌入件和若干个与各支撑柱对应嵌入配合的第二嵌入件;形成模块化组装结构,先以插接、嵌入的形式进行基本的固定,完全组装完成后,再进行统一焊接固定,提高了无尘间搭建时的方便程度。高了无尘间搭建时的方便程度。高了无尘间搭建时的方便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组装的无尘间框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无尘间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块化组装的无尘间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无尘间是指将一定空间范围内之空气中的微粒子、细菌等之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之温度、洁净度、室内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噪音振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而所给予特别设计建成的无尘、洁净的房间。
[0003]现有的无尘间采用铝型材直接焊接搭建组成,这种方式搭建存在难度,需要安装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根据图纸对应将铝型材切割成对应长度直接焊接起来,焊接时,需要人工对齐并支撑,不方便操作,并且人工对齐难以保证尺寸精度,可能出现最后搭建的无尘间尺寸与规格尺寸出现偏差或无尘间歪斜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组装的无尘间框架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铝型材直接焊接搭建无尘间的方式不方便操作且难以保证尺寸精度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组装的无尘间框架结构,包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组装的无尘间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立柱(1);四个设置于相邻立柱(1)之间的下梁(2);若干个竖直设置于下梁(2)上的支撑柱(3);设置于各立柱(1)和支撑柱(3)上方的上框体(4);各所述支撑柱(3)上端面与上框体(4)下端面插接配合,下端面与下梁(2)上端面插接配合;各所述下梁(2)两端与第一立柱(1)下部插接配合;所述上框体(4)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各立柱(1)对应嵌入配合的第一嵌入件(5)和若干个与各支撑柱(3)对应嵌入配合的第二嵌入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组装的无尘间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体(4)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上梁(41)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上梁(42),各第一上梁(41)和第二上梁(42)首尾相接形成上框体(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组装的无尘间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立柱(1)包括:L型柱体(11),剖面呈开口L型;M型柱体(12),剖面呈M型,与L型柱体(11)内侧固定连接;所述L型柱体(11)和M型柱体(12)下端面齐平,M型柱体(12)上端面高于L型柱体(11);各所述L型柱体(11)上端面分别与对应第一上梁(41)或第二上梁(42)的下端面抵接,各所述M型柱体(12)侧端面分别与对应第一上梁(41)和第二上梁(42)的侧端面抵接;各所述下梁(2)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对应L型柱体(11)侧部插接配合的第一销件(21)和与对应M型柱体(12)侧部插接配合的第二销件(22)。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仁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耀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