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筋装配式挡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3523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筋装配式挡土结构,包括:两个以上契形面板和两个以上拉筋;所述契形面板的两个相邻侧面设置有沿各自长度方向的凸楞,契形面板的另外两个相邻侧面设置有沿各自长度方向的凹槽;两个以上契形面板通过凸楞和凹槽的配合,通过企口对接组成挡土墙;所述契形面板上加工有一个以上穿筋孔;一个以上所述拉筋的前端分别穿过契形面板上的穿筋孔,并与契形面板锚固;拉筋的后端安装在填土的安装槽内,并通过混凝土的固化将拉筋的后端固定在安装槽内;一个以上拉筋和挡土墙组成加筋挡土墙;所述拉筋和契形面板均由工厂预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现场组装成挡土结构,方便快捷,节约建造工时。节约建造工时。节约建造工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筋装配式挡土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竹筋装配式挡土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镇建设进程的加速,山区场地用于建设的工程越来越多,且填筑场地形成大量填土边坡,支挡结构大量运用。一般情况下,边坡通常采用重力式挡土结构或桩板结构,即依靠支挡结构自身重力或构件抗弯能力抵抗填筑边坡的水平土压力或下滑推力。挡土结构常用的形式为现浇混凝土挡土墙、条石砌筑挡土墙或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此类挡土结构不仅圬工用量大,材料需要大量从外部运至现场,而且浇筑或砌筑费工费时,同时也存在大量因修建挡土结构开挖的土石方外运,不利于环境保护,且增大工程造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竹筋装配式挡土结构,能够在现场组装成挡土结构,方便快捷,节约建造工时。
[0004]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竹筋装配式挡土结构,包括:两个以上契形面板和两个以上拉筋;
[0006]所述契形面板的两个相邻侧面设置有沿各自长度方向的凸楞,契形面板的另外两个相邻侧面设置有沿各自长度方向的凹槽;两个以上契形面板通过凸楞和凹槽的配合,通过企口对接组成挡土墙;
[0007]所述契形面板上加工有一个以上穿筋孔;
[0008]一个以上所述拉筋的前端分别穿过契形面板上的穿筋孔,并与契形面板锚固;拉筋的后端安装在填土的安装槽内,并通过混凝土的固化将拉筋的后端固定在安装槽内;一个以上拉筋和挡土墙组成加筋挡土墙;
[0009]其中,所述拉筋和契形面板均由工厂预制。
[0010]进一步的,所述拉筋采用竹筋。
[0011]进一步的,所述契形面板为平板或外弧形板。
[0012]进一步的,所述契形面板的凸楞的高度、宽度和凹槽的深度均为契形面板板厚的1/3,且凹槽的宽度比凸楞的宽度大。
[0013]进一步的,所述契形面板内配置竹筋网片。
[0014]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采用工厂预制的契形面板和拉筋,利用拉筋连结挡土面板,能够有效控制挡土面板的变形和挡土面板的位移;且预制的契形面板和拉筋可在现场组装砌筑,利用因场地填筑的土石料随场地形成逐层填充以增加组装结构的抗倾覆能力和抗滑移能力,以抵抗边坡的水平方向土压力或下滑推力,利用场坪分层填筑料同步安装挡土结构部件及其组合件,形成对填土的加筋体系,简化施工程序。
[0016](2)本技术的拉筋采用具有一定抗拉强度、自重轻、易制安的竹筋代替通常的
加筋土使用的复合材料,减轻预制构件的运输重量且便于拼装和砌筑的同时,可以就地取材,现场组装,方便快捷,达到绿色、环保和施工快捷的效果,同时利用产量大的竹筋,降低了工程造价。
[0017](3)本技术的契形面板通过凸楞和凹槽的配合,通过企口对接组成挡土墙,且凹槽的宽度比凸楞的宽度大,凸楞和凹槽的接缝处自动形成泄水通道。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组成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契形面板与拉筋的装配图;
[0020]图3为契形面板的结构图;
[0021]图4为契形面板内的竹筋网片的结构图;
[0022]图5为拉筋与填土的连接图;
[0023]其中,1

契形面板,2

拉筋,3

凸楞,4

凹槽,5

穿筋孔,6

竹筋网片,7

混凝土,8

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5]实施例1:
[002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竹筋装配式挡土结构,参见附图1,包括:上层单元和下层单元;上层单元和下层单元结构形式相同,均包括:两个以上契形面板1和两个以上拉筋2;
[0027]所述契形面板1可为平板、外弧形板,外弧形板的矢高不小于契形面板1宽度1/12,不大于契形面板1宽度的1/8,契形面板1的长、宽及板厚应根据拉筋4的间距和填筑高度确定,契形面板1的长、宽均不超过500mm,板厚不小于150mm;
[0028]参见附图2,所述契形面板1的两个相邻侧面设置有沿各自长度方向的凸楞3,契形面板1的另外两个相邻侧面设置有沿各自长度方向的凹槽4;两个以上契形面板1通过凸楞3和凹槽4的配合,通过企口对接组成上层单元或下层单元的面板;上层单元的面板和下层单元的面板也通过凸楞3和凹槽4的配合(即企口对接)组成挡土墙;其中,凸楞3的高度、宽度和凹槽4的深度均为板厚的1/3,且凹槽4的宽度比凸楞3的宽度大2~3mm,作为企口对接的安装承插空间;
[0029]参见附图3,所述契形面板1上加工有一个以上穿筋孔5,且穿筋孔5的轴线与契形面板1侧面的最近距离为契形面板1宽度的1/6,穿筋孔5的直径比拉筋2直径大2mm;参见附图4,契形面板1内配置有边长不小于60mm且厚度不小于10mm的竹筋网片6;
[0030]一个以上所述拉筋2的前端分别穿过契形面板1上的穿筋孔5,并伸出于契形面板1,伸出契形面板1的长度不小于200mm,且该前端采用普通钢丝绑扎长度不小于300mm的横行竹板与契形面板1锚固;参见附图5,拉筋2的后端安装在填土的安装槽8内,并通过混凝土7的固化将拉筋2的后端固定在安装槽8内;一个以上拉筋2和挡土墙组成加筋挡土墙;其中,每个拉筋2均采用竹筋,采用整长单根筋,且所有拉筋2之间的间距和填土的填筑高度均由设计计算确定;
[0031]所述拉筋2和契形面板1均由工厂预制。
[0032]实施例2:
[003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竹筋装配式挡土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34]S1:根据现行规范设计所述加筋挡土墙,确定拉筋2的纵横间距、契形面板1的尺寸,并根据填土性质和范围(水平方向)要求计算拉筋2的长度;
[0035]S2:根据拉筋2的纵向间距确定分层填土厚度,并对填土逐层填筑压实;
[0036]S3:压实填土后,在填土顶面剔出安装槽8,安装槽8的深度和宽度为拉筋2的直径的1.5倍;
[0037]S4:清理契形面板1的临空面(即远离填土的表面)后,将拉筋2安装在契形面板1与填土之间,拉筋2的前端穿过契形面板1上的穿筋孔5,并伸出于契形面板1,且该前端采用普通钢丝绑扎长度不小于300mm的横行竹板与契形面板1锚固;拉筋2的后端安装在填土的安装槽8内,并通过强度不低于C10的混凝土7或混合砂浆填充密实在所述安装槽8内,进而将拉筋2的后端固定在安装槽8内;
[0038]S5:重复S3和S4,完成设计的契形面板1层数、拉筋2个数直到达到设计的加筋挡土墙高度;
[0039]S6: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饰面施作和绿化植被。
[0040]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筋装配式挡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以上契形面板和两个以上拉筋;所述契形面板的两个相邻侧面设置有沿各自长度方向的凸楞,契形面板的另外两个相邻侧面设置有沿各自长度方向的凹槽;两个以上契形面板通过凸楞和凹槽的配合,通过企口对接组成挡土墙;所述契形面板上加工有一个以上穿筋孔;一个以上所述拉筋的前端分别穿过契形面板上的穿筋孔,并与契形面板锚固;拉筋的后端安装在填土的安装槽内,并通过混凝土的固化将拉筋的后端固定在安装槽内;一个以上拉筋和挡土墙组成加筋挡土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其健高峰庞凌眉罗宏川程宝文何亚东郭达春白月明丁军罗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