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氰氟虫腙的杀虫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3333 阅读:3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氰氟虫腙的杀虫组合物。它以氰氟虫腙和阿维菌素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为有效成分,氰氟虫腙与阿维菌素的质量份数比为50∶1-1∶1,氰氟虫腙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质量份数比为50∶1-1∶1,在实际应用时制成包括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的应用剂型,制剂中有效成分的累积重量百分比为1-60%。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防治农业上的害虫,尤其用于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蔬菜小菜蛾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木专利技术涉及的农药组合物,是以氰氟虫腙和阿维菌素或甲氮基阿维菌素苯 甲酸盐为有效成分,用于防治农业上的害虫,尤其用于防治水稻稻纵巻叶螟、 蔬菜小菜蛾等。
技术介绍
阿维菌素(abamectin),它是一种大环内酯双糖类化合物。是从土壤微生物 中分离的天然产物,对昆虫和螨类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 无内吸作用。但它对叶片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且残效期 长。其作用机制与一般杀虫剂不同的是它干扰神经生理活动,刺激释放r-氨基 丁酸,而r-氨基丁酸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有抑制作用,若螨和昆虫与幼虫与 药剂接触后即出现麻痹症状,不活动不取食,2-4天后死亡。但对捕食性和寄生 性天敌虽有直接杀伤作用,但因植物表面残留少,因此对益虫的损伤小。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mamectin benzoate),高效、广谱、残效期长, 为优良的杀虫杀螨剂,其作用机理阻碍害虫运动神经信息传递而使身体麻痹死 亡。作用方式以胃毒为主触杀作用,对作物无内吸性能,但能有效渗入施用作 物表皮组织,因而具有较长残效期。对鳞翅目,螨类、鞘翅目及同翅目害虫有 极高活性,且不与其它农作物产生交叉,在土壤和中易降解无残留,不污染环 境,在常规剂量范围内对有益昆虫及天敌、人畜安全,可与大部分农药混用。由于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已在我国广泛使用多年,长年连 续单独使用己经使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强,即使不断加大施药剂量,也难以有效 杀灭害虫。氰氟虫腙(metafliimizone)是一种全新作用机制的杀虫剂,通过附着在钠 离子通道的受体上,阻碍钠离子通行,与菊酯类或其他种类的化合物无交互抗 性。该药主要是通过害虫取食进入其体内发生胃毒杀死害虫,触杀作用较小, 无内吸作用。该药对于各龄期的靶标害虫、幼虫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昆虫取 食后该药进入虫体,通过独特的作用机制阻断害虫祌经元轴突膜上的钠离子通 道,使钠离子不能通过轴突膜,进而抑制祌经冲动使虫体过度的放松,麻痹,几个小时后,害虫即停止取食,1 3d内死亡,可以有效地防治各种鳞翅目害虫 及某些鞘翅目的幼虫、成虫,还可以用于防治蚂蚁、白蚁、蝇类、蝉螂等害虫。 对哺乳动物无神经毒性,对鸟类的急性毒性低,对蜜蜂低危险,由于在水中能 迅速地水解和光解,对水生生物无实际危害。不同农药品种的混配,是防治农业抗性害虫的常见方法。通过农药配方筛 选,筛选出合理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 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是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本专利技术人对氰氟虫腙和 阿维菌素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混配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氰氟虫腙和 阿维菌素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进行混配,在一定的混配比例范围对害虫 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害虫产生抗药性问题及实际防治效果 较差,提供一种高效、低毒、速效性好且持效期长,有利于害虫综合治理的杀虫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将该杀虫组合物用于农业上杀虫的用途。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效成分由氰氟虫腙和阿维 菌素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组成的杀虫组合物,氰氟虫腙与阿维菌素的质 量份数比为50: l — 1,氰氟虫腙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质量份数比 为50: l — 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虫组合物在实际应用时制成包括乳油、微乳剂、水乳剂、 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的应用剂型,制剂中有效成分的累积重量百分比为1-6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虫组合物中使用的助剂包括溶剂、乳化剂、润湿剂、稳定 剂、分散剂、增稠剂、PH调节剂、消泡剂、防冻剂、去离子水、填料等,都是 农药制剂加工中常用的各种助剂,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的试验进行确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虫组合物各种应用剂型的生产工艺均属现有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虫组合物,通常采用喷雾的方法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采
技术实现思路
用农业上应用的其他使用技术。例如常用的农药使用方法喷雾法、毒饵法、 种子处理法、种子包衣法、土壤处理法、熏蒸法、熏烟法、涂抹法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虫组合物,在应用时应注意在害虫卵孵化高峰期至低龄幼 虫期用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来源及效果为进一步了解氰氟虫腙和阿维菌素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混配对害虫 的毒力,本专利技术人对氰氟虫腙和阿维菌素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混配进行了大量的配方筛选试验。试验采用《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1154. 1-2006)推荐的点滴 法进行测定,生物试材为稻纵巻叶螟2代3龄幼虫、甘蓝小菜蛾2代3龄幼虫, 采用孙云沛法计算混配组合物的共毒系数(CTC值)。按照NY/T11547. 7-2006 杀虫剂联合作用划分标准共毒系数(CTC值)^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 数(CTC值)《120表现为拮抗作用;120<共毒系数(CTC值)<120表现为相 加作用。试验结果如表l、表2所示,氰氟虫腙和阿维菌素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 酸盐混配组合物在质量份数比为50: l — 1之间,共毒系数(CTC值)均大于120,即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表1、氰氟虫腙和阿维菌素及不同配比对水稻稻纵巻叶螟毒力测定结果<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表2、氰氟虫腙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及不同配比对甘蓝小菜蛾的毒力测定结果<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虫组合物有如下有益效果:1.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虫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组 合物的杀虫效果比单剂有了明显提高,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降低了成本。2.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虫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不同,组合物的应用能延缓 或克服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有利于害虫的综合治理。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在这些实施例中,除另有说明外,所有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制剂实施例一氰氟虫腙14.7%,阿维菌素0.3%,非离子型的聚氧乙烯醚4%,环氧化豆 油1%,对氨基苯甲酸0.5。/。,乳化剂1601#10%,乳化剂500#5%,余量为乙醇 和二甲苯。将上述配方按比例依次加入混合釜中,搅拌均匀后即制得15%氰氟虫腙 阿维菌素乳油。 制剂实施例二氰氟虫腙19.5%,阿维菌素0.5%,润湿剂拉开粉3%,分散剂NNO10n/。,滑石粉5%,余量为高岭土。将上述配方按比例粗粉碎后进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匀, 再经气流粉碎后即制得20%氰氟虫腙 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 制剂实施例三氰氟虫腙14.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0.5%,乳化剂1601#12%,润 湿齐IJLS5。/。,分散剂SOPA-270 3%,膨润土 2%,黄原胶0.1%,有机硅消泡剂 0.4%,丙三醇5%,余量为去离子水。将上述配方按比例进行预先粉碎,再加 入砂磨机中研磨,经高剪切混合后调配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氰氟虫腙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由氰氟虫腙与阿维菌素或甲氨基阿维菌苯甲酸盐组成,氰氟虫腙与阿维菌素的质量份数比为50∶1-1∶1,氰氟虫腙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质量份数比为50∶1-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中迅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