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爆炸危险环境的人体静电导出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3222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爆炸危险环境的人体静电导出门,其包括门扇及门框,所述门扇、门框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门磁磁铁、门监控器,门监控器内设有门磁开关,门扇上设有静电亚导体门把手;所述门扇内设有导线一,门框内设有导线二,导线一、导线二均通过接地线与接地线热镀锌扁钢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爆炸危险区域通常设置的防静电触摸球、触摸棒等人体静电释放装置和门锁联动控制,静电释放装置做成门把手,通过导静电门把手、静电检测装置、机械联锁装置、静电接地等强制性导出人体静电,使得在不增加额外动作的前提下,强制人员进入爆炸危险建筑的同时进行静电导出。炸危险建筑的同时进行静电导出。炸危险建筑的同时进行静电导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爆炸危险环境的人体静电导出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爆炸危险环境的人体静电导出门,属于电器机械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化工项目总体数量的增加,以及近期事故率的上升,化工项目对于安全性的需求日益增高。
[0003]人体在行走、摩擦等过程中本身会积聚静电;在绝缘体场所或未接地的容器装卸介质场所附近人体也会感应带电;在喷涂、吹扫、水雾喷泄、粉尘飞扬、喷溅加油等场所作业,人体会捕集荷电“微粒”带电。
[0004]在易燃气体泄漏事故处置时,泄漏气体出的气体与空气混合极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点火源会发生爆炸或燃烧。在处置此类事故时,通常按要求切断了警戒区内电源,熄灭明火,但人体静电的防护问题容易被忽视。在某些点火能量极小的爆炸性气体(如氢气等)泄漏事故现场,人体静电放电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0005]对于人员进入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通常在入口处设置防静电触摸球(如图1所示,包括球体11,球体11固定于安装支架12上,安装支架12底部设有安装底座13)、触摸棒等人体静电导出装置,但工作人员是否真正触摸并导出了人体静电,往往只能通过管理进行约束,难免造成疏漏和安全隐患。
[0006]另外,早期防静电触摸球采用金属球、金属栏杆扶手处采用裸露金属触摸棒直接接地放电来消除人体静电,由于释放电阻小,静电释放时间短,瞬间释放能量大,从而易导致人体受电击或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后期防静电触摸球的触摸球采用静电亚导体材料较好地解决此类问题,但管理疏漏还是在所难免。
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强制性导出人体静电的静电导出门,使得进入防爆环境建筑的人员必须进行人体静电导出。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爆炸危险环境的人体静电导出门,其包括门扇及门框,所述门扇、门框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门磁磁铁、门监控器,门监控器内设有门磁开关,门扇上设有静电亚导体门把手;所述门扇内设有导线一,门框内设有导线二,导线一、导线二均通过接地线与接地线热镀锌扁钢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门扇与门框之间连接有机械闭门器,在人员出入后,自动闭门。
[0010]优选地,所述门扇安装静电亚导体门把手处为绝缘材料。可以直接采用绝缘材料或将门板此处区域进行绝缘处理,避免意外碰到金属部件发生放电现象而产生火花。
[0011]优选地,所述门磁磁铁设于门扇上方的拐角处。门磁磁铁与门框对应位置的门监控器构成闭门器,可接入建筑物防火门监控系统,监控其开关,防止门的不正常开启状态导致无法起到放电和联锁作用。
[0012]优选地,所述导线一穿设于金属软管内,金属软管设于门扇内;所述导线二、接地线穿设于金属软管内,金属软管设于门框内;所述接地线热镀锌扁钢设于地面。
[0013]更优选地,所述导线一包括接地软铜线及导线。
[0014]优选地,所述静电亚导体门把手采用亚导体材料,静电亚导体门把手上设有标识,安全可靠,超低功耗,正常使用期间无需更换电池,在夜间可荧光显示位置。
[0015]优选地,所述静电亚导体门把手设有蜂鸣器、指示灯,通过声光报警提示人体与门把手接触状态以及静电是否释放完毕,并可向控制电磁锁的门禁系统发送门把手静电释放完成信号,以使电磁锁可以解锁开门。
[0016]门把手作为静电释放装置,采用静电亚导体材料。静电亚导体的导静电性能处于静电导体和静电非导体之间。体积电阻率(指单位长度、单位截面积的导体电阻)大于1
×
106Ω
·
m、小于1
×
10
10
Ω
·
m的物料及表面电阻率大于1
×
107Ω、小于1
×
10
11
Ω的固体表面,属静电亚导体。静电亚导体合理的人体静电释放电阻,延长了人体静电释放时间,降低了人体静电瞬间释放能量,电荷在泄漏时,电流十分微弱,处于μA级,有效解决金属导体直接接地放电消除人体静电时间短、瞬间释放能量大而导致人体受电击或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现象。
[0017]亚导体静电门把手自带蜂鸣器、指示灯。声光报警提示人体与门把手接触状态以及静电是否释放完毕。休眠状态:当人体与门把手没有接触时,人体静电释放报警器处于休眠状态,蜂鸣器不报警,状态指示灯不亮;报警状态:当人体与门把手可靠接触,人体静电释放报警器感应到人体,人体静电压处于危险值时,进入报警状态,蜂鸣器报警,红灯闪烁;正常状态:当人体与门把手可靠接触,直到蜂鸣器不报警,绿灯闪烁,进入正常状态。静电释放完毕,可以进入危险场所作业;接地报警状态
‑‑‑
当接地电阻大于50Ω时,人体静电释放报警器处于接地报警状态,蜂鸣器长鸣,红灯持续闪烁,提示检测接地线。
[0018]门把手至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Ω。接地线独立检测,接地电阻符合标准确保接地可靠才可使用。
[0019]本技术将爆炸危险区域通常设置的防静电触摸球、触摸棒等人体静电释放装置和门锁联动控制,静电释放装置做成门把手,通过导静电门把手、静电检测装置、机械联锁装置、静电接地等强制性导出人体静电,使得在不增加额外动作的前提下,强制人员进入爆炸危险建筑的同时进行静电导出,减少管理上的疏漏形成的安全隐患,在化工项目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安全措施。
[0020]本技术结构简单,电磁锁利用电生磁原理,当有电流通过硅钢片时,电磁锁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而紧紧吸住铁板达到锁门的效果。当控制电磁锁的门禁系统收到门把手静电释放完成信号时会断电,电磁锁会失去吸引力而可以开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防静电触摸球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人体静电导出门的示意图;
[0023]图3为门禁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25]实施例
[0026]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爆炸危险环境的人体静电导出门,其包括门扇1及门框2,所述门扇1、门框2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门磁磁铁4、门监控器5,门监控器5内设有门磁开关,门扇1上设有静电亚导体门把手3;所述门扇1内设有导线一7,门框2内设有导线二8,导线一7、导线二8均通过接地线9与接地线热镀锌扁钢10连接。所述门扇1与门框2之间连接有机械闭门器6。所述门扇1安装静电亚导体门把手3处为绝缘材料。所述门磁磁铁4设于门扇1上方的拐角处。
[0027]所述导线一7穿设于金属软管内,金属软管设于门扇1内;所述导线二8、接地线9穿设于金属软管内,金属软管设于门框2内;所述接地线热镀锌扁钢10设于地面。所述导线一7包括接地软铜线及导线。所述接地线9采用接地软铜线。
[0028]所述静电亚导体门把手3采用亚导体材料,静电亚导体门把手3上设有标识。
[0029]所述静电亚导体门把手3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爆炸危险环境的人体静电导出门,包括门扇(1)及门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1)、门框(2)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门磁磁铁(4)、门监控器(5),门监控器(5)内设有门磁开关,门扇(1)上设有静电亚导体门把手(3);所述门扇(1)内设有导线一(7),门框(2)内设有导线二(8),导线一(7)、导线二(8)均通过接地线(9)与接地线热镀锌扁钢(10)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爆炸危险环境的人体静电导出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1)与门框(2)之间连接有机械闭门器(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爆炸危险环境的人体静电导出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1)安装静电亚导体门把手(3)处为绝缘材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爆炸危险环境的人体静电导出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刚邹雄李晓蕾张艳王岱岳殷雪梅陈诞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