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基础冲刷深度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309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7
本申请公开一种桥梁基础冲刷深度预警装置,包括:导杆;浮球,套设在导杆上,浮球在浮力作用下沿导杆上浮,浮球内设有第一磁性体;报警组件,包括报警设备和位于导杆内为磁性开关,磁性开关位于所述导杆的内部,且在竖直方向上,磁性开关位于浮球的上浮路径上,磁性开关与报警设备电性连接,磁性开关用于控制报警设备的通断;浮球上浮经过磁性开关时第一磁性体能够使磁性开关闭合。本申请,在导杆的外设置浮球,在导杆内设置磁性开关,当桥梁基础附近的地基被冲开后,浮球在水的浮力作用下,沿着导杆向上浮动,经过磁性开关时,浮球内部的第一磁性体使磁性开关闭合,报警设备开始报警,实现实时监测冲刷深度。实现实时监测冲刷深度。实现实时监测冲刷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基础冲刷深度预警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基础冲刷深度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桥墩局部冲刷是造成跨河桥梁损毁的重要原因之一。冲刷是指水流从河床、堤岸、桥梁墩台、桥梁基础等构筑物的周围,淘掘并带走泥沙及其他物质的过程。
[0003]目前,对于桥梁基础的冲刷问题,一直缺乏有效的监测预警方法。常规的检查方法一般是每隔数年由专业的潜水员对桥梁基础进行人工探摸,或者是利用超声监测来判断桥梁基础的冲刷深度。受监测技术条件及时间的限制,常规的监测方法难以做到对桥梁基础冲刷深度的实时把握,无法对有害冲刷做出实时预警,桥梁的运营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出一种桥梁基础冲刷深度预警装置,旨在解决常规的监测手段中无法实时监测的问题。
[000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桥梁基础冲刷深度预警装置包括:导杆,用于设置在待监测桥梁基础处,所述导杆上下延伸;浮球,套设在所述导杆上,所述浮球能够在浮力作用下沿所述导杆向上浮动,所述浮球内部设有第一磁性体;报警组件,包括报警设备和磁性开关,所述磁性开关位于所述导杆的内部,且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磁性开关位于所述浮球的上浮路径上,所述磁性开关与所述报警设备电性连接,所述磁性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报警设备的通断;当所述浮球上浮经过所述磁性开关时,所述第一磁性体使所述磁性开关闭合。
[000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磁性开关包括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所述正极触点和所述负极触点分别与所述报警装置的正负极连接,所述正极触点和所述负极触点之间设有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上设有第二磁性体,当所述浮球上浮经过所述磁性开关时,所述第一磁性体吸引所述第二磁性体,以使所述正极触点和所述负极触点之间的导电端子闭合。
[0007]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的一端与所述正极触点旋转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磁性体设于所述第一端子上;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负极触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子设于所述第一端子自由端的旋转路径上,当所述浮球上浮至所述磁性开关的位置时,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之间,以使所述第二磁性体在所述第一磁性体的吸引下带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接触。
[0008]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竖直设置,以使所述第一端子的自由端能够围绕所述正极触点在竖直平面上旋转。
[0009]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浮球在所述导杆的周向上与所述导杆固定连接,在水平
方向上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之间。
[001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三端子,所述第三端子的一端与所述正极触点旋转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磁性体设于所述第三端子上;所述负极触点设于所述第三端子自由端的旋转路径上,当所述浮球上浮至所述磁性开关的位置时,所述负极触点位于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之间,以使所述第二磁性体在所述第一磁性体的吸引下带动所述第三端子与所述负极触点接触。
[001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磁性开关包括电磁感应组件和场效应管,所述场效应管与所述电磁感应组件和所述报警设备均电性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用于控制多数报警设备的通断;所述电磁感应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场效应管的通断;当所述浮球上浮经过所述磁性开关时,所述第一磁性体通过所述电磁感应组件使所述场效应管导通,以使所述报警设备报警。
[001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报警组件包括一一对应的多个报警设备和多个磁性开关,每个磁性开关分别与对应的报警设备电性连接,所述多个磁性开关在所述导杆内部的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多个磁性开关均设于所述浮球的上浮路径上。
[001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报警组件包括一个报警设备和多个磁性开关,每个磁性开关均与所述一个报警设备电性连接,所述多个磁性开关在所述导杆内部的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多个磁性开关均设于所述浮球的上浮路径上;不同报警设备的报警事件不同。
[001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浮球设有多个,所述导杆在竖直方向上设有多个限位组件,所述多个限位组件将所述导杆在竖直方向上划分为多个监测区间,每个所述监测区间内均设有一个所述浮球,所述多个磁性开关分别设置在与所述多个限位组件高度相同的位置处,以使每个监测区间内的浮球上浮至该监测区间的限位组件时,与该监测区间的限位组件高度相同的磁性开关闭合。
[001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桥梁基础冲刷深度预警装置还包括外部框架,所述导杆位于所述外部框架的内部,所述导杆与所述外部框架连接,所述外部框架用于与所述桥梁基础连接。
[001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框架包括多个连接杆,所述多个连接杆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监测区间的交界处,所述连接杆在水平方向上将所述导杆与所述外部框架连接。
[0017]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导杆的外部设置浮球,在导杆的内部设置磁性开关,当桥梁基础附近的地基被冲开后,浮球在水的浮力作用下,沿着导杆向上浮动,浮动过程中当经过磁性开关时,位于浮球内部的第一磁性体能够使磁性开关中闭合,从而使受磁性开关控制的报警设备开始报警,实现对桥梁基础的冲刷深度进行实时监测。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桥梁基础冲刷深度预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桥梁基础冲刷深度预警装置中磁性开关的导电端子竖直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桥梁基础冲刷深度预警装置中磁性开关的导电端子水平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桥梁基础冲刷深度预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的桥梁基础冲刷深度预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桥梁基础冲刷深度预警装置的外部框架的截面图。
[0020]附图标记:100

桥梁基础,200

浮球,210

第一磁性体,300

导杆,310

第一监测区间,311

第二监测区间,313

第三监测区间,320

限位组件,321

第一限位组件,322

第二限位组件,323

第三限位组件,330

连接杆,331

第一连接杆,332

第二连接杆,340

外部框架,400

磁性开关,410

正极触点,411

第一端子,4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基础冲刷深度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杆,用于设置在待监测桥梁基础处,所述导杆上下延伸;浮球,套设在所述导杆上,所述浮球能够在浮力作用下沿所述导杆向上浮动,所述浮球内部设有第一磁性体;报警组件,包括报警设备和磁性开关,所述磁性开关位于所述导杆的内部,且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磁性开关位于所述浮球的上浮路径上,所述磁性开关与所述报警设备电性连接,所述磁性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报警设备的通断;当所述浮球上浮经过所述磁性开关时,所述第一磁性体使所述磁性开关闭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基础冲刷深度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开关包括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所述正极触点和所述负极触点分别与所述报警装置的正负极连接,所述正极触点和所述负极触点之间设有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上设有第二磁性体,当所述浮球上浮经过所述磁性开关时,所述第一磁性体吸引所述第二磁性体,以使所述正极触点和所述负极触点之间的导电端子闭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基础冲刷深度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的一端与所述正极触点旋转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磁性体设于所述第一端子上;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负极触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子设于所述第一端子自由端的旋转路径上,当所述浮球上浮至所述磁性开关的位置时,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之间,以使所述第二磁性体在所述第一磁性体的吸引下带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接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梁基础冲刷深度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竖直设置,以使所述第一端子的自由端能够围绕所述正极触点在竖直平面上旋转。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梁基础冲刷深度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在所述导杆的周向上与所述导杆固定连接,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之间。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基础冲刷深度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三端子,所述第三端子的一端与所述正极触点旋转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磁性体设于所述第三端子上;所述负极触点设于所述第三端子自由端的旋转路径上,当所述浮球上浮至所述磁性开关的位置时,所述负极触点位于所述第一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燕李鹏飞董振华魏思聪韩旭程寿山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