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作业空间受限暗涵排口污水收集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307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7
适用于作业空间受限暗涵排口污水收集井,属于市政排水管网污水收集技术领域。该收集井设置在暗涵内进水管的位置,包括检查井室、污水槽和格栅网,检查井室砌筑于进水管管口下方紧贴暗涵侧壁的位置,污水槽从检查井室内部穿过,检查井室顶部铺设栅格网,检查井室宽度大于污水槽槽宽,长度大于进水管口径,栅格网与排水槽顶部的间距不小于150mm。该收集井从内部解决排口污染源收集的问题,通过在检查井室的顶部设置格栅网用于阻挡垃圾,避免垃圾排放至不锈钢污水槽中造成转输系统的堵塞。至不锈钢污水槽中造成转输系统的堵塞。至不锈钢污水槽中造成转输系统的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作业空间受限暗涵排口污水收集井


[0001]本技术属于市政排水管网污水收集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作业空间受限暗涵排口污水收集井。

技术介绍

[0002]原有生态河道随城市化进程被堆砌、骑压、侵占衍生成为暗涵,使得暗涵两侧与建筑物之间几乎不存在可实施作业空间,同时建筑单元为了方便,将日常产生的生活污水就近排入暗涵,导致暗涵排口散乱,污水直排,在暗涵长期封闭无实施作业空间的环境下,排入暗涵的污水难以实现有效收集,污水最终汇入暗渠衔接处的受纳水体,造成水体水质污染不达标,同时也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成为水环境治理中的疑难杂症之一。
[0003]暗涵两侧场地条件相对狭窄或无实施空间,排口排列无序,地下障碍及结构形式复杂,临近建筑单元施工风险大,实施制约条件因素多难以在暗渠外部实现污水全覆盖、全收集的要求,成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中难以攻坚的顽疾。因此,急需一种解决方法使得排入暗涵的污染源获得有效的收集转输释放通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暗涵两侧无管网实施空间的条件下从暗涵内部将污染源进行有效收集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作业空间受限暗涵排口污水收集井。
[0005]适用于作业空间受限暗涵排口污水收集井,设置在暗涵内进水管的位置,其特征在于该收集井包括检查井室、污水槽和格栅网,检查井室砌筑于进水管管口下方紧贴暗涵侧壁的位置,污水槽从检查井室内部穿过,检查井室顶部铺设栅格网,检查井室宽度大于污水槽槽宽,长度大于进水管口径,栅格网与排水槽顶部的间距不小于150mm。
[0006]进一步地,该收集井还包括检修人孔,检修人孔设置在格栅网正上方,检修人孔上设置井盖,检修人孔与栅格网之间还设置供人攀爬的踏步。
[0007]所述检查井室为混凝土材质且最薄处厚度不小于150mm。
[0008]所述进水管为圆管或方涵,圆管直径范围为300mm至1000mm;方涵长和宽范围均为300mm至1000mm。
[0009]所述污水槽上部为直槽型,下部为半圆型,顶部槽宽为300mm至600mm。
[0010]所述污水槽为不锈钢材质,顶部两侧预留槽翼,槽翼长度不小于100mm,污水槽通过槽翼镶嵌于检查井室内。
[0011]所述格栅网为不锈钢材质,呈方条形布置,厚度为30mm至50mm,宽度以污水槽槽宽为基准,每侧预留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长度以进水管4管径为基准,每侧预留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格栅网的栅条间距不大于30mm。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首先,克服了暗涵两侧无管位实施空间,从暗涵内部解决排口污染源收集的问题,
通过在检查井室的顶部设置格栅网用于阻挡垃圾,避免垃圾排放至不锈钢污水槽中造成转输系统的堵塞,同时通过在检查井室正对暗涵的上方设置检修人孔,从人孔下至格栅网可将阻隔的垃圾进行安全清疏作业,提高日常维护的简洁性及便捷性,具有效率高,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
[0014]其次,污水槽的下部分为为半圆型,符合进水固水力最优断面的条件,同时不锈钢材质污水槽粗糙系数较低,能有效的提高污水转输效率,使污水快速汇入处理系统。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一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

检查井室;2

污水槽;3

格栅网;4

进水管;5

检修人孔;6

踏步,7

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一种适用于作业空间受限暗涵排口污水收集井,使用在暗涵内设置了进水管4的位置,包括检查井室1、污水槽2、格栅网3、检修人孔5和踏步6。该实施例中使用到的进水管4为管径500mm的圆管,进水管4设置在暗涵侧壁内,管口与暗涵侧壁位于同一垂线上。具体的安装步骤如下:
[0020]S1:使用不锈钢预制污水槽2,污水槽2上部为直槽型,下部为半圆型,顶部宽度为400mm,顶部两侧设置槽翼,槽翼长度为100mm。
[0021]S2:在进水管4下方使用混凝土砌筑方柱形检查井室1,其侧面紧贴暗涵侧壁,检查井室1顶部与进水管2底部管壁齐平,其长度为1200mm,宽度为900mm,砌筑检查井室1时在其内部预可供过污水槽2穿过的空间,并在顶部开设厚度为40mm,长度为900mm,宽度为600mm的凹槽,并确保安装污水槽2后凹槽与污水槽2顶部的间距为150mm。
[0022]S3:在暗涵内安装污水槽2,在砌筑了检查井室1的位置通过槽翼将污水槽2嵌入检查井室1预留的空间内。
[0023]S4:在凹槽内铺设厚度为40mm,长度为900mm,宽度为600mm,栅条间距为20mm的不锈钢栅格网3。
[0024]S5:在检查井室1旁的暗涵侧壁上安装塑钢材质的踏步6,并在栅格网正上方开设检修人孔并设置球墨铸铁井盖。
[0025]从进水管4排入的污水可通过污水槽2有效排走,污水槽2上部为直槽型,下部为半圆型,符合圆管水力最优断面的条件,同时,污水槽2采用不锈钢材质污,使得其粗糙系数较低,能有效的提高污水转输效率,使污水快速汇入处理系统。在此过程中,污水中的垃圾会被栅格网3阻隔,避免垃圾排放至污水槽2中造成转输系统的堵塞;污水槽2槽顶距离格栅网3的距离提高了应对污水瞬时流量冲击能力,确保旱季污水不发生溢流。
[0026]工作人员可从检修人孔5进入通过踏步6下至格栅网,将阻隔的垃圾进行安全清疏作业,或是当后期部件损坏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作业空间受限暗涵排口污水收集井,设置在暗涵内进水管的位置,其特征在于该收集井包括检查井室、污水槽和格栅网,检查井室砌筑于进水管管口下方紧贴暗涵侧壁的位置,污水槽从检查井室内部穿过,检查井室顶部铺设栅格网,检查井室宽度大于污水槽槽宽,长度大于进水管口径,栅格网与排水槽顶部的间距不小于150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作业空间受限暗涵排口污水收集井,其特征在于该收集井还包括检修人孔,检修人孔设置在格栅网正上方,检修人孔上设置井盖,检修人孔与栅格网之间还设置供人攀爬的踏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作业空间受限暗涵排口污水收集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井室为混凝土材质且最薄处厚度不小于15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作业空间受限暗涵排口污水收集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为圆管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子豪宁江庞少伟严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