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企业碳排放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排放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企业碳排放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由人为温室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排放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影响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对于作为主要碳排放源的企业组织的碳排放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0003]目前,针对企业的碳排放管理缺乏完整的、标准化的碳排放评价方法,不能为碳控排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支撑,一定程度上影响碳控排工作的效果和效率。
[0004]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专利技术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企业碳排放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企业碳排放评价方法,所述企业碳排放评价方法包括:
[0007]将企业在各生产环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企业碳排放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企业在各生产环节的投入属性指标和产出属性指标代入预先构建的能源利用相对效率模型并求解,得到所述企业在各生产环节对应的能源利用相对效率指标;根据所述企业的生产资源投入产出信息确定企业整体碳排放效率指标;根据所述企业在各生产环节对应的能源利用相对效率指标和所述企业整体碳排放效率指标,构建综合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所述综合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所述企业进行整体碳绩效评价,得到整体碳绩效评价结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企业为钢铁企业,所述钢铁企业的各所述生产环节至少包括烧结工序、炼铁工序、炼钢工序和钢铁加工工序;其中,每一所述生产环节的投入属性指标至少包括工序化工燃料投入量和工序电力投入量,产出属性指标至少包括所述生产环节的工序产品产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构建的能源利用相对效率模型的数学模型为:s.t.设企业某生产环节中有m种投入,s种产出,且有n个企业作为决策单元,其中θ为决策单元的效率值,x
ik
和y
rk
分别表示投入和产出向量,和表示投入、产出的松弛量,λ
j
是权重因子,标识规模报酬可变。当θ≥1时,该决策单元相对有效;当θ<1时,则该决策单元处于相对无效,存在效率损失的状态;a
j
和b
j
分别表示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通过以下公式获得转换后的投入属性指标数据和产出属性指标数据:标数据和产出属性指标数据:其中,等号左侧的x
ij
,y
rj
分别为转换后的投入属性指标数据和产出属性指标数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资源投入产出信息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碳排放总量、碳配额价格、企业总产值、投入资源成本;
所述企业整体碳排放效率指标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碳成本效率、碳经济效率、碳减排效率、单位产值碳排放量。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企业的生产资源投入产出信息确定企业整体碳排放效率指标,包括:将所述碳排放总量与所述碳配额价格相乘获得碳排放成本,并将所述投入资源成本与所述碳排放成本之比确定为所述碳成本效率;将所述碳排放成本与所述企业总产值之比确定为所述碳经济效率;求取所述碳排放总量与所述投入资源成本之比作为所述碳减排效率;获取所述碳排放总量与所述企业总产值之比作为所述单位产值碳排放量。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综合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所述企业进行整体碳绩效评价,得到整体碳绩效评价结果,包括:将所述综合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对应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标准碳绩效指标数据;根据所述标准碳绩效指标数据,计算各所述评价指标的信息熵和指标权重;根据各所述评价指标的信息熵和所述指标权重,计算所述企业的整体碳绩效评价结果。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企业在各生产环节对应的能源利用相对效率指标确定企业各生产环节中的相对高碳排环节。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企业在各生产环节对应的能源利用相对效率指标确定企业各生产环节中的相对高碳排环节,包括:将各企业在各生产环节对应的能源利用相对效率指标进行排名;将企业在各生产环节对应的能源利用相对效率指标排名最低的预设个生产环节作为企业各生产环节中的相对高碳排环节。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企业在各生产环节对应的能源利用相对效率指标排名最低的预设个生产环节作为企业各生产环节中的相对高碳排环节之后,包括:将各企业各生产环节中的相对高碳排环节作为对应企业的目标节能降耗处理环节,并将所述目标节能降耗处理环节通过用户图形界面进行展示。10.一种企业碳排放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将企业在各生产环节的投入属性指标和产出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维,周春雷,宣东海,张贻红,刘文思,张羽舒,张达,陈建,何东,张澄心,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