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2605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及其制备工艺,涉及面料制造领域。该吸湿排汗面料,包括疏水材料、所述疏水材料包括纳米银、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助剂、其中所述纳米银、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助剂质量比为1.5: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制造
,具体为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面料较多为二线编织而成的,常见为拉架纱线和聚酯纱线,三线编织而成的面料不常见,同时,聚酯纱线为长纤维纱线,利用其编织而成的纺织物的贴服性较差,舒适性较差,会影响纺织物的穿着舒适感;且速干性较低,面料表面吸收水分后的水分挥发性不高,导致面料出现黏附感,降低了穿着舒适性;另一方面,目前的二线编织的拉架纱线和聚酯纱线等面料染色效果较差,水洗或吸收汗渍后容易出现掉色、变色等问题。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保暖、舒适等原有的基本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及其制备工艺,解决了排汗与吸湿的性能无法进行兼具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包括,疏水材料、所述疏水材料包括纳米银、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助剂、其中所述纳米银、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助剂质量比为1.5:50

60:100;
[0007]吸水材料,所述吸水材料包括竹纤维、长绒棉纤维、苎麻纤维,所述竹纤维、长绒棉纤维、苎麻纤维质量比为3:3:4;
[0008]尼龙纤维,所述尼龙纤维,所述尼龙纤维、吸水材料、尼龙纤维质量比为1:1:1.5

2。/>[0009]优选的,所述尼龙纤维的直径为10μm的单丝140万根以上所构成的纳米尼龙纤维,该尼龙纤维的表面积是过去产品的1000倍左右,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
[0010]优选的,所述助剂为抗氧化剂、光稳定剂。
[0011]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将竹纤维、长绒棉纤维、苎麻纤维分别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步骤包括纺纱步骤中的除杂、松解、开松、梳理;
[0013]S2.再进行牵伸、加捻与绕卷分别得到竹纤维、长绒棉纤维、苎麻纤维丝线,并根据上述的比例将三种丝线进行纺织,得吸水布料;
[0014]S3.将疏水材料进行搅拌、融化,搅拌时间为20min,加热温度为200℃;
[0015]S4.将吸水布料铺平,将疏水材料放置在静电喷涂机的内部,将疏水材料静电喷涂在吸水布料的外侧,得防水布料;
[0016]S5.将布料在120℃的环境下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1h,再将部分吸水材料截断成5毫米的短毛,并植绒在防水布料不防水的一侧,得吸汗布料;
[0017]S6.将尼龙纤维与吸汗布料之间进行纺织,并穿过吸汗布料,占用表面积的70%。
[0018]优选的,S2中所述纺织的工艺为梭织。
[0019]优选的,S4中所述静电喷涂为纯静电雾化方式,所述静电喷涂的拉弧长度为1cm、电压为10kV。
[0020]优选的,所述植绒为喷头式植绒。
[0021](三)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1、通过采用疏水材料、吸水材料与尼龙纤维,增加织物的舒适性的通水兼顾植物的吸湿排汗效果。
[0024]2、通过在织物的外侧设置有疏水涂层,可以有效避免外界的液体进入身体,通过内部的吸水材料可以有效的将身体的汗液进行吸收,避免身上会出现液体,并通过表面积大的尼龙进行蒸发,增加排汗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一:
[002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包括疏水材料、疏水材料包括纳米银、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助剂、其中纳米银、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助剂质量比为1.5:50:100,助剂为抗氧化剂、光稳定剂。
[0028]吸水材料,吸水材料包括竹纤维、长绒棉纤维、苎麻纤维,竹纤维、长绒棉纤维、苎麻纤维质量比为3:3:4。
[0029]尼龙纤维,尼龙纤维,尼龙纤维、吸水材料、尼龙纤维质量比为1:1:1.5,尼龙纤维的直径为10μm的单丝140万根以上所构成的纳米尼龙纤维。该尼龙纤维的表面积是过去产品的1000倍左右,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
[0030]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1]S1.将竹纤维、长绒棉纤维、苎麻纤维分别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步骤包括纺纱步骤中的除杂、松解、开松、梳理,梳理后纤维间的横向联系基本被解除,除杂和混合作用更加充分。
[0032]S2.再进行牵伸、加捻与绕卷分别得到竹纤维、长绒棉纤维、苎麻纤维丝线,并根据上述的比例将三种丝线进行纺织,得吸水布料,S2中纺织的工艺为梭织因梭织物经,纬纱延伸与收缩关系不大,亦不发生转换,因此织物一般比较紧密,挺硬。
[0033]S3.将疏水材料进行搅拌、融化,搅拌时间为20min,加热温度为200℃。
[0034]S4.将吸水布料铺平,将疏水材料放置在静电喷涂机的内部,将疏水材料静电喷涂在吸水布料的外侧,得防水布料,静电喷涂为纯静电雾化方式,静电喷涂的拉弧长度为1cm、电压为10kV由于它属于机械离心式电雾化,对于涂料和溶剂的导电性要求低,有效面积大,吸附效率高,对涂层均匀性大为改善;雾化后涂料细致,表面平整、光滑。
[0035]S5.将布料在120℃的环境下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1h,再将部分吸水材料截断呈5
毫米的短毛,并植绒在防水布料不防水的一侧,得吸汗布料,植绒为喷头式植绒利用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物理特性,使绒毛带上负电荷,把需要植绒的物体放在零电位或接地条件下,绒毛受到异电位被植物体的吸引,呈垂直状加速飞升到需要植绒的物体表面上,由于被植物体涂有胶粘剂,绒毛就被垂直粘在被植物体上。
[0036]S6.将尼龙纤维与吸汗布料之间进行纺织,并穿过吸汗布料,占用表面积的70%。
[0037]实施例二:
[003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包括疏水材料、疏水材料包括纳米银、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助剂、其中纳米银、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助剂质量比为1.5:50:100,助剂为抗氧化剂、光稳定剂。
[0039]吸水材料,吸水材料包括竹纤维、长绒棉纤维、苎麻纤维,竹纤维、长绒棉纤维、苎麻纤维质量比为3:3:4。
[0040]尼龙纤维,尼龙纤维,尼龙纤维、吸水材料、尼龙纤维质量比为1:1:1.5,尼龙纤维的直径为10μm的单丝140万根以上所构成的纳米尼龙纤维。该尼龙纤维的表面积是过去产品的1000倍左右,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
[0041]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疏水材料、所述疏水材料包括纳米银、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助剂、其中所述纳米银、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助剂质量比为1.5:50

60:100;吸水材料,所述吸水材料包括竹纤维、长绒棉纤维、苎麻纤维,所述竹纤维、长绒棉纤维、苎麻纤维质量比为3:3:4;尼龙纤维,所述尼龙纤维,所述尼龙纤维、吸水材料、尼龙纤维质量比为1:1:1.5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纤维的直径为10μm的单丝140万根以上所构成的纳米尼龙纤维。该尼龙纤维的表面积是过去产品的1000倍左右,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抗氧化剂、光稳定剂。4.一种吸湿排汗面料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竹纤维、长绒棉纤维、苎麻纤维分别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步骤包括纺纱步骤中的除杂、松解、开松、梳理,梳理后纤维间的横向联系基本被解除,除杂和混合作用更加充分;S2.再进行牵伸、加捻与绕卷分别得到竹纤维、长绒棉纤维、苎麻纤维丝线,并根据上述的比例将三种丝线进行纺织,得吸水布料;S3.将疏水材料进行搅拌、融化,搅拌时间为2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丛沽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亚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