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脑灌注头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2566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CT脑灌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折叠组件、限位组件,所述折叠组件安装在所述限位组件内,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底座、悬挂孔,所述折叠组件包括警示块、折叠杆、移动板、悬挂绳,所述悬挂绳与所述折叠杆移移动板连接并悬挂在所述悬挂孔上,患者躺上装置后如果随意起身所述移动版上移,导致装置产生的联动效果使得所述警示块下降警示患者。产生的联动效果使得所述警示块下降警示患者。产生的联动效果使得所述警示块下降警示患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T脑灌注头部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CT脑灌注头部固定装置,涉及CT脑灌检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疗检查技术的发展,CT脑部检查越来越成为常见的检查方式,目前CT脑部检查通过患者躺于CT检查装置上接受检查,传统CT脑灌检查装置配有头托,头托通常比人体头部大不能固定头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传统CT检查装置通常配有绑带以固定头部但是条带结构能控制的自由度方向不足且易松动效果不佳。
[0003]针对CT检查中头部固定效果不佳的问题有人设计了一种CT头部扫描固定装置(CN 113288192 A),装置通过气压装置实现自动调节CT头部固定装置的位置以符合不同体型人群的需要,能实现患者运动越剧烈装置施加的压力越大。
[0004]因此目前已有的CT固定改良装置使用强力夹合、机械固定的方式对患者头部进行夹紧固定,不论是根据患者运动幅度进而增加夹紧固定力(CN 113288192A),还是(CN 214712578U)通过提前施加固定力从而固定患者头部。
[0005]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0006]1、传统的CT头部固定装置不能充分固定患者头部,采用的固定方式也不能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因此传统的CT头部固定装置存在不能充分固定患者头部的技术缺陷。
[0007]2、目前已有的CT固定改良装置使用强力夹合、机械固定的方式对患者头部进行夹紧固定,这样的方式不符合人性化设计,相比使用蛮力固定患者头部更应当增加适当的警示装置,但是目前没有具备警示功能的CT头部检查固定装置,因此目前已有的CT脑部检查固定装置存在没有警示患者功能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T脑灌注头部固定装置,解决传统CT头灌检查装置不能充分固定头部、已有的CT头灌检查装置没有警示功能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0]一种CT脑灌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折叠组件、限位组件,所述折叠组件安装在所述限位组件内。
[001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底座、悬挂孔,所述底座的表面水平,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限位块内部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折叠组件的凹槽,所述凹槽上方设置有所述悬挂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共两块互相对称,所述两个限位块之间距离在10cm到20cm之间,CT所述限位块外部被软体件包裹,所述软体与所述限位块外形相同,所述警示块外部同样包裹有所述软体。
[0013]所述限位块可将患者头部固定在两个限位块内。
[0014]进一步的,所述折叠组件包括警示块、折叠杆、移动板、悬挂绳,所述移动板与所述
底座通过弹簧连接,所述折叠杆与所述移动板连接,所述警示块设置在所述折叠杆末端,所述悬挂绳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板、所述折叠杆连接,所述悬挂绳穿过所述悬挂孔。
[0015]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与所述折叠杆贯通连接并互相垂直,所述折叠杆包括两根互相铰接的独立杆体,所述折叠杆上设置有可沿杆体移动的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悬挂绳连接。
[0016]患者将头部放置在所述移动板上压住弹簧,当患者擅自起身时,所述移动板连接的弹簧放松,放松后所述移动板上移,上移的移动板拉扯所述悬挂绳的一端上移,所述悬挂绳另一端连接的套筒高度降低,所述套筒降低高度的同时沿所述折叠杆向下滑动带动所述折叠杆的夹角变小,所述折叠杆夹角变小后带动所述警示块下移顶住患者头部起到警示作用。
[0017]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移动板的固定件,所述移动板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固定件的小孔。
[0018]在患者躺上装置前已经患者起身前,医护人员使用所述固定件固定所述移动板可固定装置。
[0019]有益性:
[0020]1、通过在所述限位块上添加软体的方式增加装置与患者的接触面积,所述软体能够包裹患者头部并且由于本身的软质结构不会使得患者产生不适,因此通过在硬质的CT头部固定装置上添加软体的方式,解决了传统的CT头部固定装置不能充分固定患者头部的技术缺陷。
[0021]2、通过所述折叠组件的联动方式能够实现警示功能,即在患者起身时所述警示块下移到患者额头位置实现警示功能,综上所述本装置通过所述警示块提示患者的方式,解决了目前已有的CT脑部检查固定装置存在没有警示患者功能的技术缺陷。
[0022]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CT脑灌注头部固定装置收缩状态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CT脑灌注头部固定装置放松状态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CT脑灌注头部固定装置外观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一种CT脑灌注头部固定装置外观透视图;
[0027]附图中:
[0028]1‑
限位组件,2

折叠组件,101

限位块,102

底座,103

悬挂孔,201

警示块,202

折叠杆,203

悬挂绳,204

移动板,1011

凹槽,1021

固定件,2021

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0]实施例
[0031]本市实施例所述一种CT脑灌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折叠组件2、限位组件1,所述折叠组件2安装在所述限位组件1内。
[0032]所述限位组件1包括限位块101、底座102、悬挂孔103,所述底座102的表面水平,所述限位块101设置在所述底座102上,所述限位块101内部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折叠组件2的凹槽1011,所述凹槽1011上方设置有所述悬挂孔103。
[0033]所述限位块101共两块互相对称,所述两个限位块101之间距离在10cm到20cm之间,CT所述限位块101外部被软体件包裹,所述软体与所述限位块101外形相同,所述警示块201外部同样包裹有所述软体。
[0034]本实施例所述两个限位块101最近距离为16cm,所述软体为海绵。
[0035]所述折叠组件2包括警示块201、折叠杆202、移动板204、悬挂绳203,所述移动板204与所述底座102通过弹簧连接,所述折叠杆202与所述移动板204连接,所述警示块201设置在所述折叠杆202末端,所述悬挂绳203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板、所述折叠杆202连接,所述悬挂绳203穿过所述悬挂孔103。
[0036]所述凹槽1011内设置有横杆,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脑灌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组件、限位组件,所述折叠组件安装在所述限位组件内,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底座、悬挂孔,所述底座的表面水平,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限位块内部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折叠组件的凹槽,所述凹槽上方设置有所述悬挂孔,所述折叠组件包括警示块、折叠杆、移动板、悬挂绳,所述移动板与所述底座通过弹簧连接,所述折叠杆与所述移动板连接,所述警示块设置在所述折叠杆末端,所述悬挂绳两端分别与所述移动板、所述折叠杆连接,所述悬挂绳穿过所述悬挂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脑灌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忠春李霞侯化东孙桂芳董学敏蒋悦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市延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