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析通话的风控管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过通话分析而进行的风控管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电信运营商在虚拟小号领域对外提供呼叫、短信通信服务时,虽然对小号采取包括实名活体认证管控手段,但也存在一定风险,将运营商的虚拟小号用于非法用途。
[0003]中国专利CN114722199A,基于通话录音的风险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中国专利CN107770777B,一种录音诈骗电话的识别方法。现有的解决方案,基本都是单一数据输入进行建模和训练应用,无法进一步提高识别风险准确率和风险发现时间。现有技术中已存在基于对通话录音或录音内容的识别来判定是否存在风险,但是在使用虚拟小号场景下基于用户使用行为分析的风控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0004]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解决在虚拟号服务场景下,在判定用户使用存在风险时,采取有效技术措施,使该用户服务暂停,达到减少风险发生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析通话的风控管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基于分析通话的风控管理的装置实现,所述装置包括:信令分析模块、位置分析模块、通话录音ASR模块、NLP提取模块、大数据存储模块、风控评级模块和处置模块,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信令分析模块提取通话信令,位置分析模块获取终端位置信息特征值,获取通话录音和短信内容;S2、所述通话录音经由通话录音ASR模块进行通话文本提取包括对话上下文内容、单句时长的信息;S3、对S1步骤中获取的短信内容进行NLP提取,提取文本上下文中包括对话场景、关键词、风险等级、风险类型的特征值;S4、将S1步骤得到的通话信令特征值和位置信息特征值、S2步骤提取的信息、S3步骤提取的特征值输入所述大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S5、所述风险评级模块根据上游提取的特征值进行风险模型评估,输出是否涉及风险,其中,如触发风险模型,则事件推送至处置模块,并将结果存储至大数据存储;如未触发风险模型,则将结果存储至大数据存储,等待下一次风险识别;S6、所述处置模块接收到风险评级模块推送,进行相关干预处置动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话信令特征值包括大网信令、用户位置信息、通话录音、短信信息,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S11、信令分析模块提取包括通话唯一标识、主叫号码、被叫号码、通话时间、通话时长、通话状态的特征值通话信令;S12、位置分析模块提取包括用户终端类型、经纬度、上报时间的特征值;S13、通话录音包括提取的通话唯一标识、录音文件地址的特征;S14、短信内容包括提取的短信唯一标识、短信内容、短信主叫号码、被叫号码、发送时间、回执时间的特征值。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S5中,所述风控评级模块提取上游数据使用XGBoost进行数据分类拟合,基于现有风险数据样本模型进行计算,输出风险权重用于处置模块进行判断处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S5中,由于大部分用户为正常用户,将低风险用户进行剔除,以降低NLP计算资源占用,所述风控评级模块采用如下权重计算步骤:S51、抽取用户单日内主叫次数,作为值T1;S52、计算用户主叫次数与单日通话主叫占比的比值,计为T2;S53、计算用户单日内拨打电话总数中不重复的被叫号码数与通话总数的比值,计为T3;S54、当T1>10且T2*T3>0.45时,标记用户为可疑用户,进行后续计算,否则用户为正常用户,返回风险值0;S55、考虑到大部分诈骗电话会被被叫短时间挂断,计算用户在10秒内被被叫挂断的比率,计算为T4,当T4小于0.6,则剔除此部分用户;S56、余下用户,通过通话录音和短信内容进行NLP提取对话场景和关键字进行计算。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S56中,包括如下步骤:
S561、构建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鸿志,蔡扬,仝丰源,
申请(专利权)人:号百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