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化工业生产抗菌纺织品的新工艺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2496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化工业生产抗菌纺织品的新工艺及其应用,该工艺以亲水性纺织品为基布,基布上方设置高压喷淋系统,在基布匀速经过高压喷淋系统的过程中,由其向基布喷淋抗菌处理剂;并将喷淋之后的纺织物进行烘干、热压定型、收卷,得到抗菌纺织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配制抗菌处理剂,使其成分协同配合,提高了处理剂与纺织品的稳定结合,制得性能优异的长效抗菌纺织品;通过抗菌处理剂和工艺的协同配合,在实现纺织品抗菌的同时,不影响其透气性和穿着舒适性;该工艺在应用时,可与纺织品的织造生产线流程结合,减少了工艺复杂性,具有节约成本、无废弃物排放、低耗绿色的优点,实现了抗菌纺织品的连续化工业生产,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和前景。用价值和前景。用价值和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化工业生产抗菌纺织品的新工艺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化纺织品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化工业生产抗菌纺织品的新工艺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品已经融合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高附加值的功能纺织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其中抗菌纺织品成为功能纺织品的重要品类,全社会对抗菌功能纺织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抗菌纺织品是指能够通过释放抗菌成分或者接触细菌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纺织品。
[0003]现有技术中,抗菌抗病毒纺织品的生产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通过后整理的方式赋予纺织品抗菌功能化,该方式可适用于天然纤维织物和化纤织物;二是通过抗菌纤维加工过程中,在成纤的熔体或者溶体中加入抗菌剂,纺制得到具有抗菌功能的纤维,加进一步将抗菌纤维加工成抗菌织物。
[0004]关于第一种后处理的生产方式,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878960.6)公开了一种可复生抗菌织物及其绿色制备工艺,通过将普通织物多次间歇式地浸渍于不同处理液中,得到可复生抗菌织物;但是该工艺流程长、废弃物产生多和能耗大能不足,这与目前短流程、绿色、低能耗的产业需要和发展趋势不相符,且采用浸渍的方式,抗菌剂与织物之间的结合差,导致织物的抗菌时效性短;且大量抗菌处理剂的浸渍会对织物透气性、柔性、舒适性等产生不利影响,降低了织物的穿戴性能。
[0005]关于第二种在纤维加工过程中加抗菌剂的生产方式,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017995.0)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菌吸附功能的服装衬布及其生产方法,将干燥纳米银离子抗菌母粒与PET切片送入螺杆挤出机进行共混和熔融,制成纺丝熔体,然后进行纺丝、冷却、牵伸、卷曲得到抗菌长丝,最后将长丝制备服装衬布成品;该方法通过在纺丝原料中添加抗菌剂,会对正常的纺丝工艺造成一定干扰,需要对应调整工艺参数,耗时耗力,且外加抗菌剂的存在可能对纤维其他性能、如机械性能、纺织性能等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纤维的后续应用。
[0006]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连续化工业生产抗菌纺织品的新工艺及其应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化工业生产抗菌纺织品的新工艺及其应用,通过合理配制抗菌处理剂,使其成分协同配合,将抗菌处理剂喷淋到纺织品上,通过抗菌处理剂和工艺的协同配合,赋予纺织品最佳的抗菌效果;并将抗菌纺织品的制备与纺织品的织造工艺相结合,以实现抗菌纺织品的连续化工业生产,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0008]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化工业生产抗菌纺织品的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以需要抗菌功能化的纺织品为基布,在基布上方设置高压喷淋系统,在所述基布匀速经过所述高压喷淋系统的过程中,由所述高压喷淋系统向所述基布高压喷淋抗菌处理剂;
[0010]所述纺织品为亲水性纺织品,所述抗菌处理剂包括支化聚乙烯亚胺溶液、金属离子抗菌溶液、有机多元酸溶液;
[0011]S2、将喷淋之后的纺织物进行烘干、热压定型、收卷,得到抗菌纺织品。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1中,所述有机多元酸溶液包括柠檬酸溶液、聚丙烯酸溶液的一种或两者的混合溶液。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1中,所述高压喷淋系统由若干个喷头成阵列式排列组合而成,所述喷头以垂直于所述基布的运动方向成排;单排喷头喷淋同一种抗菌处理剂,各排喷头之间喷淋相同或不同种类的抗菌处理剂;在所述基布的运动方向,分别喷淋所述支化聚乙烯亚胺溶液、金属离子抗菌溶液、有机多元酸溶液的喷头依次排列。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有机多元酸溶液为柠檬酸溶液,浓度为20~30g/L;所述金属离子抗菌溶液为铜离子溶液或银离子溶液。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2中,烘干温度为90~105℃;热压定型的温度为140~150℃。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化聚乙烯亚胺溶液的浓度为3~5g/L;所述金属离子抗菌溶液的浓度为35~40g/L。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化聚乙烯亚胺溶液、金属离子抗菌溶液、柠檬酸溶液在所述纺织品的单位面积内的喷淋量比例为5:2:3。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抗菌处理剂的喷淋量为浸润所述纺织品,使其带液量为70%~90%。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连续化工业生产抗菌纺织品的新工艺的应用,将前述制备抗菌纺织品的工艺与该纺织品的织造生产线流程结合,在所述纺织品织造完成后进行抗菌功能化处理,得到抗菌纺织品。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具体应用为将高压喷淋系统、烘干系统和热压定型系统依次设置于纺织品的织造工序之后、收卷工序之前;在所述纺织品匀速经过所述高压喷淋系统下方时,由所述高压喷淋系统向纺织品高压喷淋抗菌处理剂,由所述烘干系统进行烘干,所述热压定型系统进行热压定型,最后进行收卷工序,实现抗菌纺织品的连续化工业生产。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续化工业生产抗菌纺织品的新工艺,该工艺以需要抗菌功能化的亲水性纺织品为基布,在基布上方设置高压喷淋系统,在基布匀速经过高压喷淋系统的过程中,由高压喷淋系统向基布高压喷淋抗菌处理剂;将喷淋之后的纺织物进行烘干、热压定型后收卷,得到抗菌纺织品。本专利技术通过抗菌处理剂和工艺的协同配合,在实现纺织品抗菌性能的同时,不影响其透气性和穿着舒适性,制备的抗菌纺织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该工艺在应用时,可与纺织品的织造生产线流程结合,在纺织品的织造工序之后、收卷工序之前进行抗菌功能化的处理,减少了工艺步骤的复杂性,节约了工艺成本,实现了抗菌纺织品的连续化工业生产,具有极大的工业化应用价值和前景。
[0023]2、本专利技术首先在亲水性纺织品表面喷淋支化聚乙烯亚胺溶液,支化聚乙烯亚胺通过氢键与纺织品结合,再喷淋金属离子抗菌溶液,金属离子可与聚乙烯亚胺表面基团发生络合反应,赋予纺织品极佳的抗菌性能和抗菌时效性;最后在纺织品表面喷淋有机多元酸溶液,在后续热定型工艺环境中,多元酸作为交联剂,其一端与聚乙烯亚胺的胺基发生酰胺化反应,一端与纺织品表面的活性基团如羟基和胺基等发生酯化或酰胺化反应,还增加了聚乙烯亚胺与纺织品的结合位点数,进而增强了两者的结合力,有效提高了抗菌功能纺织品的耐洗性。同时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配制抗菌处理剂,使其成分协同配合,提高了抗菌处理剂与纺织品的稳定结合程度,保证了纺织品表面抗菌基团和抗菌离子的最大负载效果,制得性能优异的抗菌纺织品。
[0024]3、本专利技术在喷淋工艺后分别设置烘干和热压定型工艺,首先喷淋可以实现三种后处理剂在纺织品上的均匀混合和分布;其后的烘干工艺可以把多余的溶液蒸干,为热定型工艺过程中羧基和胺基及羟基的缩合创造无水干燥的环境,另一方面可以使表面的抗菌处理剂进行酰胺化,提高抗菌处理剂各成分之间、抗菌处理剂与纺织品之间的结合,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化工业生产抗菌纺织品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以需要抗菌功能化的纺织品为基布,在基布上方设置高压喷淋系统,在所述基布匀速经过所述高压喷淋系统的过程中,由所述高压喷淋系统向所述基布高压喷淋抗菌处理剂;所述纺织品为亲水性纺织品,所述抗菌处理剂包括支化聚乙烯亚胺溶液、金属离子抗菌溶液、有机多元酸溶液;S2、将喷淋之后的纺织物进行烘干、热压定型、收卷,得到抗菌纺织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化工业生产抗菌纺织品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有机多元酸溶液包括柠檬酸溶液、聚丙烯酸溶液的一种或两者的混合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化工业生产抗菌纺织品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高压喷淋系统由若干个喷头成阵列式排列组合而成,所述喷头以垂直于所述基布的运动方向成排;单排喷头喷淋同一种抗菌处理剂,各排喷头之间喷淋相同或不同种类的抗菌处理剂;在所述基布的运动方向,分别喷淋所述支化聚乙烯亚胺溶液、金属离子抗菌溶液、有机多元酸溶液的喷头依次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化工业生产抗菌纺织品的新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多元酸溶液为柠檬酸溶液,浓度为20~30g/L;所述金属离子抗菌溶液为铜离子溶液或银离子溶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化工业生产抗菌纺织品的新工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振坦王栋赵青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