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型材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2367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型材及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型材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卡接层压件;所述第一凹槽由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板和所述第二横板的侧板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横板设置于所述层压件的受光面;所述第一横板上设置缺口,沿所述第一凹槽开口方向,所述缺口的宽度先减小,再增大。将第一凹槽卡接于层压件,并将第一横板设置于层压件的受光面,使得层压件表面的雨水可以从缺口流出。沿第一凹槽的开口方向,缺口的宽度先减小,再增大,由于虹吸效应,雨水流将加速从缺口的较宽处流向较窄处,从而更容易将层压件表面的积水和灰尘带走。带走。带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型材及光伏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
,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型材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和边框,层压件卡接于边框内。光伏组件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人类提供电力。为了充分获取太阳能,通常将光伏组件设置于户外,因此,层压件表面容易堆积灰尘。
[0003]在自然条件下,雨水可以冲刷掉层压件表面的大部分灰尘,但层压件靠近边框的底部仍会形成一定灰尘的沉积,久而久之,沉积的灰尘越来越多。沉积的灰尘容易遮挡层压件,影响太阳光的入射量,降低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型材及光伏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层压件表面沉积的灰尘遮挡层压件,影响太阳光的入射量,降低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型材,所述光伏组件型材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卡接层压件;所述第一凹槽由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板和所述第二横板的侧板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横板设置于所述层压件的受光面;所述第一横板上设置缺口,沿所述第一凹槽开口方向,所述缺口的宽度先减小,再增大。
[0007]可选地,所述缺口呈鱼形。
[0008]可选地,所述缺口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缺口的形状由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限定。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在所述层压件上的投影为轴对称的S形。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侧边在所述层压件上的投影为直线形,所述第二侧边在所述层压件上的投影为S形。
[0011]可选地,所述光伏组件型材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端板构成为所述第一横板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端板构成为所述第二横板的至少一部分。
[0012]可选地,所述光伏组件型材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在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的第一连接处,所述第一边框包括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边框包括所述第二侧边。
[0013]可选地,所述边框包括第三边框,所述第三边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板和第四端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三端板和所述第四端板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三端板构成为所述第一横板的一部分,所述第四端板构成为所述第二横板的一部分,所述缺口设置于所述第三端板的非边缘位置。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三端板包括由所述第二侧板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缺
口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连接处,并且,所述第一侧边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二连接处,所述第二侧边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二连接处。
[0015]可选地,所述光伏组件型材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边框,所述连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五端板和第六端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五端板和所述第六端板的第三侧板,所述第五端板构成所述第一横板的一部分,所述第六端板构成所述第二横板的一部分;所述缺口设置于所述第五端板。
[0016]可选地,所述光伏组件型材包括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第四边框,所述缺口设置于所述第四边框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三连接处,并且,所述第一侧边设置于所述第四边框,所述第二侧边设置于所述连接件。
[0017]可选地,所述光伏组件型材包括边框以及与所述边框卡接的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七端板和第八端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七端板和所述第八端板的第四侧板,其中,所述第七端板、第八端板和第四侧板围合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卡合于所述边框和/或所述层压件上;所述缺口设置于所述第七端板。
[0018]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和第一方面所述的光伏组件型材,所述光伏组件型材卡接于所述层压件。
[001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型材及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型材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卡接层压件;所述第一凹槽由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板和所述第二横板的侧板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横板设置于所述层压件的受光面;所述第一横板上设置缺口,沿所述第一凹槽开口方向,所述缺口的宽度先减小,再增大。将第一凹槽卡接于层压件,并将第一横板设置于层压件的受光面,使得层压件表面的雨水可以从缺口流出。沿第一凹槽的开口方向,缺口的宽度先减小,再增大,由于虹吸效应,雨水流将加速从缺口的较宽处流向较窄处,从而更容易将层压件表面的积水和灰尘带走。
附图说明
[0020]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的局部俯视图;
[0023]图4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型材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5]图6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型材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6]图7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型材的另一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0:光伏组件型材;11:第一横板;111:缺口;112:第一侧边;113:第二侧边;12:第二横板;13:侧板;14:第一凹槽;
[0029]20:边框;21:第一边框;22:第二边框;23:第一连接处;
[0030]30:连接件;31:第五端板;32:第六端板;33:第三侧板;
[0031]40:导流组件;41:第七端板;42:第八端板;43:第四侧板;
[0032]50:层压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固定的范围。
[0034]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0035]参照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的局部俯视图。参照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型材的示意图;参照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型材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参照图6,示出了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型材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卡接层压件;所述第一凹槽由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板和所述第二横板的侧板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横板设置于所述层压件的受光面;所述第一横板上设置缺口,沿所述第一凹槽开口方向,所述缺口的宽度先减小,再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呈鱼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缺口的形状由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限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在所述层压件上的投影为轴对称的S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在所述层压件上的投影为直线形,所述第二侧边在所述层压件上的投影为S形。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型材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端板构成为所述第一横板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端板构成为所述第二横板的至少一部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型材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在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的第一连接处,所述第一边框包括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边框包括所述第二侧边。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第三边框,所述第三边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板和第四端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三端板和所述第四端板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三端板构成为所述第一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玉玺陈桂佳田介花冯春暖
申请(专利权)人: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