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皮带秤准直度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2167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计量秤校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子皮带秤准直度调整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皮带称量区下方前后两端设置固定托辊,在固定托辊之间设置称量托辊;在皮带上表面上放置平尺,且平尺位于所有托辊正上方;在各个托辊正上方对应的皮带和平尺之间分别塞入塞尺,且塞尺与其下方的托辊平行;调整塞尺下方对应的托辊高度,使塞尺能与平尺和皮带相接触,且塞尺可抽动,进而使称量托辊不受皮带的张紧拉力的分力作用;重复前述步骤进行多次调整,直至多次调整后的电子皮带秤的称量精度满足预设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单好操作,且调平精度高于现有的配置链码校准等调整方法,调整后电子秤的称量精度也更高。电子秤的称量精度也更高。电子秤的称量精度也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皮带秤准直度调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于计量秤校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子皮带秤准直度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子皮带秤是一种对固体散状物料连续自动称重的计量设备,可在不中断物料流的情况下测量出物料的瞬时流量和累积量,广泛运用在钢铁、港口、电力、烟草、食品等行业。该设备安装时需进行称重机构准直度调整,以消除电子皮带秤固有结构带来的“皮带效应”影响,电子皮带秤的称量精度与准直度调整好坏密切相关。
[0003]目前,大部分电子皮带秤厂家采用“拉线法”进行准直度调整,现场操作简单,但该方法存在线张紧误差及人为目测误差,且只能在称量托辊单侧操作,理论上还存在托辊轴线的平行度误差,因此,该方法调整后,称重机构的准直度误差一般只能控制在2

3mm。少数的高精度电子皮带秤厂家采用了光学仪器来调整电子皮带秤称重机构的准直度,其准直度误差能控制在0.2mm以内,但该方法调整需使用相应的工装固定光学仪器,并用标尺检查托辊面与激光面距离;这种方法在使用现场实施困难,而且作为检具的光学仪器,其发出的激光面随距离增大,在标尺上的光线投影增大,误差较大,并且还存在一定的人为观测误差。
[0004]如现有专利文献CN103954345B提供一种计量皮带秤球码校准方法,将皮带秤称量段及称量段前后各2

4组过渡托辊构成的皮带段作为球码校准段,在球码校准段的两侧设置与皮带相平行的挡板;在球码校准段内的每个称量托辊和过渡托辊以及球码校准段两端的两个过渡托辊的托辊支架上沿托辊轴线方向分别安装一个活动闸板;制作若干标准质量的圆球形球码,在相邻两闸板及挡板之间构成的格挡内分别放入等量的球码,通过设定的公式计算相对误差;根据计算得到的相对误差对计量皮带秤进行校准,各次校准相对误差不超过
±
1.00%,校准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皮带秤准直度调整方法,以解决现有电子皮带秤准直度调整方法存在误差,导致电子皮带秤称量精度差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皮带秤准直度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在皮带称量区前后两端下方设置固定托辊,在所述固定托辊之间设置称量托辊;
[0008]S2、在所述皮带上表面上放置平尺,且所述平尺位于所有托辊的正上方;
[0009]S3、在所述平尺与各个所述托辊上方对应的皮带之间分别塞入塞尺,且所述塞尺与其下方的所述托辊平行;
[0010]S4、调整所述塞尺下方对应的托辊高度,使所述塞尺能与所述平尺和所述皮带均接触,且所述塞尺可抽动,进而使所述称量托辊不受所述皮带的张紧拉力的分力作用;
[0011]S5、重复步骤S2

S4进行多次调整,直至多次调整后的所述电子皮带秤的称量精度满足预设要求。
[0012]进一步的,每次调整时,步骤S2中所述平尺在所述皮带上的放置位置不同或相同;优选的,位于所述固定托辊上方的所述塞尺的厚度不大于位于所述称量托辊上方的所述塞尺的厚度。
[0013]进一步的,步骤S2中,将所述平尺放置在所述皮带上表面的左侧和/或右侧,使所述平尺位于各个托辊正上方且与各个托辊相互垂直;相应的步骤S4中,调节所述塞尺下方对应的托辊高度,以使得所述皮带的左侧和/或右侧被调平。
[0014]进一步的,步骤S2中,将所述平尺放置在所述皮带上表面中部,使所述平尺位于各个托辊正上方且与各个托辊相互垂直;相应的步骤S4中,调节每个托辊的两端高度,以使得所述皮带两侧被调平。
[0015]进一步的,步骤S2中,将所述平尺放置在所述皮带上,并将所述平尺的一端设置于前端固定托辊的端部上方,将所述平尺的另一端设置于后端固定托辊的端部上方,使所述平尺位于各个所述托辊正上方但不与任意一个所述托辊相垂直;相应的步骤S4中,仅调节所述称量托辊两端的高度,以使得所述皮带的称量区域被调平。
[0016]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塞尺的中轴线与其下方对应的所述托辊的中轴线位于同一垂直面上。
[0017]进一步的,当对未使用过的所述电子皮带秤进行准直度调整时,所述电子皮带秤的准直度调整误差为:
[0018][0019]其中,ΔS为准直度调整误差,a为托辊直线度,b为平尺直线度,c为塞尺与准直度调整段皮带之间的间隙误差。
[0020]进一步的,当对使用过的所述电子皮带秤进行准直度调整时,所述电子皮带秤的准直度调整误差为:
[0021][0022]其中,ΔS为准直度调整误差,a为托辊直线度,b为平尺直线度,c为塞尺与准直度调整段皮带之间的间隙误差,d为皮带的厚度偏差。
[0023]进一步的,所述平尺的直线度不大于0.06mm;优选的,所述塞尺的厚度为0.1mm

0.3mm。
[0024]进一步的,步骤S5中,所述称量精度不超过
±
0.06%。
[0025]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备以下优点:
[0026]1.本专利技术的准直度调整方法简单易行,依次将平尺放置到准直度调整段皮带的不同位置处,且每次均使得平尺位于各个托辊正上方,并且在各个托辊正上方的准直度调整段皮带与平尺之间塞入塞尺,且塞尺与对应的托辊平行,然后再调整塞尺对应的托辊高度,使塞尺能分别与其上方的平尺和其下方的皮带表面相接触,通过多位置重复调整托辊高度,使调整精度满足预设要求,最终能使得准直度调整段皮带下方的托辊的上表面轮廓位于同一平面内,进而确保皮带的张紧拉力几乎无任何分力作用在称量托辊上,从而提高电子皮带秤称量精度。
[0027]2.本专利技术的准直度调整方法中,可将平尺放置到与准直度调整段皮带的任意一侧,并与其下方的托辊垂直,在托辊正上方的皮带与平尺之间塞入塞尺,并调整皮带任意一侧各个托辊的高度,使得皮带两侧的托辊端部均位于同一平面上,进而使得皮带表面的张力均匀,计量精准;本专利技术的调平步骤简单,校准过程中几乎无不良影响因素,且由于平尺、塞尺的尺寸厚度均匀统一、均为标准的量具,使得本方法的调平精度高于现有的配置链码校准等方法。
[0028]3.本专利技术还能将平尺沿皮带的任一一条对角线方向放置,即使平尺位于各个托辊正上方但不与任何托辊垂直,之后在托辊正上方的皮带和平尺之间塞入塞尺,进而通过塞尺与平尺和皮带的接触情况来判断皮带中部是否有凸起,若有凸起,则可根据预设的准直度调整误差来调整各塞尺正下方的称量托辊的高度,以使得皮带中部与其边缘保持在同一平面,进而使其张力均匀;通过以上多点位、多次数的调整,最终能使皮带调平精度较高,进而提高电子皮带秤的计量精度。
[0029]4.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准直度误差极小,并且充分考虑了电子皮带秤的不同工作环境中的不同影响因素,通过对皮带厚度、托辊直线度、平尺直线度、塞尺与调整段皮带之间的间隙误差等因素的综合考量,确定出精确的准直度误差,使得电子秤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皮带秤准直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皮带称量区前后两端下方设置固定托辊,在所述固定托辊之间设置称量托辊;S2、在所述皮带上表面上放置平尺,且所述平尺位于所有托辊的正上方;S3、在所述平尺与各个所述托辊上方对应的皮带之间分别塞入塞尺,且所述塞尺与其下方的所述托辊平行;S4、调整所述塞尺下方对应的托辊高度,使所述塞尺能与所述平尺和所述皮带均接触,且所述塞尺可抽动,进而使所述称量托辊不受所述皮带的张紧拉力的分力作用;S5、重复步骤S2

S4进行多次调整,直至多次调整后的所述电子皮带秤的称量精度满足预设要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皮带秤准直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调整时,步骤S2中所述平尺在所述皮带上的放置位置不同或相同;优选的,位于所述固定托辊上方的所述塞尺的厚度不大于位于所述称量托辊上方的所述塞尺的厚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皮带秤准直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所述平尺放置在所述皮带上表面的左侧和/或右侧,使所述平尺位于各个所述托辊正上方且与各个所述托辊相互垂直;相应的步骤S4中,调节所述塞尺下方对应的托辊高度,以使得所述皮带的左侧和/或右侧被调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皮带秤准直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所述平尺放置在所述皮带上表面中部,使所述平尺位于各个所述托辊正上方且与各个所述托辊相互垂直;相应的步骤S4中,调节每个所述托辊的两端高度,以使得所述皮带两侧被调平。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刘相杰马佐耀陈亮雷海波张效通马震唐枫叶鹏飞赵子涛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七所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