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车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205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车撞装置,属于道路桥梁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包括环形保护壳,环形保护壳为空心壳体结构,环形保护壳内部具有至少一个消能结构;环形保护壳具有至少一个凸起部,凸起部由环形保护壳外侧壁朝着远离环形保护壳的方向凸出形成;凸起部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多个滚动件,多个滚动件沿环形保护壳的周向方向依次排列,且多个滚动件的转动轴心线与环形保护壳的轴线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环形保护壳上设置凸起部,并将凸起部转动连接多个滚动件,使得车辆撞击上凸起部后,能够在滚动件的转动以及凸起部的凸起角度下使得车辆进行转向,从而减小防车撞装置受到的撞击。从而减小防车撞装置受到的撞击。从而减小防车撞装置受到的撞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车撞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道路桥梁安全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防车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代交通输运发展快速,城市立交桥、跨线桥梁等日益增多,然而,车辆撞上桥墩的事故也开始大量增加,撞击时的冲撞力对桥墩结构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研究桥墩防撞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现有的防撞装置围绕桥墩设置,车辆冲撞上去后,防撞装置直面车辆冲撞所带来的影响,仅能依靠自身的结构来承受车辆所带来的撞击力,受自身结构限制,现有的防撞装置消能上限低,导致防撞装置在满负荷消能损毁后,仍然可能剩余部分撞击能量传递至桥墩本身,对桥墩的安全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车撞装置,通过在环形保护壳上设置凸起部,并将凸起部转动连接多个滚动件,使得车辆撞击上凸起部后,能够在滚动件的转动以及凸起部的凸起角度下使得车辆进行转向,从而减小防车撞装置受到的撞击。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防车撞装置,包括环形保护壳,环形保护壳为空心壳体结构,环形保护壳内部具有至少一个消能结构;环形保护壳具有至少一个凸起部,凸起部由环形保护壳外侧壁朝着远离环形保护壳的方向凸出形成;凸起部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多个滚动件,多个滚动件沿环形保护壳的周向方向依次排列,且多个滚动件的转动轴心线与环形保护壳的轴线平行。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环形保护壳用于套设在需要保护的桥墩外,环形保护壳内部的消能结构用于对车辆撞击上防撞装置产生的能量进行吸收,环形保护壳上的凸起部作为迎撞面,当车辆撞击上凸起部后,会与凸起部外表面的滚动件相接触,由于滚动件是转动设置的,当滚动件在车辆的撞击下转动后,会对车辆的方向进行一定调整,而且由于凸起部是凸起设置的,凸起部的外表面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会与滚动件共同配合调整车辆的方向,使得车辆转向,从而减小防撞装置受到的冲撞,避免防撞装置满负荷损毁导致桥墩受到损伤的情况。
[0008]进一步的,环形保护壳内侧壁安装有至少一个缓冲元件,桥墩和环形保护壳之间的缓冲元件对桥墩做进一步防护。
[0009]进一步的,滚动件包括滚筒、转轴以及定位板,滚筒套设在转轴外,转轴通过定位板与凸起部外表面固定连接;转轴的轴线为滚动件的转动轴心线。
[0010]进一步的,凸起部包括沿环形保护壳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平面、曲面以及第二平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均与曲面相切,连接部位光滑平整,安装滚动件后,便于引导车辆进行转向;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角度为锐角的话,凸起部将会太过尖锐,引导车辆转向较为困难,角度为钝角结构,凸起部分较为平缓,便于车辆的转向。
[0011]进一步的,环形保护壳包括相互拼合的第一半环保护壳和第二半环保护壳,第一半环保护壳两端为第一安装端,第二半环保护壳两端为第二安装端,第一安装端与第二安装端一一对应连接;环形保护壳由两个部件拼合形成,便于安装运输。
[0012]进一步的,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之间通过连接销轴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的,第一安装端具有安装凸起,第二安装端具有与安装凸起适配的安装凹槽。
[0014]进一步的,消能结构分为一类消能结构和二类消能结构;一类消能结构安装在凸起部和环形保护壳内侧壁之间,一类消能结构靠近凸起部的部位具有一类消能区域;二类消能结构安装在环形保护壳未设置凸起部的外侧壁和内侧壁之间,二类消能结构靠近外侧壁和内侧壁的部位均具有二类消能区域;设置凸起部的区域为主要碰撞点,溃变距离长,一类消能区域和未设置消能区域的部位能够实现不同的溃变速度,实现多层次的变形消能,未设置凸起部的区域不是主要碰撞点,环形保护壳内的空间有限,碰撞的时候没有足够的溃变距离消能,设置两个二类消能区域能够增强环形保护壳的侧面抗撞能力。
[0015]进一步的,一类消能结构包括一类支撑结构和一类消能材料,一类支撑结构一端与凸起部的内表面固定,另一端与环形保护壳内侧壁固定,一类支撑结构靠近凸起部的端部具有一类容纳腔,一类消能材料填充在一类容纳腔中形成一类消能区域;二类消能结构包括二类支撑结构和二类消能材料,二类支撑结构一端与环形保护壳外侧壁固定,另一端与环形保护壳内侧壁固定,二类支撑结构靠近外侧壁和内侧壁的端部均具有二类容纳腔,二类消能材料填充在二类容纳腔中形成二类消能区域。
[0016]进一步的,一类支撑结构的横截面呈Y形结构或H形结构,二类支撑结构的横截面呈H形结构。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中,通过在环形保护壳上设置凸起部和滚动件,通过凸起部本身的凸起结构造成的倾斜角度与滚动件配合,当车辆冲撞到凸起部后,可以引导车辆进行转向,从而减小防撞装置受到的冲击,避免防撞装置满负荷损毁导致桥墩受到损伤的情况。
[0019]2、本技术中,凸起部包括沿环形保护壳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平面、曲面以及第二平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均与曲面相切,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相切的结构以及大于90度的夹角更便于引导车辆进行转向。
[0020]3、本技术中,环形保护壳由第一半环保护壳和第二半环保护壳拼合形成,便于直接套设在桥墩外。
[0021]4、本技术中,凸起部所在区域的消能结构仅一端设置了一类消能区域,未设置凸起部的区域的消能结构两端均设置了二类消能区域;凸起部为主要碰撞点,溃变距离长,一类消能区域和未设置消能区域的部位能够实现不同的溃变速度,实现多层次的变形消耗,而未设置凸起部的区域不是主要碰撞点,两个二类消能区域能够增强环形保护壳的侧面抗撞能力,弥补没有足够的溃变距离消能所带来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
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防车撞装置俯视图;
[0024]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环形保护壳拆分图;
[0025]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凸起部结构图;
[0026]图4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防车撞装置侧视图;
[0027]图5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滚动件结构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00

环形保护壳,110

第一半环保护壳,111

第一安装端,112

安装凸起,120

第二半环保护壳,121

第二安装端,122

安装凹槽,130

连接销轴,210

一类消能结构,211

一类支撑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车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保护壳(100),所述环形保护壳(100)为空心壳体结构,所述环形保护壳(100)内部具有至少一个消能结构;所述环形保护壳(100)具有至少一个凸起部(300),所述凸起部(300)由所述环形保护壳(100)外侧壁朝着远离所述环形保护壳(100)的方向凸出形成;所述凸起部(300)外表面转动连接有多个滚动件(400),多个所述滚动件(400)沿所述环形保护壳(100)的周向方向依次排列,且多个所述滚动件(400)的转动轴心线与所述环形保护壳(100)的轴线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车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保护壳(100)内侧壁安装有至少一个缓冲元件(5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车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件(400)包括滚筒(410)、转轴(420)以及定位板(430),所述滚筒(410)套设在所述转轴(420)外,所述转轴(420)通过所述定位板(430)与所述凸起部(300)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轴(420)的轴线为所述滚动件(400)的转动轴心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车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300)包括沿所述环形保护壳(100)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平面(310)、曲面(320)以及第二平面(330),所述第一平面(310)和所述第二平面(330)均与所述曲面(320)相切;所述第一平面(310)和所述第二平面(330)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车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保护壳(100)包括相互拼合的第一半环保护壳(110)和第二半环保护壳(120),所述第一半环保护壳(110)两端为第一安装端(111),所述第二半环保护壳(120)两端为第二安装端(121),所述第一安装端(111)与所述第二安装端(121)一一对应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车撞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洋牟廷敏高健何帆李宇卢思吉曾琼瑶沈潘晨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