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有财专利>正文

一种降压装置和高压阀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1799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压装置,降压装置呈筒状,降压装置的侧壁围成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孔,降压装置的侧壁内设置有第一降压流道,第一降压流道包括第一降压腔、第一介质出口和两个介质进口,第一降压腔在降压装置的周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别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一个介质进口连通第一端部和中心孔,另一个介质进口连通第二端部和中心孔,第一介质出口与第一降压腔相连通,第一介质出口用于排出第一降压腔中的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高压阀。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能够提升高压阀的降压能力,能够提升高压阀的使用寿命,结构紧凑,易于制造,工作稳定,噪音低。噪音低。噪音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压装置和高压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阀,具体涉及一种降压装置和高压阀。

技术介绍

[0002]高压阀是化工厂常用的阀门,现有的高压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遇到以下技术问题:在高压管道中的高压介质的冲刷能力非常强,现有的高压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高压阀内的密封面容易受高压介质的冲刷而损坏,在高压阀开度较小时容易出现啸叫声;并且现有的高压阀在工作过程中容易与抖动的高压管道产生共振,导致高压阀的阀杆容易出现损伤甚至折断,严重影响高压阀的寿命;现有的高压阀中的降压结构/降压装置通常采用转折流降压,存在体积大、制造要求高和降压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降压装置和高压阀,以减轻或消除至少一个上述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降压装置,所述降压装置呈筒状,所述降压装置的侧壁围成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孔,所述降压装置的侧壁内设置有第一降压流道,所述第一降压流道包括第一降压腔、第一介质出口和两个介质进口,所述第一降压腔在所述降压装置的周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别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一个所述介质进口连通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中心孔,另一个所述介质进口连通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中心孔,所述第一介质出口与所述第一降压腔相连通,所述第一介质出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一降压腔中的介质。
[0005]可选的,所述降压装置的侧壁内设置有多条所述第一降压流道,多条所述第一降压流道在所述降压装置的周向上均匀布置。
[0006]可选的,所述降压装置的侧壁内设置有第二降压流道,所述第二降压流道包括第二降压腔和第二介质出口,所述第二降压腔在所述降压装置的周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别为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多条所述第一降压流道中的一条所述第一降压流道的所述第一介质出口与所述第三端部连通,多条所述第一降压流道中的另一条所述第一降压流道的所述第一介质出口与所述第四端部连通,所述第二介质出口与所述第二降压腔相连通,所述第二介质出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二降压腔中的介质。
[0007]可选的,相邻两条所述第一降压流道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介质进口连通成一个开口。
[0008]可选的,两个所述介质进口在所述降压装置的周向上的宽度均从上至下逐渐减小。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降压腔的靠外侧的腔面为第一弧面,从上往下看,所述第一弧面为中部相对于两个端部向外侧拱起的结构,两个所述介质进口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弧面的两
个端部设置。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降压腔的靠内侧的腔面为第二弧面,从上往下看,所述第二弧面为中部相对于两个端部向外侧拱起的结构,两个所述介质进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弧面的两个端部处。
[0011]可选的,从所述第一端部至所述第一降压腔的中部,所述第一降压腔的宽度逐渐增大;从上往下看,从所述第二端部至所述第一降压腔的中部,所述第一降压腔的宽度逐渐增大。
[0012]可选的,所述降压装置为以所述中心孔的中心轴线为旋转对称轴线的旋转对称结构。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高压阀,包括阀体、阀芯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降压装置,所述降压装置安装在所述阀体内,所述阀芯与所述降压装置的中心孔配合。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能够提升高压阀的降压能力和稳定性,能够提升高压阀的使用寿命,结构紧凑,易于制造,工作稳定,噪音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降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降压装置的A

A剖视图;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降压装置的B

B剖视图;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降压装置的C

C剖视图;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降压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0016]其中,1

装置本体;2

上环;3

下环;101

本体侧壁;102

本体中心孔;103

第一降压腔;104

介质进口;105

第一介质出口;106

第一弧面;107

第二弧面;108

棱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将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中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8]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19]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降压装置,降压装置呈筒状,降压装置的侧壁围成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孔,降压装置的侧壁内设置有第一降压流道,第一降压流道包括第一降压腔103、第一介质出口105和两个介质进口104,第一降压腔103在降压装置的周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别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一个介质进口104连通第一端部和中心孔,另一个介质进口104连通第二端部和中心孔,第一介质出口105与第一降压腔103相连通,第一介质出口105用于排出第一降压腔103中的介质。
[0020]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心孔内的介质从两个介质进口104流入第一降压腔103中,从一个介质进口104流入第一降压腔103中的介质流和从另外一个介质进口104流入第一降压腔103中的介质流的流量相当、压力相当且流向相反,两股介质流在第一降压腔103中直接碰撞消能后经第一介质出口105流出第一降压腔103,由于两股介质流的流量相当、压力相当且流向相反,能够造成较大的能量损失,使得降压装置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同时,由于第一降压腔103中的两股介质流的方向碰撞,会形成阻力,能够减缓中心孔处的介质的流速,能够减轻高压介质对阀芯、阀座的密封面的冲刷,有利于减轻阀芯的抖动,有利于提升高压阀的使用寿命。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降压装置的侧壁内设置有多条第一降压流道,多条第一降压流道在降压装置的周向上均匀布置。设置多条第一降压流道,能够提升降压装置的降压效果,使得介质能够均匀的流出降压装置,保证降压装置的稳定性。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降压装置的侧壁内设置有第二降压流道,第二降压流道包括第二降压腔和第二介质出口,第二降压腔在降压装置的周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别为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多条第一降压流道中的一条第一降压流道的第一介质出口105与第三端部连通,多条第一降压流道中的另一条第一降压流道的第一介质出口105与第四端部连通,第二介质出口与第二降压腔相连通,第二介质出口用于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装置呈筒状,所述降压装置的侧壁围成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孔,所述降压装置的侧壁内设置有第一降压流道,所述第一降压流道包括第一降压腔、第一介质出口和两个介质进口,所述第一降压腔在所述降压装置的周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别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一个所述介质进口连通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中心孔,另一个所述介质进口连通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中心孔,所述第一介质出口与所述第一降压腔相连通,所述第一介质出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一降压腔中的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装置的侧壁内设置有多条所述第一降压流道,多条所述第一降压流道在所述降压装置的周向上均匀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装置的侧壁内设置有第二降压流道,所述第二降压流道包括第二降压腔和第二介质出口,所述第二降压腔在所述降压装置的周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别为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多条所述第一降压流道中的一条所述第一降压流道的所述第一介质出口与所述第三端部连通,多条所述第一降压流道中的另一条所述第一降压流道的所述第一介质出口与所述第四端部连通,所述第二介质出口与所述第二降压腔相连通,所述第二介质出口用于排出所述第二降压腔中的介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有财李雷
申请(专利权)人:李有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